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573篇
  免费   10665篇
  国内免费   6726篇
耳鼻咽喉   335篇
儿科学   1100篇
妇产科学   1330篇
基础医学   5103篇
口腔科学   837篇
临床医学   19889篇
内科学   15834篇
皮肤病学   1591篇
神经病学   2298篇
特种医学   33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9篇
外科学   5249篇
综合类   57393篇
预防医学   10599篇
眼科学   775篇
药学   50285篇
  298篇
中国医学   37528篇
肿瘤学   4133篇
  2024年   1162篇
  2023年   3732篇
  2022年   3198篇
  2021年   4543篇
  2020年   4401篇
  2019年   5373篇
  2018年   2859篇
  2017年   5468篇
  2016年   5565篇
  2015年   6622篇
  2014年   10579篇
  2013年   10460篇
  2012年   13221篇
  2011年   14290篇
  2010年   12899篇
  2009年   12296篇
  2008年   12725篇
  2007年   11468篇
  2006年   10962篇
  2005年   10766篇
  2004年   9190篇
  2003年   8528篇
  2002年   6768篇
  2001年   6279篇
  2000年   4816篇
  1999年   3732篇
  1998年   3064篇
  1997年   2541篇
  1996年   2390篇
  1995年   1937篇
  1994年   1457篇
  1993年   955篇
  1992年   860篇
  1991年   759篇
  1990年   655篇
  1989年   604篇
  1988年   213篇
  1987年   197篇
  1986年   160篇
  1985年   112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卡前列甲酯(商品名卡孕栓)是在我国产科和妇科及计划生育领域广泛应用的非注射类前列腺素药物,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合成及东北制药集团生产,1993年国内上市,属国家一类新药。继2013年发布我国《卡前列甲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3年版)》以来[1],不仅产品疗效和安全性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得到进一步检验和认可,成为妇产科领域医疗单位基本用药,而且该药物的临床作用和价值更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扩展和提升[2-11]。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92.
目的对比地诺前列酮栓和宫颈扩张双球囊导管对羊水偏少足月孕妇的引产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该院就诊的88例羊水偏少足月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药物组和球囊组,分别使用欣普贝生和双球囊引产,监测并对比两组产妇相关引产方法使用情况、促宫颈成熟疗效情况、分娩方式及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地诺前列酮栓的使用成功率为97.7%,高于宫颈扩张双球囊导管使用成功率的9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球囊组(P0.05),药物组阴道分娩率高于球囊组,药物组缩宫素使用率低于球囊组(P0.05);从引产到分娩时间药物组比球囊组短(P0.05),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健康状况球囊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两种引产方法均对羊水偏少足月孕妇的引产有显著效果,各有自身优势,地诺前列酮栓使用成功率高,可有效促宫颈成熟、增加阴道分娩率、减少缩宫素使用、缩短引产到分娩时间,但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围产期健康产生影响较大,具体效果尚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灯盏乙素(Scu)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细胞模型中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Ca2+途径的影响,探讨其在阿尔茨海默病(AD)病程中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方法:选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为对照组、Scu处理组、Aβ处理组、Aβ+Scu (高、中、低)处理组及Aβ+IP3R拮抗剂组,用CCK-8法筛选药物浓度并检测各组细胞生存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细胞中1,4,5-三磷酸肌醇(IP3)的含量;用蛋白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各组细胞IP3R和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Bcl-2、Bax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用AnnexinV/PI双染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和Scu处理组相比,Aβ处理组细胞存活率下降,IP3含量升高,IP3R、Bax和Caspase-3的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下调,细胞胞浆内Ca2+浓度及细胞凋亡率升高;Aβ+Scu处理组细胞中各检测指标的变化与Aβ处理组的结果正好相反,IP3R通道下游指标的变化与Aβ+IP3R拮抗剂组基本一致。结论:Scu能够下调通路蛋白IP3、IP3R的表达,抑制Aβ介导的Ca2+内流所致的细胞凋亡,可能通过对IP3R-Ca2+途径的调控来影响AD病程。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在中晚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附属3201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8例中晚期妊娠引产患者,按引产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使用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进行引产,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比较两组引产效果、胎儿娩出时间、阴道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引产有效率是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75%(P<0.05)。观察组胎儿娩出时间<35 h的人数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在中晚期妊娠引产中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引产有效率、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6.
