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53篇
  免费   4084篇
  国内免费   3473篇
耳鼻咽喉   297篇
儿科学   334篇
妇产科学   306篇
基础医学   3200篇
口腔科学   820篇
临床医学   7099篇
内科学   3544篇
皮肤病学   325篇
神经病学   1141篇
特种医学   15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2786篇
综合类   15035篇
预防医学   6751篇
眼科学   524篇
药学   5824篇
  73篇
中国医学   5675篇
肿瘤学   1163篇
  2024年   664篇
  2023年   2198篇
  2022年   1638篇
  2021年   1658篇
  2020年   1568篇
  2019年   1474篇
  2018年   874篇
  2017年   1159篇
  2016年   1398篇
  2015年   1646篇
  2014年   2358篇
  2013年   2319篇
  2012年   3315篇
  2011年   3548篇
  2010年   3079篇
  2009年   3032篇
  2008年   4016篇
  2007年   3132篇
  2006年   2834篇
  2005年   3002篇
  2004年   2016篇
  2003年   1682篇
  2002年   1179篇
  2001年   1051篇
  2000年   869篇
  1999年   760篇
  1998年   655篇
  1997年   596篇
  1996年   522篇
  1995年   420篇
  1994年   395篇
  1993年   273篇
  1992年   275篇
  1991年   216篇
  1990年   206篇
  1989年   206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了解AbbotCELL-DYN3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的准确性。方法抽取72份门诊患者的抗凝静脉血标本,分别用仪器法和手工法对嗜酸性粒细胞进行计数,并对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另选取高、中、低值3份嗜酸性粒细胞数值不同的抗凝静脉血,分别用仪器法和手工法计数,每份标本重复计数10次,然后计算出CV值进行比较。结果72份抗凝静脉血仪器法和手工法计数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r)为0.9975。仪器法和手工法对3份嗜酸性粒细胞数值不同的标本重复计数的平均CV值分别为2.01%和12.48%,显示仪器法的精密度明显高于手工法。结论用AbbotCELLDYN3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可满足临床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的需要。  相似文献   
62.
一种双侧供肾大鼠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同时取大鼠双侧肾脏分别移植的可行性,其目的是节省实验费用、缩短手术时间。方法 以近交系Brown-Norway大鼠为供者,同时取其双肾作为供肾,原位灌洗;近交系Lewis大鼠为受者,切除其左肾,移植供肾1只。以冠状动脉造影支架为支撑行供肾静脉与受者肾静脉端端吻合,供肾动脉与受者的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供肾输尿管膀胱瓣与受者的膀胱吻合。受者术中预置右侧肾脏血管体外结扎线,术后3d结扎。结果 每只供鼠手术耗时约40min,热缺血时间约10S,冷缺血时间约20min。40次实验均获成功,移植肾功能正常,在不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受者存活时间均超过7d。结论 同时取双侧肾脏分别移植给2个受者是可行的,可降低实验成本;要获得相同数量的供肾,同时取双肾的耗时较仅取单侧肾脏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63.
背景全血制备的血小板混合保存7天的优势在于运作效率高,细菌检测和病原体灭活的简化。本研究用于评价保存前混合的血小板保存至7天的体外质量。研究设计与方法少白细胞血小板保存前混合(5单位/份混合),保存5天或7天。在混合时和第5天(n=16~29)或第7天(n=4~30)取样。检测生化  相似文献   
64.
唐红 《广东医学》2006,27(2):276-276
小儿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而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又是小儿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病原体类型.明确是否为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对于临床抗生素的早期用药是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测定感染患儿血清CRP值及其变化,WBC计数,对儿童感染型进行鉴别,进一步评价抗生素疗效,指导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使用不当所致耐药性及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65.
血小板由骨髓中巨核细胞分化而来,在血液中则无前期细胞,它是人们止血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参与止血和凝血的许多环节。因此血小板计数是临床检验中血液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一直是检验工作者较为关注的问题,也是临床医生反映较大的问题之一。随着血液分析仪的不断普及,由于仪器设备原理上的限制和血小板易聚集,易破坏的特性,使血小板结果有偏差,对于血小板显著增高或者明显减少的标本必须由显微镜计数法去进行纠正。因此,显微镜计数方法尤显更为重要,现就我多年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多次使用该方法的过程中,发现影响显微镜计数血小板方法准确性有如下因素:  相似文献   
66.
8例非典型化脓性膝关节炎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峰  丁锷  李保泉 《中国骨伤》1998,11(6):53-54
化脓性膝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关节感染,其发病率仅次于髓关节。早期诊断是获得良好治疗的关键。根据典型的全身及局部症状和体征,大多诊断不困难。但对于少数症状、体征不典型的低毒感染或感染早期病例,稍有疏忽则较易误诊或漏诊。作者1990~1995年在临床中遇到8例,现结合文献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3例,女5例;年龄12~39岁;发病至确诊时间4~10天;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创伤性滑膜炎3例,急性风湿热1例,关节结核1例,其中1例原有类风湿。治疗方法:4例关节穿刺冲洗注入抗生素,2例套管针穿刺冲洗,2例关节切开排肤…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健血升白冲剂对小鼠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以骨髓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象为指标,观察健血升白冲剂对正常小鼠和化学及放射损伤小鼠的影响。结果:健血升白冲剂明显增加正常小鼠白细胞计数(P<001),显著改善环磷酰胺诱导小鼠白细胞和骨髓细胞的减少作用(分别为P<005,P<001),并能显著增加60Co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P<001)和白细胞(P<001)。结论:健血升白冲剂对化学及放射损伤小鼠血液系统有明显的保护及改善作用。是一个有开发价值的药物。  相似文献   
68.
犬闭胸式贫氧性肺血管收缩调控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9.
大蒜素对脑局灶缺血大鼠血小板活化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脑局灶缺血大鼠血小板活化功能或轻药物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方法:(1)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大蒜素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3组,于末次给予试药1.5h后颈总动脉插管取血,加入诱导剂二磷酸腺苷(ADP)或胶原,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2)采用化学刺激(FeCl3)诱导血栓闭塞法制备大鼠急性大脑中动脉血栓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蒜素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4组,给药方法同实验(1),颈总动脉插管取血后分离血浆,测定血浆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3)加入ADP孵育激活性,离心得到血小板沉淀块,透射电镜下观察血小板的超微结构。结果:与空白组或模型组相比,大蒜素大剂量组(10mg/kg)、小剂量组(5mg/kg)均可显著抑制药物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1),且大剂量组显著优于小剂量组(P<0.05);均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浆TXB2的含量,降低TXB2/6-keto-PGF1α比值,大剂量组还显著升高血浆中6-keto-PGF1α水平(P<0.05,P<0.01);可明显抑制血小板活化过程中超微结构的改变,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大蒜素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活化时大量释放的活性肽TXA2、促进恢复TXA2/PGI2平衡,抑制血小板激活释放过程中超微结构的改变,从而对脑梗塞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在建立先天性髋脱位(CDH)的计算机三维交互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三维骨刀模型,模拟截骨。方法:利用螺旋体积CT获得患儿髋关节扫描数据,用B+树组织按marching cubes方法完成骨刀模型的重建。通过对B+树的不完全遍历和回溯,定位表面模型间的交点并分割髋关节模型。结果:重建的骨刀模型与CDH三维模型之间,可进行实时交互。初步实现了对骨性三维交互模型任意位置的平面切割、球面切割、拾取和拼合。结论:此建模、切割方法可行有效,可用于计算机模拟骨性手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