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姜冲  董晓茜  李雨鹏  潘冲  赵茜 《西部医学》2022,34(7):1050-1055
目的 探讨碎裂QRS波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心率减速力(DC)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8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1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未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n=72)和预后不良组(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n=43)。对比两组DC、HRV、碎裂QRS波;针对预后不良组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n=10)与非死亡组(n=33),经Spearman法分析患者预后情况、死亡率与碎裂QRS波、DC及HRV相关性,对比两组DC、HRV、碎裂QRS波,用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预测患者预后情况及死亡情况效能。结果 预后良好组DC、DR8(DC在8个心动周期中连续发生)、DR4(DC在4个心动周期中连续发生)、DR2(DC在2个心动周期中连续发生)、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 index)、24 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均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碎裂QRS波阳性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非死亡组DC、DR8、DR4、DR2、pNN50、rMSSD、SDANN index、SDNN均高于死亡组(P<0.05)。经Spearman法分析,患者预后情况、死亡率与pNN50、rMSSD、SDANN index、DR8、DR4、DR2、SDNN、DC呈正相关(P<0.05);预后情况与碎裂QRS波阳性率也呈正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DC、DR2、pNN50、rMSSD、SDANN index、SDNN、DR8、DR4、碎裂QRS波阳性率早期预测预后AUC分别为0.910、0.816、0.995、0.999、0.951、0.998、0.903、0.917、0.747;预测死亡情况的AUC分别为0.970、0.939、0.806、0.994、0.991、0.948、0.871、0.900、0.647。结论 心率减速力、心率变异性、碎裂QRS波在评估陈旧性心肌梗死预后中具有良好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2.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性血管再通及未行血管再通治疗的心电图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 RS)变化,探讨fQ RS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溶栓、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血管再通患者、未行急诊血管再通治疗患者心电图fQ RS发生率。结果 STEMI溶栓后冠脉血管再通组fQ RS波发生率明显低于未通组(p0.01);STEMI行急诊PCI后fQ RS波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行急诊PCI组(p0.01);STEMI行急诊PCI术前组与术后组fQ RS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碎裂QRS波对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血管再通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碎裂QRS(fQRS)波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ST段回落不良的关系。方法 选取确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且住院行PCI术治疗的患者300例。将30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fQRS组(197例)和无fQRS组(103例)。分析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 无fQRS组患者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水平低于fQRS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fQ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组的术前、术后QRS时限数值与无fQRS组相比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组术前、术后ST段回落率显著小于无fQ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PCI术后ST段回落不良独立相关的因素有QRS时限增量、术前碎裂QRS波。结论 存在fQRS的STEMI患者PCI术后ST段回落情况不理想,心肌血供不良,冠脉闭塞较重,心肌梗死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84.
85.
86.
Introduction:  The diagnosis of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ies (TMA) or disorders that may mimic their features remains difficult. Mechanical hemolytic anemia with the detection of shistocytes on the blood smear is a cornerstone finding to assess the diagnosis, but microscopic evaluation of shistocytes is still problematic with wide interobserver variations. Some of the latest generation automated blood cell counters (ABCC) propose an original quantitative approach of fragmented red cells (FRC), aiming to be equivalent to the microscopic count. This parameter has been poorly evaluated. Methods:  To assess the predictive value (PV) of this test, we conducted studies comparing automated and microscopic counts of FRC/schistocyt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ousands samples in four university hospitals and using the 2 ABCC currently available (Siemens ADVIA series, Sysmex XE‐2100). Results: Reference range for FRC was <0.3% for the ADVIA and <0.5% for the XE‐2100. The presence of FRC below a threshold determined at 1% (ADVIA and XE‐2100) had a negative PV close to 100% to exclude the presence of schistocyte on the blood smear, but in relationship with a poor PV value. Conclusions: Our study validated the utility of the immediately available FRC parameter on ABCC to exclude schistocytes and the diagnosis of TMA.  相似文献   
87.
背景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近年来不断增高,但目前仍无有效的预测指标。目的分析碎片状QRS波与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46例,根据心电图将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试验组(n=62),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对照组(n=184)。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高血压分级、实验室检查指标、心电图特征(包括有无P波缩短、PR间期异常、碎片状QRS波、QRS波延长和ST段异常),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碎片状QRS波与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有无P波缩短、PR间期异常、QRS波延长、ST段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碎片状QRS波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碎片状QRS波是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因素〔HR=3.431,95%CI(1.502,7.835),P<0.05〕。结论碎片状QRS波是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可于临床上对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8.
朱红军  丁晓梅  余华  张杰  张灿 《安徽医药》2019,23(4):668-671
目的 评价体表心电图碎裂QRS(fragmented QRS,fQRS)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脉血流恢复的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安徽省立医院诊断为新发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急诊PCI治疗的病人128例。术后第2天做十二导联体表心电图分析fQRS,与PCI术后即时梗死相关动脉的TIMI血流评分进行分析,术后一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TIMI评分低的病人体表心电图fQRS多见,与无fQRS的病人相比,病人冠脉血流TIMI 3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3%比60.4%,P=0.003)并且射血分数(EF)值降低[(54.4±8.4)%比(48.3±8.5)%,P=0.03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QRS与左室EF呈负相关(r=-0.532,P=0.012),TIMI评分与fQRS呈负相关(r=-0.324,P=0.001)。结论 碎裂QRS的出现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肌缺血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评价其冠状动脉血流恢复的一种简单、无创的检查。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碎裂QRS(fQRS)波在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检测分为无fQRS组和fQRS组各100例,对2组患者进行20个月的随访,比较2组患者心源性死亡与心血管临床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200例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心血管事件85例,占42.5%.fQRS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fQ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组发生心源性猝死、非猝死性心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无fQR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源性猝死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为3.245,非猝死性心性死亡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为2.761,再发心肌梗死相对危险度为2.664,恶性心律失常相对危险度为2.897,心力衰竭相对危险度为3.209.fQRS波与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变支数、高血脂病史以及糖尿病等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心肌梗死预后和fQRS有密切的关系,是对心源性死亡以及心血管事件进行独立预测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碎裂QRS波(fQRS)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相关性。方法 收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204例临床资料,其中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75例和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ACS)129例,根据有无fQRS分为fQRS(+)和fQRS(-)两组,分析fQRS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结果 在fQRS(+)组中,ACS类型、病变血管数、Gensini评分、年龄、性别与fQRS(-)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QRS波形成与高Gensini评分、三支病变、老年(>65岁)有关(OR=3.234,95%CI:1.386~7.543,P=0.007;OR=2.358,95%CI:1.114~4.992,P=0.025;OR=0.318,95%CI:0.150~0.672,P=0.00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fQRS波导联数量与Gensini积分之间呈正相关(r=0.308,P=0.008)。结论 fQRS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程度的一种无创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