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603篇
  免费   8513篇
  国内免费   9739篇
耳鼻咽喉   1365篇
儿科学   2714篇
妇产科学   1598篇
基础医学   14725篇
口腔科学   1769篇
临床医学   17182篇
内科学   16846篇
皮肤病学   1590篇
神经病学   3689篇
特种医学   29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7篇
外科学   7296篇
综合类   39218篇
预防医学   11118篇
眼科学   1292篇
药学   10707篇
  129篇
中国医学   4104篇
肿瘤学   12347篇
  2024年   916篇
  2023年   3471篇
  2022年   3004篇
  2021年   3435篇
  2020年   3192篇
  2019年   3403篇
  2018年   1968篇
  2017年   2772篇
  2016年   3273篇
  2015年   3534篇
  2014年   5054篇
  2013年   5244篇
  2012年   7121篇
  2011年   8165篇
  2010年   7840篇
  2009年   8032篇
  2008年   8879篇
  2007年   8529篇
  2006年   8372篇
  2005年   8696篇
  2004年   7778篇
  2003年   7104篇
  2002年   5970篇
  2001年   5392篇
  2000年   4425篇
  1999年   3637篇
  1998年   3044篇
  1997年   2399篇
  1996年   1788篇
  1995年   1465篇
  1994年   963篇
  1993年   529篇
  1992年   406篇
  1991年   299篇
  1990年   294篇
  1989年   263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郭丹  杨建伟  杨亮  石科 《中国肿瘤临床》2019,46(10):490-494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血浆中同源盒基因(homeobox, HOX)家族成员HOXA7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 并评估HOXA7甲基化与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CA199)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 Cyfra21-1)水平辅助诊断NSCLC的价值。  方法  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NSCLC患者80例为试验组, 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quantitative methylation-specific PCR, qMSP)检测血浆HOXA7甲基化水平, 电化学发光检测血浆CEA、CA199和Cyfra21-1水平。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鉴别NSCLC的临床价值, 并分析HOXA7甲基化与临床病例参数、肿瘤标志物之间的关系。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NSCLC患者血浆中HOXA7基因甲基化水平异常增高(χ2=36.972, P < 0.0001), HOXA7甲基化诊断NSCLC的敏感度为68.8%(55/80), 特异度为86.0%(43/50)。血浆HOXA7甲基化与性别、年龄、有无吸烟史和病理类型无关(均P>0.05), 但与TNM分期有关(P < 0.05), 其中Ⅳ期患者血浆HOXA7甲基化水平最高。肿瘤标志物中Cyfra21-1诊断NSCLC的价值最高, 敏感度为70.00%, 特异度为90.00%。HOXA7甲基化联合三指标诊断NSCLC的效能最高(AUC=0.893, 敏感度73.75%, 特异度94%)。HOXA7甲基化与Cyfra21-1的相关系数最高(r=0.564, P < 0.05)。  结论  HOXA7基因甲基化水平对NSCLC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与NSCLC的恶性程度相关, 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提高NSCLC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 探讨外周血Toll样受体5(TLR5)基因C1174T位点多态性对剖宫产后导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影响。方法 选择江阴市中医院妇产科2018年8月-2021年3月在剖宫产术后发生CAUTI产妇78例为CAUTI组,选择同期78例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管但未发生CAUTI产妇为非CAUTI组。产妇均在产后留取尿液接种于培养皿进行培养,对病原菌种进行分析鉴定。入院时抽取所有产妇外周肘静脉血,采用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对目的片段进行扩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TLR5水平。结果 CAUTI组留置导尿管时间长于非CAUTI组,瘢痕子宫、妊娠期糖尿病、尿插管次数≥2次者多于非CAUTI组(P<0.05);78例CAUTI患者共检出病原菌7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2株占66.67%,革兰阳性菌26株占33.33%,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共33株占42.31%;CAUTI组TLR5基因C1174T位点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非CAUTI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尿管留置时间、妊娠期糖尿病、尿管插管次数和TLR5基因C1174T位点多态性均为剖宫产术后发生CAUTI的影响因素(P<0.05);CAUTI组TLR5基因C1174T位点携带AA型、GA型和GG型患者血清TLR5水平整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A型高于GA型和GG型(P<0.05)。结论 TLR5基因C1174T位点基因型突变可能是导致剖宫产术后CAUTI的影响因素,其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4.
55.
