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2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目的:探讨农村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586例农村初产妇在产前及产后分别予以多个心理量表进行测评,以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13分为界分为有产后抑郁的研究组及无产后抑郁的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各个因素的差别。结果:①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4.85%;②两组在SCL-90的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因子及SAS、SDS总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得分要高于对照组;在应对方式上研究组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而对照组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③两组在文化程度、怀孕形式、孕后有无足够社会支持、孕后会否容易紧张、对怀孕、分娩过程的了解、对分娩的态度、对产后体形改变的态度、胎儿性别与自己期望相符与否、产后喂养方式、产后是否有人照顾及EPQ人格特征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村初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依次为:SDS总分、SAS总分、产后是否有人照顾、消极应对方式、孕后有无足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SCL-90阳性项目总分、怀孕形式、文化程度、SCL-90焦虑、对产后体形改变的态度和SCL-90抑郁。结论:农村初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加强对初产妇的认知心理治疗、修正歪曲认知、改变应对方式、增强对怀孕知识的了解、避免意外怀孕、加强对孕产妇的支持照顾、调整产前的心理健康状态,将有利于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符伟  刘芳  戚瑞红 《西部医学》2014,(12):1667-1669
目的 探讨初产妇足月妊娠胎膜早破胎头高浮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与治疗的214例初产足月妊娠胎膜早破胎头高浮且无其他任何相关性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214例初产足月妊娠胎膜早破胎头入盆且无其他任何相关性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潜伏期及活跃期,对产后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和体质检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潜伏期低于8小时、8~16小时之间及活跃期低于4小时的人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阴道正常顺产和剖宫助产的人数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胎儿宫内窘迫例数、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例数以及新生儿平均体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胎膜早破后胎头高浮极易引起难产且严重危害围产儿体质,产科医护人员需要重视胎膜早破胎头高浮孕妇的临床观察,加强孕妇的孕期保健,产前严密观察孕妇头盆关系,严格试产.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随机对症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7d、14d、1个月、3个月、6个月抑郁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产妇入院前及分娩后SDS评分。结果产后24个月内,干预组共4例发生抑郁,抑郁发生率10%,对照组共12例发生抑郁,抑郁发生率30%,两组产后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7.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妇分娩后SDS评分分别为(36.36±9.23)分、(47.98±11.58)分,均分别较入院前显著降低,且干预组产妇分娩后的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对初产妇产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从而有利于初产妇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34.
目的:调查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分析影响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对350例初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产后抑郁51例,发生率为14.57%,年龄小、教育程度高、新生儿情况差、非纯母乳喂养、家庭收入较差的产妇更易发生产后抑郁(P<0.05)。产后抑郁产妇产前SAS、SDS评分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评分与正常产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程度、产前焦虑、产前抑郁、家庭适应性及新生儿评分是产后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初产妇产后易发生抑郁,产前心理状态、家庭支持、教育程度及新生儿情况对产后抑郁发生影响显著,应加强针对性干预措施,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会阴按摩联合外阴热敷应用于初产妇分娩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铜山区人民医院分娩的初产妇1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观察组实施第二产程会阴按摩联合外阴热敷。对比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会阴情况、宫缩疼痛程度、产后切口疼痛程度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会阴撕裂程度轻于对照组,宫缩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产后第1天切口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第二产程会阴按摩联合外阴热敷应用于初产妇分娩中可缩短产妇产程,改善产妇会阴撕裂程度,减轻产妇宫缩疼痛及产后切口疼痛,从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6.
A total of 305 primiparae were questioned about their urinary symptoms before and during pregnancy, in the puerperium and 3 months after delivery. All symptoms appeared late in the first trimester and progressively worsened throughout pregnancy, reaching a maximum at term. In 7% (21/293) stress incontinence, and in 4% (12/293) urge incontinence began in the puerperium. Three months postpartum urinary symptoms in the form of frequency, urgency and urge incontinence had reached prepregnancy levels, while 9 of 88 women who developed stress incontinence during pregnancy and 6 of 21 who developed stress incontinence after delivery, respectively, still complained of this symptom.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 only one woman had stress incontinence, while one had urge incontinence 3 months postpartum. None of the 2 women opted for treatment. It emerges that urinary symptoms occur as a natural consequence of pregnancy and delivery, and generally the symptoms disappear within 3 months postpartum. The risk of developing persistent symptoms seems to be relatively low in the primipara.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推拿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12月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400例,均无慢性躯体疾病、无精神障碍,新生儿出生时健康,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产后常规护理的同时加用推拿按摩,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疼痛、睡眠质量、排泄情况、子宫复旧、产后抑郁程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按摩对产妇身心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8.
徐小燕  周虹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2):142-144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中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人民医院产科2010年11月~2012年12月住院分娩的112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初产妇分为A组(56例)和B组(56例),A组初产妇给予传统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B组初产妇给予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纯母乳喂养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健康教育知识回答正确率和初产妇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结果 B组初产妇焦虑[(42.66±4.63)分]、抑郁[(44.25±4.53)分]得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组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100.00%)和健康教育知识回答正确率(98.21%)、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80.36%)和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方式和态度(82.14%)的满意度明显优于A组初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少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不但明显提高初产妇育婴知识和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而且还明显提高初产妇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危儿母婴分离初产妇社会支持、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对88例高危儿母婴分离初产妇发放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根据调查结果实施护理干预,比较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其社会支持、焦虑和抑郁有无差异。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中度焦虑57例(64.77%),重度焦虑31例(35.23%);轻度抑郁21例(23.86%),中度抑郁66例(75.00%),重度抑郁1例(1.14%)。实施护理干预后,中度焦虑12例(13.64%),轻度焦虑42例(47.73%);轻度抑郁27例(30.68%),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其社会支持、焦虑和抑郁经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危儿母婴分离初产妇能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但也存在较高水平的焦虑、抑郁。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才能提高其社会支持,降低其焦虑、抑郁水平,改善情绪,提高其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0.
向蜀慧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2):1773-1775,1780
目的:研究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对初产妇顺产后尿失禁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顺产后尿失禁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的观察组和口服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检测盆底肌肉功能和尿道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肉综合收缩力优于对照组(P〈0.05),阴道静息压(VRP)、阴道收缩压(VSP)、收缩持续时间以及功能性尿道长度、最大尿道关闭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能够改善盆底肌肉功能和尿道功能,对于顺产后尿失禁具有积极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