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4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6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623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74篇
中国医学   101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杜茎山属植物三萜皂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茎山属植物皂苷系该属植物富含的特性成分,其结构特点是以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为苷元基本骨架,苷元上连有各种酰基等多种取代基,且均为3β位单糖链分支四糖苷或五糖苷,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突变诱导、灭螺等多种生物活性和较好的潜在开发利用前景.现按化学结构、结构解析与NMR特征、生物活性等内容对杜茎山属植物三萜皂苷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合成的口山酮化合物3,4,5,6四羟基口山酮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离体大鼠心脏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停灌30min再灌3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左心室插入水囊导管,记录左室内压(LV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和心率(HR),定时收集冠脉流出液,测定冠脉流量(CF)和肌酸激酶(CK)活性。心脏灌流结束后心脏称重,计算单位心脏湿重的CK释放量。心肌组织制备匀浆,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组织TNFα含量。结果:预先给予3,4,5,6四羟基口山酮(30、100或300μmol·L-1)可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功能损伤,减少CK的释放和心肌组织TNFα的产生。结论:3,4,5,6四羟基口山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3.
全反式维甲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以山嵛酸甘油酯(Compritol 888 ATO)为脂质材料,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维甲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外性质。方法选用脂溶性较高的维甲酸作为模型药物,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各种理化性质进行研究。考察了纳米粒的体外释放,以维甲酸溶液剂为对照,测定了两种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采用超声分散法可以简便、快速制备得到两种维甲酸固体脂质纳米粒,透射电镜测得纳米粒为圆球状,大小均匀。动态光散射法测得平均粒径分别为(158±9) nm和(89±11) nm。于4 ℃放置1年粒径无明显变化,载药量为3.3%,包封率大于95%。药物体外释放符合Weibull方程。与对照组相比,两种维甲酸固体脂质纳米粒静脉注射后药物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显著延长。结论超声分散法适用于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相似文献   
104.
官世芳  官昌  官扬 《江西中医药》2004,35(10):49-4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起源于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的一种恶性血液病。原发性MDS的病因不明,继发性MDS,可因有机溶剂(苯、二甲苯、氯仿、四氧化磷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炎,肿瘤及放化疗因素致病。用西药治疗本病尚无较理想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治疗本病多采用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等治法,疗效有提高,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差。  相似文献   
105.
106.
昆明山海棠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晴  万屏 《山东医药》2012,52(47):26-28
目的探讨昆明山海棠(THH)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将2、4二硝基氟苯诱导的昆明种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五组,昆明山海棠低、中及高剂量组分别予THH 1、2、4g/(kg.d),地塞米松组予2 mg/(kg.d)地塞米松,对照组予生理盐水,均用灌胃器灌饲,给药体积按0.4 mL/10 g。自致敏前1 d开始,每天1次,连续6 d,再于诱发前2 h灌药1次。观察左右耳重量差及单一核细胞浸润数。结果THH低、中、高剂量组左右耳重量差分别为(22.3±3.56)、(18.1±1.37)、(14.5±2.37)mg,地塞米松组为(2.8±1.48)mg,对照组为(21.8±3.36)mg;THH低、中、高剂量组单一核细胞分别为(1 237.8±178.25)、(936.9±36.95)、(467.7±37.09)个/mm2,地塞米松组为(132.7±20.82)个/mm2,对照组为(1 236.5±160.54)个/mm2;THH中和高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THH低、中及高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且随着THH剂量的增加,免疫抑制表现逐渐增强,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THH提取液对DTH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作用效果与剂量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7.
[摘要] 目的 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探寻近年来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为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数据库为文献来源,检索201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有关SFTS的文献,导入CiteSpace.5.7.R2软件,以国家、作者、文献共被引、关键词为节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相关图谱。结果?在WOS核心合集共检索到797篇文献,在CNKI数据库共检索到714篇文献。相关领域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发文量居首位,美国和日本之间机构合作密切。研究热点集中在发病机制、抗体、特异性治疗等领域。非结构蛋白、临床预后、血小板减少、SFTS感染的靶细胞等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结论?国内外关于SFTS的研究逐渐成熟,新型布尼亚病毒、免疫功能、预后是研究重点,但是对SFTS发病机制和病毒受体尚不清楚,仍须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8.
戴琦  陈智军  陈崑山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140-3141
重型肝炎是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中一种急危重症,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均以高黄疸(血清胆红素在171umol/L以上)或黄疸迅速加深为主要临床表现。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可很快出现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腹水胸水、上消化道出血、重症感染、肝肾综合症等。医生治疗非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艳山姜挥发油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艳山姜挥发油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炎性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MTT法建立LPS(15μg/ml,作用12h)诱导体外培养的HUVECs炎性损伤模型。阿司匹林(4mM)及挥发油不同剂量(0.254μg/l)于造模前干预保护1h后,再加入LPS复制HUVECs炎性损伤模型。MTT法分析细胞存活率,生化酶学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活力,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TNF-α、IL-1、IL-6、ET-1、AngII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LPS诱导损伤的HUVECs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培养上清液LDH活力明显增加,内皮细胞TNF-α、IL-1、IL-6、ET-1、AngII分泌与释放增多。艳山姜挥发油(0.25、1、4μg/l)干预给药后均能显著改善和逆转上述改变。结论:艳山姜挥发油对脂多糖诱导的HUVECs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TNF-α、IL-1、IL-6分泌释放,抑制炎症反应;及降低ET-1、AngII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考证山海螺文献记载,综述其临床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古今文献,考证历代本草学对山海螺的记述,汇总其功效报道。结果:山海螺别名有:羊乳(根)、四叶参、奶党、奶树、白河车等,古代本草著作中作为"羊乳"的一种,山海螺为肺经药,兼入肝、脾经,是治疗气虚伴有阴津亏乏、痰结肿疡的良药,有扶正之功,无恋邪之弊,补中可清,清中有宣,润而不腻。结论:中医临床应用山海螺有悠久历史,其功效不断被发掘和完善,特别是治疗肿瘤疾患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