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18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优化层析-比色法,并对该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验证;比较优化层析-比色法和层析-积分法,评价两方法测定伤寒Vi精制多糖分子大小的适用性。方法 优化比色法O-乙酰基标准曲线浓度范围,对该方法进行准确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线性和耐用性的验证;应用优化层析-比色法和层析-积分法检测多批次伤寒Vi精制多糖分子大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优化层析-比色法准确度回收率均为100%;样品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2.4%和0.0%,中间精密度RSD均为3.4%,连续5次测定标准曲线,决定系数均大于0.999 0,耐用性RSD为4.6%。优化层析-比色法和层析-积分法在检测伤寒Vi精制多糖分子大小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2,P>0.05)。结论  优化的比色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线性和耐用性,两种方法均可用于检测伤寒Vi精制多糖分子大小。  相似文献   
62.
Clinical syndromes caused by Salmonella infection in humans are divided into typhoid fever, caused by Salmonella typhi and Salmonella paratyphi, and a range of clinical syndromes, including diarrhoeal disease, caused by a large number of non-typhoidal salmonella serovars (NTS). Typhoid is a human-restricted and highly adapted invasive disease, but shows little association with immunocompromise. In contrast, NTS have a broad vertebrate host range, epidemiology that often involves food animals, and have a dramatically more severe and invasive presentation in immunocompromised adults, in particular in the context of HIV. Immunocompromise among adults, including underlying severe or progressive disease, 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 defects or blockade of specific cytokines (particularly IL-12/IL-23/IL-17 and TNF), and HIV, is associated with suppurative foci and with primary bacteraemic disease, which may be recurrent. These patients have markedly increased mortality. Worldwide, invasive recurrent NTS bacteraemia associated with advanced HIV disease is a huge problem, and the epidemiology in this context may be more human-restricted than in other settings. This review will describe the presentation and pathogenesis of NTS in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immunocompromised adults, contrasted to typhoid fever.  相似文献   
63.
本例分析3例伤寒患者,初因有“三红”(面、颈、前胸充血潮红)、血小板减少、蛋白尿而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说明“三红”等并非流行性出血热所特有,非典型伤寒也可出现,故诊断前应细致检查综合分析。尤其对酷似流行性出血热伴有热程长、肝脾肿大、白血球减少的患者,应考虑到伤寒。  相似文献   
64.
此文结合疫情期间,伤寒论线上教学的实践情况,分析了应用智慧树平台的优势与不足,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积累了经验,也带了很多思考.智慧树线上教学的优势包括可以促进师生交流、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巩固重点,方便抽背条文,促进互动与答疑,课堂报告简洁明了、利于学情分析,可覆盖课前-课中-课后的整个环节.但平台也有稳定性不够、直播不...  相似文献   
65.
[目的]总结《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有关酒之论述,以明酒之医理,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分析《黄帝内经》中酒之来源、酒本具之性能、上古之时酒疗之法,以及分析《伤寒杂病论》中以酒煎药、以酒炮制、以酒送服之相关功用,并附此二书中酒之禁忌,因酒致病之医案,来阐明酒之害。[结果]酒源于五谷,乃水谷之精,熟谷之液,其性剽悍滑利,为悍热之气,从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令络脉满而经脉虚,可先谷而出,壮人气,同时酒客禁甘、醉者禁刺。且酒广为之用,既能内服醪酒、外敷、外搽、药熨,又能煎煮、炮制、送服中药,可行气活血通脉、温阳散寒助药力,然过饮可招致临床病变。[结论]酒能治病,亦能致病,故人们切勿妄饮伤身而致病,医者临床上对酒当合理运用,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讨论本院血培养分离出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阳性结果和临床诊断相符度。方法 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及其配套的血培养瓶,对临床血标本进行培养,将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阳性结果及临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在血培养标本中共检出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110例,其中入院疑似诊断沙门氏菌感染72例,其他38例发热腹泻等原因待查病例为均为沙门氏菌阳性。结论 目前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检验仍以血培养为主,与临床诊断相符度高,其他临床表现不典型病例也检出沙门氏菌,应加强致病菌血培养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监测,提高传染病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67.
广西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诊断依据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广西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的诊断依据,从而了解真实情况,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在我区A~E5市(县)内对各医疗单位2002年8~12月期间填报疫情报告卡的伤寒、副伤寒病例按调查表回原医疗机构对其诊断依据、实验室结果、菌型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54例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的“临床”和“临床 血清学”的诊断率均为39.8%,“病原学”诊断率为17.8%,“临床 流行病学”诊断率为2.8%。病原学诊断率以A地为高(49.0%),其它4地在0%~9.1%之间;分离病原以甲型副伤寒的比例为高(占93.7%)。有病原分型诊断的占59.6%,其中伤寒占33.6%,副伤寒占26.0%;未分型占40.4%。234例无病原学诊断、依靠血清学诊断的病例中有107例肥达氏反应结果与区分的诊断不相符(占45.7%);肥达氏阳性的细菌学符合率为23.5%.47.1%培养阳性患者其肥达氏结果为阴性,20.6%肥达氏阳性的患者其培养结果为阴性。结论应提高各医疗机构报告病例病原学诊断的比例,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提高其诊断水平和统一诊断标准,提高发现病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肥达氏反应在伤寒副伤寒的诊断中存在其局限性,病例的诊断及现场疫情控制急需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快速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对莎车县伤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为查明暴发原因和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结果莎车县伤寒疫情共报告病例253例,发病率为31.63/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下年龄组,此年龄组占总病例的72.33%。结论该次伤寒暴发疫情主要是因为饮用被污染的自来水,同时也存在食用冰水、凉皮等三凉食品,病家卫生条件差,苍蝇密度高,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农民自我保健意识差等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69.
石膏乃白虎汤主药,味辛,味辛即有发散作用。伤寒以少阳为表里分界,则阳明属表无疑。温病则卫分、气分均属表。伤寒之太阳、阳明同为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白虎汤同样可以用于伤寒表证,但见热重便可。阳明气分肌肤者,在太阳卫分腠理之里,少阳膜原之外,仍属于表,邪传至此,以辛凉重剂白虎汤清透之法。温病的卫分、气分同为表,故吴鞠通也用桂枝汤解表,但见风热轻即可。  相似文献   
70.
After a single injection of Typhim Vi® (typhoid Vi polysaccharide vaccine), serum antibody concentrations were monitored for 3 years in 37 adults who resided where typhoid fever was not endemic. Anti-Vi antibody concentrations declined progressively during the study, to levels that support the current US recommendation for revaccination every 2 ye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