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80篇
  免费   1425篇
  国内免费   512篇
耳鼻咽喉   102篇
儿科学   174篇
妇产科学   108篇
基础医学   995篇
口腔科学   115篇
临床医学   3899篇
内科学   3745篇
皮肤病学   67篇
神经病学   418篇
特种医学   15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798篇
综合类   7690篇
预防医学   4791篇
眼科学   142篇
药学   3632篇
  58篇
中国医学   2022篇
肿瘤学   305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545篇
  2022年   508篇
  2021年   610篇
  2020年   739篇
  2019年   525篇
  2018年   281篇
  2017年   523篇
  2016年   594篇
  2015年   834篇
  2014年   1509篇
  2013年   1369篇
  2012年   1931篇
  2011年   1964篇
  2010年   1678篇
  2009年   1582篇
  2008年   2005篇
  2007年   1677篇
  2006年   1493篇
  2005年   1680篇
  2004年   1257篇
  2003年   1135篇
  2002年   1025篇
  2001年   771篇
  2000年   765篇
  1999年   588篇
  1998年   473篇
  1997年   531篇
  1996年   423篇
  1995年   343篇
  1994年   289篇
  1993年   242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128双源CT(DSCT)行负荷动态心肌灌注检查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30例临床疑似或已知冠心病患者行负荷动态CT心肌灌注(CT-MPI)检查,获取其心肌血流值.以SPECT为参考标准,评价CT-MPI诊断心肌灌注缺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准确性及其与SPECT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30例患者成功完成检查,所有节段平均心肌血流量(MBF)值为(99.11 ±31.98)ml· 100ml-1·min-,非缺血区MBF值(117.61±29.82)m1· 100ml-1·min-1与缺血区MBF值(80.60±22.15)ml·100ml-1·min-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t =15.764,P<0.001).CT-MPI检查中19例26个血管支配区域出现CT-MPI的灌注缺损,以节段为基础,出现灌注缺损者为52段.SPECT-MPI检出心肌灌注异常13例16个血管区,共34个心肌节段.以SPECT为参照,以人为基础,CT-MPI检测心肌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92.31%(12/13)、58.82%(10/17)、63.16% (12/19)和90.91%(10/11),准确性为73.33%,两种检查方式结果的一致性Kappa=0.485(P <0.005);以血管区和节段为基础,CT-MPI检测心肌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93.75%(15/16)、85.14%(63/74)、57.69% (15/26)、98.44%(63/64)和94.12%(32/34)、95.80% (456/476)、61.54%(32/52)、99.56%(456/458),准确性分别为86.67%和95.69%.两种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Kappa=0.634和0.772(P均<0.001).结论 负荷动态CT-MPI可较好地检测出心肌灌注缺损,对心肌缺血情况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在判断眼眶恶性肿瘤对周围结构累及情况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2月-2014年5月间就诊的17例眶内恶性肿瘤病人资料,所有病人诊断以及骨质、眼外肌受累与否均经临床病理证实。17例病人术前均行常规MRI及DCE-MRI检查。采用影像后处理软件分别得到肿瘤、相邻骨质、眼外肌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和定量参数值。以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肿瘤、相邻受累结构、水肿结构曲线类型及定量参数值的特点。3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受累骨质、受累眼外肌与肿瘤定量参数值间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分析水肿骨髓、水肿眼外肌与肿瘤各定量参数值间的相关性。结果 肿瘤周围结构DCE-MRI强化特点:①受累结构与肿瘤TIC类型高度一致;Ⅲ型曲线仅见于相邻受累结构。②受累骨质的Ktrans、ve、iAUC与肿瘤相应参数呈正相关,r=0.849、0.790、0.641(P<0.05);肿瘤各定量参数均大于水肿骨髓(P<0.05),两者参数无相关性(P>0.05)。③受累眼外肌Ktrans、iAUC值与肿瘤相应参数间具有相关性,r=0.830、0.692(P<0.05);肿瘤的Ktrans、iAUC值均大于水肿眼外肌(P<0.05),各参数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DCE-MRI可作为常规MRI的重要补充,明确眼眶恶性肿瘤累及范围。  相似文献   
993.
<正>目的评估影响多参数MR成像估算前列腺癌组织学体积(Vh)精确性的因素。方法对202例病人组成的前瞻性数据库进行回顾性研究,这些病人在行根治性前列腺切  相似文献   
994.
