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33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86篇
  1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IQ对黑腹果蝇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烹调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可以产生某些有遗传损害的物质,用Ames试验业已证明煎烤鱼、肉外皮的硷性提取物能使回变数剧烈增加。从油炸牛肉或沙丁鱼中已提取分离和鉴定出IQ[2-氨基-3-甲基咪唑(4,5f)喹啉]等10余种杂环胺类化合物,其中IQ首先从加热的牛肉提取物中分离,并能人工合成。大小鼠实验证明,长期喂饲含有300ppmIQ饲料可以引起肝细胞癌、肺腺癌和皮  相似文献   
92.
目的:进一步探讨P-糖蛋白(P-gp)与其多种耐药逆转剂间ATP依赖性相互作用的机制.方法:从牛脑灰质中分离得到微血管内皮细胞(BCEC),制成细胞膜,定磷法测定BCEC膜上P-gp ATPase活性.结果:维拉帕米(Ver)、长春新碱(VCR)、阿霉素(Dox)、粉防己碱(Tet)、蝙蝠葛碱(DRC)、小檗胺(BBM)以及蝙蝠葛苏林碱(DRS)增加基础P-gpATPase活性,其Km值分别约为17、5.9、41、2.3、11、23和22μmol/L.小檗碱(BBR)仅有轻微的激活作用,延胡索乙素(dl-THP)和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不改变基础P-gp ATPase活性.环孢素A(CsA)抑制基础P-gp ATPase活性;竞争性抑制Ver或VCR激活的P-gp ATPase活性;非竞争性抑制Dox或Tet激活的P-gp ATPase活性.Dox非竞争性抑制Tet-激活的P-gp ATPase活性.结论:各种多药耐药逆转剂与P-gp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对P-gp ATPase活性的影响各不相同.CsA、Ver和VCR在血脑屏障P-gp上的结合部位可能是重叠的或者是有相互联系的,而CsA、Dox和Tet与P-gp的结合是相互独立的,并存在各自不同的结合部位.  相似文献   
93.
圆二色散(CD)光谱法是双苄基异喹啉(BBI)生物碱构型测定的极为有效的方法,但季铵双苄基异喹啉(QBBI)生物碱的CD谱却未见报道。为探讨QBBI生物碱的CD谱,本文对从粉防已块根中分离得到并经结构鉴定的QBBI生物碱的CD谱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QBBI生物碱的CD谱与其相应的BBI生物碱的CD谱大致相似,但亦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口服普卢利沙星片后的药动学过程。方法 采用多周期试验设计,10名健康受试者单次po(200,400,600 mg)和多次po(400 mg)普卢利沙星片;采用HPLC测定普卢利沙星活性代谢物噻丁啶-喹啉羧酸衍生物(NM394)的血药浓度。用DAS2.0程序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健康志愿者单次及多次口服普卢利沙星片后,其活性代谢物NM394符合一级吸收一级消除的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单次给药低、中、高3种剂量普卢利沙星血浆活性代谢物NM394的消除半衰期及体内平均驻留时间相近,ρmax、AUC0-t和AUC0-∞均值与剂量呈良好的线性;多次给药ρ 为(1.02±0.18)mg·L-1,DF为(2.17±0.48),AUC 为(15.69±3.20)mg·h·L-1,AUC 为(16.38±3.34)mg·h·L-1,t1/2α为(1.23±0.58)h,t1/2β为(7.95±3.28)h。结论 普卢利沙星片单次(低、中、高3种剂量)与多次(中剂量)po给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V/F、CL/F)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内药物无蓄积现象。 style="width:400px" rows="8" cols=""> 摘要:目的 研究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口服普卢利沙星片后的药动学过程。 方法 采用多周期试验设计, 10 名健康受试者单次 <> po ( 200 , 400 , 600 mg )和多次 <> po ( 400 mg )普卢利沙星片;采用 HPLC 测定普卢利沙星活性代谢物噻丁啶 - 喹啉羧酸衍生物( NM394 )的血药浓度。用 DAS2.0 程序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健康志愿者单次及多次口服普卢利沙星片后,其活性代谢物 NM394 符合一级吸收一级消除的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 单 次给药 低、中、高 3 种剂量普卢利沙星血浆活性代谢物 NM394 的消除半衰期及体内平均驻留时间相近, <> ρ max 、 AUC0-<>t 和 AUC0-∞ 均值与剂量呈良好的线性;多次给药 <> ρ 为( 1.02±0.18 ) mg·L-1 , DF 为( 2.17±0.48 ), AUC 为( 15.69±3.20 ) mg·h·L-1 , AUC 为( 16.38±3.34 ) mg·h·L-1<> t 1/2α 为( 1.23±0.58 ) h , <> t 1/2β 为( 7.95±3.28 ) h 。 结论 普卢利沙星片单次(低、中、高 3 种剂量)与多次(中剂量) <> po 给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 <> t 1/2 <> V /<>F<> CL /<>F ) 无显著性差异( <> P >0.05 ), 体内药物无蓄积现象 。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苏元胡中的内酯性生物碱成分。方法:经制备薄层层析分离,采用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等方法鉴定化学成分的结构。结果:从苏元胡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一个新化合物,经光谱分析鉴定了其结构为6,7,2’,3'.二亚甲二氧基苯酞异喹啉(化舍物Ⅲ)。结论:该生物碱为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其1,9位与已知的夏无碱互为光学异构体。  相似文献   
