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76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222篇
预防医学   10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4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he Hospital Elder Life Program (HELP) can prevent delirium, a common condition in older hospitalized adults associated with substantial morbidity, mortality, and healthcare costs. In 2011, HELP transitioned to a web‐based dissemination model to provide accessible resources, including implementation materials; information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patients, and families; and a searchable reference database.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although intended to assist sites to establish HELP, the resources that the HELP website offer might have broader applications. An e‐mail was sent to all HELP website registrants from September 10, 2012, to March 15, 2013, requesting participation in an online survey to examine uses of the resources on the website and to evaluate knowledge diffusion related to these resources. Of 102 responding sites, 73 (72%) completed the survey. Thirty‐nine (53%) had implemented and maintained an active HELP model. Twenty‐six (35%) sites had used the HELP website resources to plan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HELP model and 35 (50%) sites to implement and support the program during and after launch. Sites also used the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n‐HELP delirium prevention programs and guidelines. Forty‐five sites (61%) used the website resources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targeting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patients, families, or volunteer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HELP resources were us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HELP and other delirium prevention programs and were also disseminated broadly in innovative educational efforts across the professional and lay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22.
骆立新  钟诚  孙仞  徐超  何浪  凌峰  沈法荣 《浙江医学》2015,37(14):1205-1208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溶栓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由外院首诊后转运接受溶栓治疗的50例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按简单随机化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后直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尿激酶150万U,再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患者胸痛缓解情况及动脉开通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均成功行血运重建,研究组患者来院后胸痛缓解率为80.0%,对照组为40.0%;研究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总开通率达88.0%,对照组为32.0%;研究组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心律失常,严重出血,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及低血压,经药物治疗后可恢复。结论需要急诊转运的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后转运再行急诊血运重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好,可考虑作为基层医院转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选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开胸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5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采取相同的诱导方法,此外实验组于麻醉诱导前给予0.5μg/kg 右美托咪定泵注15min,麻醉诱导后继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 kg-1 · h-1 ,同时持续吸入1%~3.0%七氟烷维持麻醉直至手术结束前约30min. 而对照组采取TCI泵入丙泊酚0.1mg· kg-1 · h-1. 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的生命体征指标、术中麻醉剂的用量、术后苏醒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术后认知功能及相关的血清标志物的浓度的测定. 结果:术中麻醉剂用量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用量( P<0.05)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老年患者开胸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12h血清S-100β蛋白、细胞因子IL-6及 TNF-α含量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术中及恢复期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能够显著降低老年患者开胸术后POCD的发生,但该组合可能具有降低血压及致心动过缓的副作用,使用时需谨慎.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冷盐水灌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于我院住院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的老年患者30例(年龄≥60岁).所有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其中15例接受标准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治疗,23例(包括标准导管治疗失败的8例)行冷盐水灌注导管治疗.比较标准导管与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及消融参数的差异.结果 ①与冷盐水灌注导管射频消融相比,常规导管射频消融温度高、阻抗高、功率低,但消融时间没有差异.②常规导管射频消融组中有2例脑卒中并发症,7例发生导管焦痂;冷盐水灌注导管射频消融组没有发生并发症.结论 冷盐水灌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疗效好、安全性高,尤其对位置较深的心律失常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三种通气管理方式用于老年患者纤支镜检查术的效果.方法 120例麻醉风险评估(ASA)为Ⅰ~Ⅲ级的老年患者,按分层抽样原则分为3组:局麻自主呼吸组(S组);全麻内镜面罩通气组(E组);全麻三通喉罩(TLMA)通气组(T组),每组各40例患者.3组均采用超声雾化器吸入2%利多卡因15 min进行表面麻醉;E组和T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0 μg/kg、异丙酚1.5 mg/kg,微泵连续输注异丙酚5.0 mg·kg^-1·h^-1,T组另加微泵连续输注瑞芬太尼0.2 μg·kg^-1·min^-1维持麻醉.E组通过内镜面罩供氧,T组插入TLMA行控制呼吸.记录患者基础值(T0)以及纤支镜入声门前(T1)、入声门时(T2)、入声门后5 min时(T3)、活检或涮检时(T4)、出声门时(T5)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T0、T1、T2、T3、T4、T5时的静脉血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水平.结果 S组完成手术33例(82.5%),7例(17.5%)患者放弃手术;E组全部病例完成手术,9例(22.5%)发生呼吸抑制,10例(25.0%)发生呼吸道梗阻;T组全部手术顺利完成,无明显并发症.S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在T2、T3、T4、T5时均显著高于T0(P <0.05),也显著高于E组和T组(P<0.05).S组的E、NE和DA在T2、T3、T4、T5时显著高于E组和T组(P<0.05).结论 老年患者纤支镜检查术时表面麻醉复合静脉麻醉,并应用内镜面罩或TLMA行气道管理较单纯表面麻醉更加安全有效,TLMA通气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水平更稳定.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颌下腺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96例老年患者颌下腺肿瘤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上皮性肿瘤71例(73.96%),恶性上皮性肿瘤25例(26.04%)。多形性腺瘤居良性上皮性肿瘤的首位,腺样囊性癌居恶性上皮性肿瘤的首位。良、恶性上皮性肿瘤的男女性别比为0.92:1和1.5:1:良性肿瘤平均年龄66岁、恶性肿瘤平均年龄69岁。颌下腺肿瘤复发率为4.17%,多形性腺瘤占75%。结论:多形性腺瘤和腺样囊性癌分别是最常见的良、恶性上皮性肿瘤;良性上皮性肿瘤多见于女性,恶性上皮性肿瘤多见于男性;多形性腺瘤易复发。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群艾滋病疫情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治面临新的挑战。老年人群对HIV感染风险认知较低,发生无保护的临时性行为或商业性行为比例较高,HIV感染风险较高。老年HIV感染者和感染风险较高的老年人群文化程度和社会经济水平普遍偏低,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检测服务机会较为有限,老年HIV感染者由于检测发现晚、合并慢性疾病等因素,死亡风险显著上升。需从行为特征、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多维度深入开展老年人艾滋病防治研究,探索和采取适合老年人群特点的防治艾滋病健康服务的策略措施,强化对老年感染者全流程综合管理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联合金属支架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结直肠癌伴梗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48例高龄结直肠癌伴梗阻病人分为两组,①观察组:24例结直肠癌伴梗阻病人,植入金属支架缓解梗阻作为过渡治疗,完善相关术前准备,之后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②对照组:24例结直肠癌伴梗阻的同期病人直接采取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结果①采取过渡性植入金属支架后进行根治性手术的病人24例,其中21例施行根治性切除,2例因转移至肝脏和肺未能切除,另1例因房颤未行金属支架置入术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术后随访24例,随访时间12~29个月,平均21个月。其中施行根治性切21例均无复发和转移,3例未能切除者死于肿瘤远处转移。对照组:24例采取直接腹腔镜手术治疗,24例行根治性手术,2例因术后肠瘘、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术后发生胃转移死亡。随访:24例,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个月,对比两组病人,发现病人在支架置入后行腹腔镜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生存时间并无明显差异。结论相比直接采取腹腔镜手术切除的病人,联合金属支架植入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具有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两组病人在生存时间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9.
刘涛  法焕卿 《北京医学》2016,38(1):54-56
目的 总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龄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年龄> 80岁的CSDH患者48例,予以微创穿刺术治疗,并对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血肿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及分析,对所有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总结治疗效果.结果 48例微创手术均成功,治愈率100%,4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全组患者均取得较满意治疗效果.结论 微创穿刺引流术疗效好,具有操作简便、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的优点,可作为基层医院高龄老年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