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52篇
  免费   3060篇
  国内免费   1700篇
耳鼻咽喉   209篇
儿科学   1241篇
妇产科学   422篇
基础医学   2303篇
口腔科学   265篇
临床医学   9035篇
内科学   8834篇
皮肤病学   221篇
神经病学   868篇
特种医学   28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6篇
外科学   2503篇
综合类   20151篇
预防医学   8108篇
眼科学   1105篇
药学   9970篇
  99篇
中国医学   4720篇
肿瘤学   1322篇
  2024年   392篇
  2023年   1445篇
  2022年   1248篇
  2021年   1649篇
  2020年   1614篇
  2019年   1602篇
  2018年   837篇
  2017年   1420篇
  2016年   1552篇
  2015年   1895篇
  2014年   3198篇
  2013年   3260篇
  2012年   4190篇
  2011年   4359篇
  2010年   4086篇
  2009年   4149篇
  2008年   4869篇
  2007年   4385篇
  2006年   4008篇
  2005年   4135篇
  2004年   3081篇
  2003年   2762篇
  2002年   2135篇
  2001年   2043篇
  2000年   1579篇
  1999年   1319篇
  1998年   1140篇
  1997年   1024篇
  1996年   1004篇
  1995年   851篇
  1994年   704篇
  1993年   507篇
  1992年   412篇
  1991年   439篇
  1990年   306篇
  1989年   330篇
  1988年   123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研究表明,2/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开始透析治疗5年内死亡,在美国血透患者年死亡率高达24%,其中约一半死于心血管疾病。虽然传统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高体重指数等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中普遍存在,但最近许多研究提示,ESRD患者超乎寻常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并不完全与传统的危险因子相关。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ESR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一般人群相比有很多不同,主要表现为高体重指数、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血清肌酐浓度升高的患者反而具有更好的生存优势,有学者将ESRD患者这种特殊表现称为“逆流行病学”(reverse epidemiology)现象。  相似文献   
82.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Graves''''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Graves’病(又称弥漫性甲状腺肿)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能量多普勒超声观察40例Graves’病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双侧甲状腺组织的血液供应及分布情况;用脉冲多普勒测量颈总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PS),甲状腺上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PS)及阻力指数(RI),测量甲状腺上动脉的内径。结果:Graves’病组甲状腺实质内的血供极为丰富,血流分级以Ⅲ级为主,呈“火海征”,Graves’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5。Graves’病组颈总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为(162.1±31.5)cm/s,正常对照组颈总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为(98.2±20.9)cm/s,Graves’病组甲状腺上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108.7±35.6)cm/s,正常对照组甲状腺上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42.1±15.1)cm/s,以上各参数Graves’病组甲状腺上动脉的阻力指数为0.55±0.11,正常对照组甲状腺上动脉的阻力指数为0.73±0.19。Graves’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Graves’病组甲状腺上动脉的内径为3.34±1.16mm,正常对照组甲状腺上动脉的内径为1.62±1.24mm。Graves’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Graves’病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高转换型肾性骨病中骨保护素及其配体 (OPG,RANKL)的表达,并与骨形态计量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方法 选择10例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和3例正常人进行髂骨活检术,获得骨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OPG和RANKL蛋白质的表达。采用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 10例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经骨病理学检查证实均为高转换型骨病,以破骨细胞活化形成骨吸收陷窝伴或不伴骨矿化不全为特点。免疫组化显示尿毒症患者骨组织中以RANKL阳性表达为主。与正常对照相比,RANKL阳性表达细胞数目显著增加,OPG阳性表达细胞数目显著减少。尿毒症患者RANKL的阳性表达细胞数目与骨吸收面积和破骨细胞数目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高转换型肾性骨病中,PTH的溶骨作用可能是通过OPG/RANKL/RANK系统介导的。  相似文献   
84.
女性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属中医带下病范畴,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妇科病之一,且近些年有上升的趋势。据文献报导[1],解脲支原体(uu)是夫妇高检出率的第三种,分别达77·7%(男)和89·9%(女)。细菌、原虫为第一、二位。uu是引起女性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和导  相似文献   
85.
曲安奈德作为合成的长效皮质类固醇具有强力持久的抗炎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葡萄膜炎、黄斑水肿等多种疾病,但可能会导致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或高眼压,需引起重视。现将我科收治的4例6眼因球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致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病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4例6眼,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16~40岁。1例2眼因葡萄膜炎全身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停药后多次复发;2例3眼葡萄膜炎患者合并有2型糖尿病不宜全身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1例同时有中度近视,另有1例有高度近视;1例1眼外伤致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行玻璃体、晶状体切除后行…  相似文献   
86.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纤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对心房纤颤并快速心室率(简称快速型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新发快速型房颤患者,10 min静脉推注胺碘酮150 mg,观察10 min,未转为窦性心律者再次于10 min内推注150 mg,仍未转复者则以0.5~1.0 mg/min静脉滴注24 h,转为窦性心律者则随时终止滴注。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同时比较老年组(18例)和非老年组(16例)有何不同。结果:34例患者在24 h内均转为窦性心律。两组患者用药后30 min,1 h,6 h,24 h心室率分别为(96.00±8.39)次/min与(98.00±8.35)次/min,(88.13±9.98)次/min与(86.47±8.68)次/min,(84.88±10.19)次/min与(82.88±8.25)次/min,(74.88±9.80)次/min与(78.88±7.80)次/min,较用药前的(138.58±9.15)次/min与(130.36±8.26)次/min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用药前、后无显著差异。无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未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房颤安全有效,老年人用药剂量不减。  相似文献   
87.
儿童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小儿内分泌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居第3位。仅次于肥胖和甲状腺功能减低。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儿童,但以学龄期为多,尤以青春期女性多见。主要病因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医源性甲亢及碘甲亢等。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起始部血管成形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术前行全脑血管造影与超声检查,狭窄部位支架置入、球囊扩张,比较术前、术后狭窄程度的改善,术后随访1~34个月。结果 术后狭窄程度明显改善,围手术期无并发症。随访期内无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发生.但有脑出血的发生。结论 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是值得选择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治疗方法之一;多个部位支架置入是安全的;支架的选择、手术的技巧以及严格的适应证掌握是影响手术的重要因素,特别要警惕预防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注意患者的心理评价与治疗。  相似文献   
89.
心房纤颤(房颤)为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药物转复安全性大,副作用小,较电复律更适用于基层医院。但快速房颤时单用胺碘酮治疗,心室率控制不理想。为此,我院5年来采用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转复快速房颤取得满意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 0 0 0年7月~2 0 0 5年7月共收治心房  相似文献   
90.
充氧流量与时间对高氧液制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氧疗是治疗集体缺氧的重要方法,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通过给基液充氧,可使输注液体中物理溶解的氧含量增加10倍,使氧分压由21kPa提高到90~100kPa。静脉输入高氧液,可使人体组织缺血缺氧获得改善,是临床氧疗的一种新途径。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充氧的方式为预充式,即在输注前先将基液充氧。为此我们采用不同的充氧流量和时间对基液进行充氧,测定基液的PaO2,以了解充氧效果,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采用西安高氧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GY-1型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一台,医用氧气一瓶,基液为静脉用0·9%氯化钠溶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