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87篇
  免费   8554篇
  国内免费   1209篇
耳鼻咽喉   362篇
儿科学   1927篇
妇产科学   1723篇
基础医学   3729篇
口腔科学   1774篇
临床医学   14338篇
内科学   12489篇
皮肤病学   645篇
神经病学   3715篇
特种医学   13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369篇
综合类   10511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一般理论   12篇
预防医学   18381篇
眼科学   816篇
药学   6301篇
  140篇
中国医学   935篇
肿瘤学   4365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1913篇
  2022年   2632篇
  2021年   4756篇
  2020年   5014篇
  2019年   3848篇
  2018年   3744篇
  2017年   3591篇
  2016年   3687篇
  2015年   3470篇
  2014年   6918篇
  2013年   7426篇
  2012年   5401篇
  2011年   5569篇
  2010年   4439篇
  2009年   3939篇
  2008年   3983篇
  2007年   3535篇
  2006年   3212篇
  2005年   2637篇
  2004年   2179篇
  2003年   1720篇
  2002年   1361篇
  2001年   1143篇
  2000年   886篇
  1999年   710篇
  1998年   655篇
  1997年   523篇
  1996年   417篇
  1995年   357篇
  1994年   300篇
  1993年   309篇
  1992年   220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77篇
  1985年   113篇
  1984年   81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6篇
  197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分析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山西省、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选择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作为干预组(管理方式: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照组[管理方式: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等基本信息;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在干预前后测量生存质量。采用SAS 9.4软件进行双重差分法以及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基线时共纳入2 467名研究对象,终末时共1 924人接受了为期2年完整的随访管理。干预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生理健康维度(PCS)、心理健康维度(MCS)评分变化净差值分别为13.6分、29.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PCS得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医保类型、基线PCS得分以及所在地区,影响患者MCS得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医保类型、基线MCS得分、是否合并高血压以及所在地区。结论 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2.
PurposeThis article reviews state of the science of preoperativ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 pediatric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DesignAn integrative review.MethodsA search of PubMed, Cumulative Index to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 (CINAHL), MEDLINE, Scopus, Cochrane, and Joanna Briggs Institute databases was performed. Thirty-one articles, published between 2006 and 2018, were appraised for quality and the level of evidence using the Johns Hopkins Nurs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 Model.FindingsThese articles were grouped into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ag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status, gender, airway comorbidities, syndromes, anomalies, pulmonary comorbidities, ethnicity, obesity, neurologic comorbidities, and cardiac comorbidities.ConclusionsEvidence identified significant preoperative and anesthesia risk factor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PACU pediatric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This article reveals the importance for the perioperative team to identify, assess for, communicate, and develop a management plan for pediatric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33.
3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本文就2019年12月以来发生在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口腔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面临的相关问题进行法律层面的分析与思考,以期对口腔医疗行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35.
当前我国科技技术进一步提升,国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进步,对于医院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医院的工作来说,处理好医院的退离休老干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所以医院工作管理人员需要提高对于离退休老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视。而在传统意义下医院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而当前在互联网的形势下却能够实现更加具有科学化、合理化的服务。通过创新服务理念,对于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前对于医院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水平,青年团员可以自行组成相应的志愿者,加强对于退休老人的关心,了解老干部在生活以及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本文通过以阐述我国当前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现状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探究,进一步提出互联网模式下提高我国医院离退休干部管理的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实施对急性肝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该院自2018年3月起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以该院10名肝病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3月—2018年2月实施前(对照组)及2018年3月—2019年2月实施后(研究组)的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病房管理、患者护理、文书书写、基础护理、入院宣教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82.29%的护理总满意率比较,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升高,达到了97.92%(P<0.05);与对照组工作自我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自我价值体现等方面的工作自我满意度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策略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急性肝炎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了科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在外科ICU护理管理中实施层级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为实施前,2018年1-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均选取50例外科ICU患者及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实施前后外科ICU护理管理质量进行观察。结果实施后外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人员素质、环境管理、护理质量管理及质量总分上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ICU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总满意率为98.00%,明显高于实施前总满意率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ICU护理管理中,实施层级质量控制的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ICU病房护理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探究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疼痛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82例患者选取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所有患者均来源于本院骨科收治的住院患者,数字表为患者分组原则,常规组41例,疼痛组41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疼痛管理,比较满意度、疼痛评分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疼痛组满意度92.68%比常规组73.1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13,P <0.05),患者干预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管理用于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患者满意度高,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0.
In China, colorectal cancer (CRC) ranked fourth and fifth in the highest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of all malignancies in 2018, respectively. Although these rates are below the world average, China placed first worldwide in the number of new CRC cases and CRC-related deaths because of its comparatively large population. This disease represents a threat to the health of population and incurs a heavy economic burden on the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CRC has various risk factors, including age, sex, lifestyle, genetic factors, obesity, diabetes, gut microbiota status,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Furthermor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of CRC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s, varying according to regional and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Prevention is the main strategy to reduc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of CRC.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strategies stimulating lifestyle changes, healthy diet habits, and early screening for high-risk individuals.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CRC, public health officials should promot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through national policies. The rising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of CRC in China may be timely curbed by clarifying specific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ptimizing early screening strategies, and strictly implement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Thus, this study aimed to collect and report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n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of CRC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