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1篇
  免费   365篇
  国内免费   249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91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670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612篇
内科学   618篇
皮肤病学   108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24篇
综合类   1255篇
预防医学   223篇
眼科学   504篇
药学   369篇
  6篇
中国医学   243篇
肿瘤学   240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447篇
  2011年   503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1.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调节性T细胞亚群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可组成性表达许多细胞表面分子,包括CD25、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糖皮质激素诱导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CD122、CD103和转录因子FOXp3,并具有免疫无能性和免疫抑制性两大特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与调节性T细胞的数目、功能以及调节性T细胞与效应性T细胞的比例失衡有关。多项实验表明,在体内诱生或过继调节性T细胞能预防1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2.
托吡卡胺眼液联合阿托品眼液治疗调节性近视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云  王浩  龙福民 《山东医药》2006,46(25):89-90
2000-2003年,我们采用托吡卡胺眼液加阿托品眼液治疗调节性近视及低度近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比例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给予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36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9个月时,分别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egs比例(以CD4+CD25<'high>T细胞作为Tregs),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标志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水平.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Tregs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过程中,CHB患者外周血Tregs比例逐步下降,治疗6、9个月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HBV DNA水平降至检测水平以下的CHB患者(30例)在Tregs比例明显下降的CHB患者中所占比例(7/7,100.0%)高于Tregs比例无明显下降的CHB患者(23/29,79.3%),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9个月时,HBeAg阴转率分别为11.1%、19.4%、25.0%,其中7例(19.4%)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者在治疗3、6个月时Tregs比例均已降至正常人水平.结论 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能降低CHB患者外周血Tregs比例,治疗早期Tregs比例下降的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疟原虫感染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分别以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17XL)和夏氏疟原虫(Plasmodium chabaudi chabaudi AS)感染BALB/c小鼠,制备薄血膜,Giemsa染色,镜检计数红细胞感染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悬液中CD4^+CD25^+T细胞百分率。结果P.yoelii 17XL感染鼠的原虫血症于感染后第6 d达到峰值水平(55.5%),并于当日和次日内全部死亡,CD4+CD25+T细胞水平于感染后第1 d迅速升高,且于感染后第5 d达到峰值水平(23.6%);P.c.chabaudiAS感染鼠的原虫血症在感染后第8 d达到峰值水平(38.2%)后迅速下降,并于感染后第15 d左右全部自愈,CD4^+CD25^+T细胞水平也于感染后第1 d开始升高,但其感染后第5 d的峰值水平(13.8%)显著低于P.yoelii 17XL感染小鼠(P〈0.01)。结论CD4+CD25+T细胞活化水平可显著影响疟原虫感染鼠的结局。  相似文献   
115.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42例CHF患者(CHF组)和16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 Treg/CD4 T细胞比例。结果:CHF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reg/CD4 T细胞比例[(12.2±3.8)%]显著低于对照组[(16.3±5.2)%]。CD4 CD25 Treg/CD4 T比例在缺血性心脏病者[(12.6±4.1)%]与非缺血性心脏病者(12.0±3.7%)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者[(10.4±3.2)%]比例明显低于Ⅰ~Ⅱ级者[(13.3±3·8)%]。结论:CHF患者外周血Treg比例减少,且与心功能有一定关系。CD4 CD25 Treg比例降低可能打破了外周免疫耐受,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6.
117.
目的 探讨宿主的遗传背景对呼吸道感染沙眼衣原体后调节性T细胞(Treg)产生的影响.方法 对衣原体感染具有明显易感性差异的C57 BL/6(C57)和C3H/HeN(C3H)小鼠鼻腔吸入1×103 IFU沙眼衣原体小鼠肺炎菌株(Chlamydia muridarum,Cm),于感染后不同天数处死小鼠.利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检测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CD4+ CD25+T细胞、Foxp3+ CD4+ CD25+T细胞百分率,利用RT-PCR技术检测小鼠肺组织Treg细胞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IL-10和IL-2的mRNA表达水平,并比较Cm呼吸道感染不同时期C57和C3H小鼠Treg免疫应答水平的差异.结果 Cm感染在两组小鼠均诱导较高水平的CD4+ CD25+T细胞、Foxp3+ CD4+ CD25+T细胞产生及IL-10、IL-2mRNA表达.感染后第3天和第7天,高易感性的C3H小鼠脾脏CD4+ CD25+T细胞、Foxp3+ CD4+CD25+T细胞扩增水平,以及肺组织细胞因子IL-2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C57小鼠,感染后第14天,C3H小鼠IL-10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57小鼠.结论 衣原体呼吸道感染在高易感性的C3H小鼠诱导高水平的Treg的增殖及Treg相关细胞因子IL-10、IL-2的表达,从而对衣原体特异的Th1免疫应答抑制作用增强,在小鼠衣原体呼吸道感染易感性差异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肌动蛋白连接蛋白1(actin-binding protein 1,Abp1)对调节性T细胞(Treg)发育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野生型小鼠(WT组)和Abp1基因敲除小鼠(KO组)的胸腺、脾脏、浅表淋巴结及肠系膜淋巴结中T淋巴细胞及Treg细胞的比例、数量以及相关功能性分子的表达,并利用体外抑制试验检测Abp1缺失对Treg抑制功能的影响。结果与WT小鼠相比,Abp1 KO小鼠的胸腺、脾脏、浅表淋巴结及肠系膜淋巴结中的Treg的比例和细胞数目均没有明显的变化,同时缺失Abp1的Treg细胞的主要功能性分子ICOS、CTLA4、PD-1和NRP-1的表达亦没有显著的差异,进一步实验发现缺失Abp1的Treg细胞对初始T细胞向活化T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较WT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Abp1对Treg细胞的发育和功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对小鼠下颌骨骨再生以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0.
同种异体排斥反应一直是阻碍器官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诱导受体产生针对移植物的免疫耐受成为移植免疫学研究领域最富挑战性的课题之一.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在诱导免疫耐受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科技的发展,对Treg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试图利用其免疫调节作用对器官移植进行干预和治疗.本文重点综述了Treg在肝移植中的特点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