《中南药学》2019,(7):1096-1099
目的建立柏子养心丸中醋五味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检查柏子养心丸中安五脂素,以硅胶G为固定相,三氯甲烷-丙酮(60∶1)为展开剂;采用HPLC法测定柏子养心丸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以Waters Symmetry C18为色谱柱,乙腈-水(42∶58,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nm。结果薄层色谱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效率高,五味子醇甲在2.07~41.40μg·mL~(-1)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高、中、低浓度平均回收率均高于97.0%(n=3)。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行。对所有样品进行检验,不合格率为17.9%,能有效控制醋五味子的质量及投料情况,可作为柏子养心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比较不同药敏试验方法检测替加环素对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敏感性。初步了解辽宁地区CRKP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辽宁省内多家大型三甲医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分离的CRKP共269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KB纸片扩散法、Vitek-2仪器法及E试验法检测替加环素对CRKP的敏感性。结果 微量肉汤稀释法、E试验法、Vitek-2仪器法测定替加环素MIC50和MIC90分别为(0.5/1)、(0.25/0.5)和(0.5/4)μg/mL。按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敏试验委员会(EUCAST)判读标准,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得CRKP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97.4%/93.3%,中介率为2.2%/4.1%,耐药率为0.4%/2.6%。E试验法敏感率最高,为100%/98.9%,Vitek-2法耐药率最高,为8.6%/13.4%,纸片扩散法的中介率最高,为11.9%/46.5%。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比较,E试验法的基本一致率(EA)和分类一致率(CA)均≥90%,但存在重大误差(VME),分别为0.4%/1.9%;Vitek-2法EA仅为61.7%,CA为87.4%/72.1%,且大误差(ME)为6.3%/7.4%,无VME;纸片扩散法CA仅为85.9%/46.5%,小误差(mE)为1.9%/2.6%,ME为0.7%/5.6%。结论 辽宁地区绝大多数CRKP对替加环素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对于CRKP、E-试验法、Vitek-2仪器法和纸片扩散法均不适合单独检测替加环素敏感性,可考虑联合检测,若结果不一致,均应参考微量肉汤稀释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对高血压心衰大鼠血浆代谢组学的影响。方法通过8%NaCl高盐饲料喂养Dahl盐敏感性大鼠制造高血压心衰模型,成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参麦注射液组,并同时设置正常组,干预15 d后,采集正常组、模型组和参麦注射液组大鼠的血浆样本,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及多元统计分析进行研究。结果 3组的代谢图谱存在显著差异。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19种代谢物水平紊乱;经参麦注射液干预后,亮氨酸、鸟氨酸、丙氨酸、4-羟基-脯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苏糖醇、丙酮酸、尿素浓度向正常方向显著回调,苏糖酸、半胱氨酸、色氨酸、甲基半胱氨酸、花生四烯酸、胆固醇、木糖醇、核糖醇、焦谷氨酸、丙二酸浓度无显著改变,此外还发现异亮氨酸浓度上升。结论高血压心衰大鼠血浆代谢组学出现变化,参麦注射液能有效改善部分紊乱的代谢物水平,其作用机制与改善糖代谢、氨基酸代谢紊乱,调节支链氨基酸水平相关,未发现有改善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疗效,观察丁苯酞治疗后血清中S-100B蛋白(S100B)、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管形成素-1(ANG-1)的改变。方法:选择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1例)应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7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共治疗2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S100B、Hcy和ANG-1的表达。结果:治疗后2周末及3周末,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清中S100B、Hcy和ANG-1的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血清中S100B、Hcy和ANG-1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临床效果理想,且能有效下调血清中S100B、Hcy和ANG-1的表达,更好地调节机体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