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5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204篇
妇产科学   72篇
基础医学   572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413篇
内科学   354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90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518篇
预防医学   1207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613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3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2篇
  1987年   23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21篇
  1977年   21篇
  1976年   41篇
  1975年   30篇
  1974年   25篇
  1973年   32篇
  1972年   22篇
  1971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9 毫秒
71.
某艺术中专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艺术中专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进行学生营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KAP问卷对衡阳艺术学校一、二、三年级408名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等三方面的调查。结果 艺术中专学生具有一定的营养知识。营养知识测试中三年级成绩好于一、二年级。营养知识主要来源于家长和广播电视。大部分学生有端正的营养态度及良好的饮食习惯,但也存在不定时定量进食、常吃零食及油炸食品等不良饮食行为。结论 艺术中专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营养知识教育,采用多种形式不断宣传营养知识,使学生养成良好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72.
凉山农村彝族人群HIV/AIDS知识及相关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农村彝族一般人群的HIV/AIDS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行为特征 ,为开展综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 3个彝族聚居的行政村 ,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调查 ,共调查到 15~ 4 9岁彝族村民 10 0 8人。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村民普遍缺乏HIV/AIDS防制知识 ;8 4 %的村民曾尝试过吸毒 ;13 5 %的人有多性伴现象 ;外出者中近 4 0 %为盲流 ,为吸毒贩毒创造了条件。结论 该地区农村彝族人群存在多种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 ,缺乏知识和贫困导致的盲流是该地HIV传播流行的主要原因。应及时开展形式多样的HIV/AIDS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同时开展扶贫工作 ,使艾滋病防制工作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3.
吸毒者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相关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 了解吸毒者与艾滋病感染和传播有关的行为 ,以指导对吸毒者开展的艾滋病综合干预。方法 用滚雪球法在绵阳市和西昌市的社区中寻找吸毒者 ,用社会学的个人深入访谈和流行病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 36 3名吸毒者 ,其中采用过静脉注射者占 96 4 1% (35 0 / 36 3) ;绵阳、西昌 2地吸毒者年龄、婚姻分布相近 ,文化、职业、经济收入等有明显差异 ;绵阳市吸毒者共用注射器者占 34 1% ,西昌市为 5 8 8% ;注射器不消毒、或用清水和开水清洗较多 ;在与其他性伴发生性行为时 ,绵阳市、西昌市仅有 33 3%和 30 8%的吸毒者使用安全套。结论  2地的吸毒者共用针率较高、针具清洁方法不正确 ;非婚性安全套使用率低 ,存在较大的感染和传播艾滋病危险 ,特别是收入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吸毒者更危险 ,应尽快针对吸毒人群开展针具交换、美沙酮维持、安全套使用促进、完善性病和HIV自愿咨询检测服务。  相似文献   
74.
2002-2005年湖南省某市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湖南省某市吸毒人群中HIV流行趋势及其行为变化,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2~2005年湖南省某市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5年湖南省某市吸毒人群中注射吸毒比例波动在87.41%~95.79%之间,共用注射器的比例从2002年的86.71%下降到2005年的75.71%,HIV感染率从2002年的11.89%上升到2004年的21.79%,最后一次使用安全套比例徘徊在20.28%~34.58%之间。结论湖南省某市吸毒人群中注射吸毒比例高,共用注射器现象严重,安全套使用率低,是当地艾滋病快速流行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加强对吸毒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今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5.
吴宝铮  王慧琴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4):3404-3406
目的:了解小学生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方法:对116名7~12岁的小学生分别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调查表、教师报告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Conners教师用简明问卷进行评定。结果:低、高年级组各行为问题分差异无显著性,教师问卷与家长问卷相比,大多数差异显著。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20.0%。结论:结合家长与教师的评价,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应严格按照诊断标准判断,以免将其扩大化。  相似文献   
76.
目的:评价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对农村生殖道感染妇女就医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对江西省4个县随机抽取的12个乡的12个行政村进行基线调查后实施干预,干预过程中重复进行4次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另选取这4个县的一个行政村作为对照,观察方法同干预组。全部数据应用Epidata2.0建库管理,用SPSS10.0及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症状现患率及患者无症状比例下降,就医率由干预前31·5%上升为69·0%,较对照组39·6%有明显提高,且立即就诊比例由第一次干预时的46·7%升高到第4次干预时的75·6%,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大幅度提高。结论:生殖道感染的干预改善了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就医行为,提高了就诊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77.
