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24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379篇
预防医学   314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07篇
  4篇
中国医学   120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2005年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掌握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疫情状况,为全省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开展2005年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工作。结果全省9个监测点的钉螺面积为351853m~2,平均钉螺密度0.70只/0.11m~2,平均钉螺感染率0.06%;人群平均感染率1.93%,病人感染度EPG几何均数23.79,平均耕牛感染率为4.50%。结论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已控制在较低水平,应加强监测与巩固措施,防止疫情回升。  相似文献   
32.
云南省鼠疫疫源地鼠疫菌质粒DNA种类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查了分离自云南省的828株鼠疫菌质粒DNA特征。结果表明,云南鼠疫菌可观察到分子量为3.93、6.05、22.97、35.65、45.35、64.82、74.59、111.36和129.55Mdal九种质粒,按质粒组成可划分为Ⅰ~Ⅹ种质粒图谱。被检菌株中,99.15%具有6.05、45.35和64.82Mdal三种规范化质粒,还发现21.62%、4.59%、1.45%和3.5%的菌株分别尚存3.93、22.97、35.65和111.36Mdal质粒,这些质粒有特定的分布区域,具有重要的分子流行病学意义。根据质粒图谱,可将我省鼠疫现有疫区初步划分成滇西北山地、保山盆地、大盈江、陇川江、南定河、澜沧江下游和红河元江段流域七大相对独立的疫源区。本研究的结果结合既往流行病学资料,似可说明:①质粒组成可作为云南省鼠疫疫源地中疫源地划分的重要指标;②云南家、野鼠两型疫源地菌株具有共同的遗传变异性;③近几年之间鼠疫有复燃也存在异地传播;④云南西南部存在鼠疫疫源。  相似文献   
33.
广东省AIDS病人的医疗保健费用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预测艾滋病(AIDS)流行对广东省社会经济造成的直接危害——医疗保健费用激增的程度。方法 通过定性调查和病历研究,揭示广东省艾滋病病毒(HIV)/AIDS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指标进行假设推断,计算个体医疗保健花费和2000~2010年广东省HIV/AIDS累计医疗费用。结果 1999年1例AIDS患者的门诊医疗费用约1.6万元/年,住院医疗费用约10.17万元/年;到2010年,1例AIDS患者含抗病毒治疗在内的门诊医疗费用约8.08万元/年,住院医疗费用约12.65万元/年。随着AIDS的流行,广东省2000~2010年AIDS医疗花费累计将达38.9亿~58.8亿元。结论 AIDS在危害居民身心健康的同时,将造成极大的医疗经济负担,目前应抓住机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遏制AIDS的流行。  相似文献   
34.
剑川鼠疫自然疫源地27种蚤类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田杰 《地方病通报》1995,10(3):27-32
本文运用生态位理论和模糊聚类,对云南省剑川鼠疫自然疫源的27种蚤类的生态位进行了研究,三维生态位最宽的是特新蚤,其次是斯氏新蚤,再次是人蚤;三维生态位元素多样性和均匀性最高的是特新蚤,其次是斯氏新蚤,这反映出这3种蚤的三维生态位元素结构和利用性差异较突出。将这27种蚤划分为9个竞争性群,揭示了各种蚤之间的资源利用或适应模式的关系。这种模式不仅反应了各蚤之间的生态相似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由资源利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湖北省2006年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结果,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在湖北16个国家级监测点开展监测工作,统计与分析各项指标。结果16个监测点居民感染率为1.91%,耕牛感染率为12.06%,活螺平均密度为0.67只/0.11m2,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11只/0.11m2,钉螺感染率为0.17%。结论2006年监测点的人群感染率和螺情指标均比上年有所下降,但耕牛感染状况依然严重,是湖北省血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成人体部的线性特征。方法 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抽取黑龙江省塔河县十八站鄂族乡和呼玛县白银纳鄂族乡157例(男75例,女82例)鄂伦春族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按照人体测量方法,对躯干及四肢部的肩峰点高、胸上缘高等34项线性指标进行活体测量,并计算了9项体部指数分型值。 结果 黑龙江鄂伦春族成人体部的主要特征是,除了骨盆宽、胸深等线性指标无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男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身高较高,女性身高较矮,男女均以宽肩型、长躯干型、宽骨盆型、超短腿型为主。 结论 黑龙江鄂伦春族腿较内蒙古鄂伦春族较短,骨盆、肩较宽,这可能是与地域气候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湖南瓦乡人头面部形态特征.方法:采用活体观测法调查湖南瓦乡人291例(男为142例,女为149例)的上眼睑皱褶、鼻尖类型、红唇厚度、前额发际、鼻孔形状、鼻梁侧面观、耳垂、蒙古褶、达尔文结节、下颏突度10项头面部形态特征.结果:与中国其他族群相比,湖南瓦乡人有上眼睑皱褶、薄型红唇、三角形发际、凸型鼻梁、凸型下颏出现率较高;勾鼻尖、阔鼻孔、有耳垂、有蒙古褶出现率较低;有达尔文结节率中等.10项特征出现率性别间无差异,10项特征显性基因频率整体较低,10项特征之间彼此相关不明显,聚类分析表明,湖南瓦乡人与湖南苗族的头面部形态特征最接近.结论:湖南瓦乡人有较独特的头面部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广东省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调查水平。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2016—2019年委托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个人剂量监测室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的广东省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其个人剂量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2016—2019年分别监测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和其他应用工作人员53674、2563、5001、16687、22272和2087人次,超过调查水平(1.25 mSv)的分别有76、6、18、28、133和2人次,非真实剂量者分别占67.1%、100%、55.6%、82.1%、76.7%和100%。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和其他应用工作人员周期剂量当量第99百分位数(P99)分别为0.37、0.39、0.67、0.35、0.54和0.30 mSv,周期剂量当量均值分别为0.07、0.06、0.11、0.06、0.07和0.05 mSv。对各组人员周期剂量当量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139~-2.681,P<0.001)。结论考虑超过目前调查水平数据的高不真实性和人工成本的因素,建议近似地将0.40 mSv/3个月作为目前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放射治疗、其他应用放射工作人员的调查水平,将0.70 mSv/3个月作为目前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放射工作人员的调查水平。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解读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推荐方案(试行第四版)》,协助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从中医学理论角度,分析阐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分期分型及辨证论治。[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为湿邪与疫毒疠气合而为病,易耗气伤阴动血。浙江方案针对高风险人群推荐玉屏风散加减。针对肺炎患者分期分型论治,将其分为轻型-疫毒袭肺、普通型-疫毒郁肺、重型-疫毒壅肺、危重型-疫毒闭肺、恢复期-肺脾两虚,分别投以荆防败毒散、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葶苈泻肺汤、参附汤、香砂六君丸加减治疗。[结论]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推荐方案(试行第四版)》体现浙派中医特色,融入中医治未病思想,以期在疫情防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