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3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9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01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13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12篇
内科学   128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12篇
特种医学   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55篇
综合类   1853篇
预防医学   797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976篇
  22篇
中国医学   335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562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574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新生儿医源性高血糖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糖处理的能力。方法 采用 10 %葡萄糖作为稀释液和维持液 ,控制补液速度在每分钟 (6~ 8)mg/kg ,输液后 6h~ 8h取足跟血做微量血糖测定。结果 足月儿 36 3例 ,发生高血糖 84例 ,占 2 3 14% ,早产儿 42例 ,发生高血糖 2 8例 ,发生率 6 6 6 7% ,χ2 =5 3 9,P <0 0 1。结论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糖处理的能力较差 ,补液时应严格控制单位时间内葡萄糖的速度和浓度  相似文献   
82.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空腹高血糖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01—2018-1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胰腺外科133例AP且无糖尿病(DM)病史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按照不同性别、年龄、AP临床分型、病因、CT指数评分(CISI)等分组,χ2检验分析各组临床因素与空腹高血糖(FPG≥6.1mmol/L)发生率的关系,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空腹高血糖独立危险因素。结果:AP临床分型(χ2=5.494,P=0.019)和CTSI(χ2=6.236,P=0.013)与AP患者空腹高血糖相关(P<0.05)。CTSI≥6分(P=0.015,OR=2.920,95%Cl=1.234—6.905)为AP患者空腹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分型中重症+重症及CTSI≥6分的AP患者易发生空腹高血糖,尤其CTSI≥6分是AP后空腹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3.
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高血糖症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高血糖症的发生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以及其他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的高血糖症与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糖尿病家族史、性别、年龄、患病病程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987例病人中有高血糖症者 3 5例。统计分析表明 ,血糖升高与精神分裂症总病程以及抗精神病药使用的时间的长短有关 ,也可能与患者年龄和性别因素有关 ,但与使用药物种类、糖尿病家族史以及体重变化等因素无密切关系。结论 :初步分析提示慢性病程、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病人高血糖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4.
瑞氏综合征是儿科少见的神经系统疾患之一 ,其病理特点是急性脑水肿和内脏脂肪变性 ,发生一系列代谢紊乱 ,造成糖元合成障碍和氧化代谢紊乱 ,而易发生低血糖 ,而此病人则出现高血糖 ,经过抢救和精心护理 ,病人转危为安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儿 ,2岁。因频繁呕吐 1d ,下肢不能站立 0 .5d入院 ,入院前 9d有急性胃肠炎史 ,当时腹泻呕吐、发热、抽搐 1次 ,间隔 4d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 ,无发热、抽搐、继之嗜睡 ,2 2例瞳孔反应迟钝 ,球结膜水肿 ,上肢肌力Ⅲ级 ,下肢肌力 0级 ,于次日出现口渴明显 ,频繁喝水 ,饮水量约 30 0…  相似文献   
85.
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1999年我院收治的 10 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 ,探讨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 :本组 10 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的诊断标准 [1 ] ,并经头颅CT证实。将病例分为 3组进行比较 :1糖尿病组 2 6例 ,在脑梗死前均按 WHO标准 [2 ]确诊为 2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 6 .1mm ol/L,餐后 2 h血糖≥ 11.1m mol/L) ,男 11例 ,女 15例 ,年龄 42~ 80岁 ,平均 6 2 .4岁。糖尿病史 1~ 2 0年。高血压病 14例(5 3.85 % ) ,冠心病 7例 (2 6 …  相似文献   
86.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性,出生45天.因咳嗽、发热于1998年5月19日入院.5天前无明显诱因单声咳嗽,无痰,无声嘶及喘憋.2天前,患儿渐起发热,呈间歇性,体温  相似文献   
87.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患者合并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1例颅脑损伤合并出现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的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6例病人纠正了高渗状态,其中恢复正常生活,酮症性昏迷是降低死亡率病死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88.
黎敏 《华夏医学》2001,14(4):451-452
为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危重病新生儿的影响 ,笔者对住我院 NICU的 6 6例危重病新生儿进行血糖测定 ,其中 2 3例呈高血糖状态 ,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于 2 0 0 0年 1~ 10月共收治各种危重病新生儿 6 6例 ,测出高血糖患儿 2 3例 ,其中男 18例 ,女 5例 ;足月儿 19例 ,早产儿 4例。入院年龄 0~ 6 d,体重 1.2 5~ 3.7kg,出生时有窒息者 13例 (重度窒息 9例 ,轻度窒息 4例 ) ;原发疾病中败血症 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 8例、重症肺炎 5例、颅内出血 1例、肺透明膜病 3例、核黄疸 1例。 2 3例高血糖患儿中 ,单器官功能不全 …  相似文献   
89.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患者合并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1例颅脑损伤合并出现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的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6例病人纠正了高渗状态,其中恢复正常生活、工作2例,生活自理3例,长期昏迷1例.死于高渗生休克5例.结论注意防止颅脑损伤所致的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是降低死亡率和病死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90.
心脏性猝死又叫做心源性猝死,由于其起病急骤、病死率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我国心脏性猝死的现状尤为严峻,就预防而言,吸烟、高血压、肥胖、高血糖、高脂血症等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远未得到控制;同时,庞大的人口基数及地域广阔使得相关高风险人群的教育及管理不理想,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植入数量与世界水平还有非常大差距。在我国,心肺复苏的普及和培训远远不够,不仅公众体外自动除颤器(AED)覆盖率不高,实际使用率也很低。这些都有力地警示我们,我国心脏性猝死的防治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