目的了解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者艾滋病预防知识了解情况。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艾滋病VCT者对艾滋病有关知识的知晓程度,然后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调查问卷并进行评价。结果艾滋病VCT者了解艾滋病一般知识,但对艾滋病预防和阻断的有效方式等较深层次知识缺乏,并且均缺乏使用安全套防护意识。对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日常接触(握手、一起吃饭、喝水)是否可以感染艾滋病、用别人的衣物(特别是内衣)、毛巾、脚盆、浴盆易传染艾滋病、正确使用避孕套能否预防性病/艾滋病、婚外性行为易传染艾滋病、婚外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这6个问题回答准确率较低分别是24.0%、43.7%、44.3%、23.4%、45.6%、44.3%,干预后这6个问题回答正确率分别是93.7%、88.6%、92.4%、88.6%、87.3%、88.0%;对艾滋病恐惧的人数、接受咨询而不抽血检测人数、性行为不愿使用安全套人数干预前分别为15.1%、10.6%、11.4%,干预后分别为1.5%、0.8%、1.5%,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健康教育行为干预能提高VCT者的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解除心理恐惧,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应同时针对其他人群(服务小姐)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78.
性病门诊就诊者AID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就诊者的艾滋病知识水平、态度和行为,探讨这一特殊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方法:用自制问卷对454名性病门诊就诊者进行不记名艾滋病知识、态度和相关行为的调查.结果:性病门诊就诊者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不够系统和全面,全部回答正确率仅为21.37%.78.63%的人艾滋病知识来源于报纸、杂志、电视和网络等宣传媒介;但82.16%的人希望能够通过正规的教育从学校和医生处获得全面、准确的AIDS知识.性病门诊就诊者对艾滋病缺乏风险意识,仅有7.39%的被调查者在每次发生非婚性行为时都使用安全套.结论:针对性病门诊就诊者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亟待加强,重点应该放在传播途径和安全套的使用推广和提高艾滋病风险意识上;学校和医院应该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为社会提供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对大鼠惊厥性脑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2004-08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对30只21日龄雄性SD大鼠经水浴法诱导反复惊厥10次后随机均分为长程丰富环境暴露组(LG)、短程丰富环境暴露组(SG)和对照组(CG)。LG、SG组分别暴露于丰富环境中10d和5d,CG组不给予干预措施。观察各组大鼠在避暗试验(passiveavoidancetest,PAT)、Morris水迷宫(Morriswatermaze,MWM)及旷场试验(openfieldtest,OFT)中学习记忆和情感行为的变化。结果丰富环境暴露可使反复惊厥大鼠在PAT中的记忆潜伏期延长[LG组为(323·42±98·38)s,SG组为(276·52±92·64)s,CG组为(197·13±95·11)s,P<0·01],错误反应次数减少(LG组为1·75±1·01,SG组为2·14±1·13,CG组为5·37±1·26,P<0·01);在OFT中,丰富环境暴露可增强反复惊厥大鼠的兴奋性(LG组得分为62·35±7·81,SG组为53·67±7·66,CG组为45·48±7·34,P<0·01),提高大鼠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LG组后肢性站立的次数为33·37±4·74,SG组为26·18±4·23,CG组为17·19±4·31,P<0·01),改善大鼠的紧张情绪(LG组粪便粒数为3·85±2·01,SG组为6·14±1·98,CG组为11·62±2·12,P<0·01);在MWM中,丰富环境暴露可使反复惊厥大鼠逃逸潜伏期缩短,搜寻策略改善(LG、SG及CG组直线式搜寻策略所占百分比依次为37·8%、33·6%及27·2%,χ2=41·02,P<0·005)。结论丰富环境暴露可以改善反复惊厥大鼠的学习记忆和情感行为,对惊厥性脑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对大鼠惊厥性脑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方法2004 08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对30只21日龄雄性SD大鼠经水浴法诱导反复惊厥10次后随机均分为长程丰富环境暴露组(LG)、短程丰富环境暴露组(SG)和对照组(CG)。LG、SG组分别暴露于丰富环境中10d和5d,CG组不给予干预措施。观察各组大鼠在避暗试验(passive avoidance test,PAT)、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及旷场试验(open field test,OFT)中学习记忆和情感行为的变化。 结果丰富环境暴露可使反复惊厥大鼠在PAT中的记忆潜伏期延长\[LG组为(32342±9838)s,SG组为(27652±9264)s,CG组为(19713±9511)s,P<001\],错误反应次数减少(LG组为175±101,SG组为214±113,CG组为537±126,P<001);在OFT中,丰富环境暴露可增强反复惊厥大鼠的兴奋性(LG组得分为6235±781,SG组为5367±766,CG组为4548±734,P<001),提高大鼠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LG组后肢性站立的次数为3337±474,SG组为2618±423,CG组为1719±431,P<001),改善大鼠的紧张情绪(LG组粪便粒数为385±201,SG组为614±198,CG组为1162±212,P<001);在MWM中,丰富环境暴露可使反复惊厥大鼠逃逸潜伏期缩短,搜寻策略改善(LG、SG及CG组直线式搜寻策略所占百分比依次为378%、336%及272%,χ2=4102,P<0005)。 结论丰富环境暴露可以改善反复惊厥大鼠的学习记忆和情感行为,对惊厥性脑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