宫颈癌是影响女性生活健康最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相关,除环境危险因素(如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多个性伴侣、不良生活习惯等)外,遗传易患因素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叶酸水平及其代谢关键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关系密切,叶酸水平的改变、MTHFR基因多态性可通过影响体内多种甲基化过程,从而改变不同个体的癌易患性,导致肿瘤的发生。然而,这种改变存在种族、地域等差异,且受多种环境因素及其他代谢途径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粪菌移植替代多巴胺能药物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探讨潜在的机制。方法为1例因服用多巴胺能药物出现幻觉而拒绝服药的PD患者行粪菌移植治疗,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PD问卷(PDQ39)、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Bristol便秘评分、统一PD评定量表Ⅲ(UPDRSⅢ量表)对患者移植治疗前及移植治疗后4周、8周、12周的相关症状进行评分,同时对患者移植治疗前和移植治疗后4周、12周的粪菌进行16 s rRNA高通量基因测序分析菌群。结果与移植治疗前相比,移植治疗后HAMD、HAMA、PDQ39、PSQI、Bristol便秘评分、UPDRSⅢ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粪菌16 s rRNA高通量测序显示粪菌移植治疗后拟杆菌属丰度下降,而瘤胃、布劳特、普雷沃等菌属丰度增高。结论粪菌移植对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和运动症状均显示出明显效果,其机理可能与重建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对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O)患者头痛天数及外周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头痛程度将90例MO受试者区层随机分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Ⅰ组施以“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外关和足临泣),治疗Ⅱ组施以平补平泻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外关和足临泣),对照组施以平补平泻针法针刺非经非穴点,每次留针30分钟,5次/周,共治疗20次。于治疗前、治疗结束4周后的随访分别记录三组患者头痛天数的变化情况以判定疗效,并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的肘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 ①各组治疗前患者的头痛天数无显著差异( > 0.05),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的头痛天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 0.05);治疗Ⅰ组头痛天数的降低显著优于治疗Ⅱ组和对照组( < 0.001),治疗Ⅱ组头痛天数的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 < 0.05);②3组治疗前CGRP的表达无显著差异,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CGRP的表达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 0.001),对照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CGRP的表达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 > 0.05);治疗Ⅰ组CGRP治疗结束4周随访的表达较治疗Ⅱ组和对照组均显著下降( < 0.01),治疗Ⅱ组CGRP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 < 0.01)。结论 ①八脉交会穴施以“龙虎交战”针法针刺能明显改善MO患者的头痛天数,同时降低MO患者血清CGRP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MO的机制之一;②非经非穴点的针刺效应无持续性,而八脉交会穴的针刺效应具有持续性;③八脉交会穴可以充分发挥复式针刺手法的治疗效应,提示我们在临床上治疗疾病时不仅要注意腧穴配伍,恰当的针刺手法更是提高临床疗效、事半功倍的关键。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16层螺旋CT的表现。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汝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接受16层螺旋CT扫描。观察脑出血部位和相应的CT表现。比较不同发病部位死亡率,分析死亡率与出血量、中线位移的相关性。结果出血部位为基底节、丘脑、脑叶、小脑、脑干、多发性出血的分别占60.00%、17.50%、12.50%、7.50%、1.67%、0.83%。基底节出血的死亡率低于其他部位出血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30、≥30 mL的分别占53.33%、46.67%。中线结构移位和未移位的分别占60.00%、40.00%。出血量>80 mL的患者死亡率高于出血量<30、31~60、61~80 mL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线位移距离>10 mm的患者死亡率高于中线位移距离为0、1~5、6~10 mm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层螺旋CT可明确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出血部位、大小、占位效应等情况。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锌指蛋白反义链1(zinc?nger antisense 1,ZFAS1和核仁小RNA宿主基因5(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5,SNHG5)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09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鼻咽活检且经病理检查证实为鼻咽癌。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比较鼻咽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不同预后患者ZFAS1和SNHG5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鼻咽癌组织中ZFAS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05),而SNHG5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 <0.05)。不同性别、年龄患者ZFAS1和SNHG5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TNM分期Ⅲ~Ⅳ期患者ZFAS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 <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ZFAS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05);TNM分期Ⅲ~Ⅳ期患者SNHG5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Ⅰ~Ⅱ期患者(P <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SNHG5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05)。107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率为98.17%。随访3年,死亡19例,存活90例。死亡患者ZFAS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 <0.05),且SNHG5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存活患者(P <0.05)。结论在鼻咽癌组织中,lncRNA ZFAS1表达上调,且预后越差,其表达水平越高;lncRNA SNHG5表达下调,且预后越差,其表达水平越低。lncRNA ZFAS1和SNHG5在评估鼻咽癌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