96.
吡咯喹啉醌对NMDA诱发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吡咯喹啉醌(PQQ)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发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毒性剂量的NMDA诱致海马神经元损伤,预加PQQ,镜下观察神经元的形态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的死亡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体外培养8d的海马神经用0.1mmol/LNMDA处理后,细胞内Ca^2+快速增加,细胞以坏死和凋亡两种形式死亡,细胞的存活率降低;预先给予PQQ可明显减少细胞内Ca^2+的增加,减少细胞死亡。结论PQQ对NMDA诱发的海马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7.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6):3776-3776
孟鲁司特是一个特异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本文通过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治疗中应用孟鲁司特以观察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8.
张启龙  高隆  杨俊 《医学临床研究》2016,(12):2295-2298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干预治疗对多重耐药肺结核(MDR-TB)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140例MDR-TB患者,随机等分为莫西沙星组(n=70)和对照组(n=70),动态观察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血清PCT和sTREM-1水平改变,以及临床治愈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5.7%(6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46/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5.962,P=0.015<0.05).观察组在治疗后血清sTREM-1和PCT水平明显下降,血清sTREM-1在2个月和6个月两个时间点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血清PCT水平在治疗6个月后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莫西沙星组患者无论是有效亚组还是无效亚组,血清PCT和sTREM-1水平在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CT并没有明下降趋势,而sTREM-1水平虽然有所下降,但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可以有效降低MRD-TB患者血清PCT和sTREM-1水平,可提高其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99.
明胶和吸收性明胶海绵的总蛋白质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明胶和吸收性明胶海绵的总蛋白质含量,为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双缩脲法、联喹啉二羧酸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了明胶和吸收性明胶海绵的总蛋白质含量。结果:考马斯亮蓝G250与明胶溶液的显色反应不够灵敏,而与吸收性明胶海绵的水解液不显色。双缩脲法和2,2′-联喹啉-4,4′二羧酸法的测定结果分别为70%~78%和51%~64%。采用上述同一种方法分别测定明胶和吸收性明胶海绵的总蛋白质含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考马斯亮蓝法不适用于明胶和吸收性明胶海绵的总蛋白质含量测定,而双缩脲法和2,2′-联喹啉-4,4′二羧酸法的测定结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
为得到更高效的PPA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γ受体激动剂,设计合成了新型的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通过1H NMR、HR-MS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确证,并测定了化合物的体外PPARα/γ受体激动活性。其中化合物8a具有PPARα/γ双受体激动活性,其PPARα/γ受体激动活性与阳性对照品WY14643、罗格列酮相比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