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9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17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57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667篇
内科学   467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43篇
综合类   1299篇
预防医学   53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729篇
  10篇
中国医学   438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rshrase)的活力测定.对于肝脏病诊断及病情观察均有一定意义。我们自1992年应用酶促反应动力学的有关理论,以酶联—紫外连续监测法(即速率法)测定丙氨酸转酶得到了满意的效果。该法具有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是目前较理想的测定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2.
目的:调查新生五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及肝功能的结果,达到控制乙肝传染的目的。方法:选用四届入学新生1462份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咐法(ELISA)检测五项HBVM,应用改良赖氏法,检测了肝功能。结果:HBVM阳性组合例数709例,占48.50%,乙肝病毒抗原(HBsAg)阳性者149例,占10.88%。乙肝病毒抗体(HBsAb)阳性占302例,占20.66%。丙氨酸转氨酶(GPT)异常者53例,占3.63%。结论: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数及HsAg携带者较多,对结果异常者应采取积极治疗和适当管理。HBsAb阳性率逐年增高,结果提示,注射乙肝疫苗是防止乙肝传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3.
用10只犬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休克前、休克30min及回输血后30min时,血浆中心肌相关酶—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GOT)、α-羟丁酸脱氢酶(HBD)活性值的变化。结果发现:失血性休克30min时,CK、GOT较休克前显著下降(P<0.05,P<0.01);HBD值也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30min时,CK、GOT、HBD值回升,与休克30min时比显著升高(P<0.05),与休克前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提示:失血性休克早期心肌细胞可能存在有一种保护性反应,心肌细胞没有发生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74.
维甲酸对人体肝癌细胞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细胞分化诱导剂全反式维甲酸对人体肝癌细胞几种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 10μmol/L全反式维甲酸处理 BEL-7402人肝癌细胞,观察细胞碱性磷酸酶(ALP)、酪氨酸-α-酮成二酸转氨酶(TAT)和γ-谷氨酸转肽酶(γ-GT)活性以及甲胎蛋白(AF P)分泌量。结果:10μmol/L全反式维甲酸使反映肝细胞恶变的指标 AFP分泌量和 γ-GT比活力明显下降( P< 0.05或<0.01),ALP比活力和反映肝细胞分化的TAT比活力则明显升高(P<0.01或<0.05)。这些酶学指标与AFP分泌量的变化有助于综合反映肝癌细胞的再分化。  相似文献   
75.
<正>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肺部出现侵润病灶,并且一部分医务人员因接触该病患者后发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常伴有低氧血症,同时试验室发现肝转氨酶异常。目前有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低氧血症与肝转氨酶异常的关系国内外报道少。本文将临床观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低氧血症与肝转氨酶异常的关系报道如下。资料方法观察对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断标准严格按照2003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断标准》。我院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收治定点医院,所有病人都符合此标准。  相似文献   
76.
目的 了解重型乙型肝炎时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复制状况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聚合酶链反应测定 172例乙型肝炎病人的HBV复制指标。结果 慢性重型肝炎病人的HBeAg和 /或HBVDNA阳性率明显低于非重型慢性肝炎 (P <0 0 1) ;HBV复制状态与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BV复制活跃不一定是重型肝炎发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77.
有关脑脊液 (CSF)中酶类检测的报道甚少。 CSF中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乳酸脱氨酶 (L D)、肌酸激酶 (CK)对一些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但是对常规以外的 CSF生化往往不很清楚 ,查找 CSF生化参考值是困难的 [1] 。我们结合了临床诊断及检测结果 ,对总蛋白 (TP) <4 5 0 mg/ L的 6 0份 CSF统计分析 ,对2 0 4例 CSF标本进行了 AST、LD、CK、总蛋白 (TP)的测定 ,提出了 CSF中这 3种酶活性新的鉴别界线 ,探讨了在脑部伤病中 3种酶活性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CSF常规及其它生化检验正常的 6 0份 ,TP…  相似文献   
78.
董卫国 《养生月刊》2003,24(11):490-493
病毒性肝炎至少有7种,除1990年前已被世界公认的5种(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肝炎外,近年来又发现了己型和庚型肝炎。据最新资料介绍,2000年在我国35种法定报告传染病总例数中,病毒性肝炎占了1/3  相似文献   
79.
80.
肝心康胶囊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肝心康胶囊(GXK)对小鼠3种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对乙酰氨基酚(APAP)、D-氨基半乳糖 脂多糖(D-GalN LPS)致小鼠肝损伤的3种模型,测定用药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结果GXK能明显降低CCl4,APAP,D-GalN LPS引起的肝损伤后小鼠血清中升高的ALT水平。结论GXK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