摘要目的在肝硬化并行肝动态对比增强MR成像的病人中,评估新的器官获取和移植网络(OPTN)/联合器官分配网络(UNOS)的政策对肝细胞肝癌(HCC)检出和肝移植分  相似文献   
995.
编辑部 《转化医学杂志》2015,4(1):封三-封三
《转化医学杂志》是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批的国内转化医学研究领域内的专业性期刊(CN 10-1042/R,ISSN 2095-3097).双月刊,每双月20日出版。本刊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具体规定和行政主管机构的要求办刊,以诚信和求实的科学理念追踪生物医学科研热点,报道转化医学专业领域的摄新进展和成果。突出反映基础和生物学、信息技术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吴海挺  蒋国强  卢斌  罗科锋  岳兵  陆继业 《中国骨伤》2015,28(11):1000-1005
目的:探讨Dynesys动态中和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1年5月采用Dynesys系统治疗的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7~75岁,平均49.1岁。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L3-L5 7例,L2-L4 1例,L4-S1 5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15例,L3-L5 10例,L2-L5 4例,L2-S1 1例。所有患者腰腿痛和(或)间歇性跛行症状经正规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记录手术前后患者的腰腿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通过影像学资料观察固定节段及头侧邻近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和椎间活动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8~65个月,平均50.6个月。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分别为1.25±0.70和1.29±0.89,ODI为(25.10±6.52)%,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随访固定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有所升高,椎间活动度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头侧邻近节段活动度、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nesys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中远期临床疗效满意,能保留部分椎间活动度,对邻近节段影响小。Dynesys远期临床疗效还有待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97.
动态心电图 (DCG)已成为心肌缺血及急性心肌梗死 (AMI)广泛使用的非创伤性检测方法之一 ,DCG用于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MI)十分有效。本文对我院近两年来 4 8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了DCG观察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4 8例均属可疑冠心病住院患者。男32例、女 16例 ,年龄 36~ 6 8(平均 5 1)岁。患者入院当天采用日本产 6 5 11型心电图机描记常规 12导联心电图 ,心电图诊断均为正常心电图或大致正常心电图。然后采用美国DMⅡ型DCG监测分析系统 ,进行 2 4hDCG观察分析。2 结果48例患者中发生SMI35例 ,占 7…  相似文献   
998.
动态血压监测比较吲哒帕胺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疗效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了解评价吲哒帕胺降压效果并与氨氯地平比较。方法随机选择轻中度的Ⅱ期高血压病12例,其中6例先予服吲哒帕胺(2.5~5mg/d),另6例先服氨氯地平(5~10mg/d),治疗8周后停药2周,交叉服氨氯地平或吲哒帕胺8周。服每一种药前及8周均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并同时监测偶测血压。结果两药治疗后24小时血压均值、昼间血压均值、夜间血压均值和相应的血压负荷值均显著降低(P<0.01)。两药治疗前后夜间和白昼血压均值比明显下降(P<0.01)。降压效应谷峰比值,两药均>0.5,但氨氯地平高于吲哒帕胺(P<0.05)。偶测血压监测两药的有效率相似,总有效率均100%,治疗后血压相显著下降。结论吲哒帕胺和氨氯地平均可持续地控制24小时血压并具有良好的谷峰比,以及纠正异常的昼夜血压节律作用。但吲哒帕胺价格便宜,故推荐可做为优选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对心绞痛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明确患者伴有症状时,是劳力型心绞痛,还是变异型心绞痛;不伴症状时,是轻体力发作还是重体力发作;患者的运动量应该控制的范围等。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00.
信丽  沈杰 《心脏杂志》2019,30(1):54-56
目的 评价动态心电图(DCG)及脑钠尿肽(BNP)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价值。 方法 住院冠心病患者6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ECG)、DCG检查以及血浆BNP检测,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不同诊断方法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情况,并对冠心病并发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ST段位移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各诊断方法比较,DCG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BNP,且DCG的准确度高于ECG(P<0.05,P<0.01),均存在统计学差异;DCG联合BNP(平行试验)检测的诊断敏感度既高于DCG,也高于BNP,特异度低于DCG诊断,准确度高于ECG和BNP诊断(P<0.05,P<0.01);经过DCG的检查后结果显示,冠心病并发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ST段位移情况均显著多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P<0.05)。 结论 DCG对冠心病并发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较BNP诊断更为灵敏,BNP也可以作筛选指标,并可辅助DCG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