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41篇
  免费   2456篇
  国内免费   878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552篇
妇产科学   148篇
基础医学   1023篇
口腔科学   329篇
临床医学   7710篇
内科学   4096篇
皮肤病学   1648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7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772篇
综合类   11963篇
预防医学   9056篇
眼科学   132篇
药学   8260篇
  57篇
中国医学   3059篇
肿瘤学   241篇
  2024年   319篇
  2023年   1173篇
  2022年   1053篇
  2021年   1308篇
  2020年   1241篇
  2019年   1360篇
  2018年   735篇
  2017年   1129篇
  2016年   1318篇
  2015年   1488篇
  2014年   2354篇
  2013年   2241篇
  2012年   2848篇
  2011年   3010篇
  2010年   2659篇
  2009年   2508篇
  2008年   2932篇
  2007年   2651篇
  2006年   2358篇
  2005年   2499篇
  2004年   2011篇
  2003年   1691篇
  2002年   1417篇
  2001年   1341篇
  2000年   924篇
  1999年   748篇
  1998年   683篇
  1997年   632篇
  1996年   612篇
  1995年   515篇
  1994年   435篇
  1993年   306篇
  1992年   338篇
  1991年   326篇
  1990年   309篇
  1989年   318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方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2月湖北省英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中药灌肠方联合双歧杆菌活菌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儿总胆红素水平、心肌酶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并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PCT、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CK、CK-MB、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s M,Ig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s G,Ig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患儿的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IgG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方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心肌酶及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CGMCC No.8730冠突散囊菌标准化发酵的金花黑茶对大鼠体重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1)蛋黄乳剂模型: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和阴性对照组每日灌胃蒸馏水、其他组每日灌胃低中高(100、500、2500 mg/kg 3个剂量金花黑茶提取物。11 d后禁食并腹腔注射蛋黄乳剂,第12 d采血测血脂,实验期间定期记录体重。(2)高脂饲料模型: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饲喂普通饲料,其他组饲喂60 kcal%高脂饲料,空白和阴性对照组每日灌胃蒸馏水、其他组每日灌胃低中高(75、250、750 mg/kg3个剂量金花黑茶提取物。定期记录体重、摄食量和能量摄入,第1、9周末禁食采血测血脂,第9周末取肾周及附睾周脂肪垫,计算体脂比。结果 (1)灌胃12 d后,2500 mg/kg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蛋黄乳剂模型组(P0.01)。(2)灌胃9周后,250、750 mg/kg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高脂饲料模型组,且摄食量、体脂比均降低(P0.01)。结论 CGMCC No.8730冠突散囊菌标准化发酵的金花黑茶提取物对SD大鼠有控制体重、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无创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与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治疗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感染病原菌与危险因素。方法将2014年11月-2017年12月因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疾病于医院进行治疗的13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行组间对比研究,其中对照组主要采用鼻导管吸氧治疗;试验组采用无创CPAP与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VAP感染情况的差异,并分析影响VAP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结果试验组患儿疗效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后,两组PaO2、SaO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aCO2则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改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危重病例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原发肺部疾病、头部位置、胃内容物吸入、鼻饲、受体拮抗剂使用、丙种球蛋白使用为VAP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VAP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0株。结论临床中针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采用无创CPAP与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多项临床症状,疗效显著。而针对VAP危险因素分析可为后续治疗、预防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在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中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收集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阳光融和医院进行诊治的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补液治疗及蒙脱石散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口服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补液治疗及蒙脱石散和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腹泻改善情况,并分析对免疫功能(IgG、IgA、CD4^+/CD8^+水平)及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结果在治疗72 h后,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6%,高于对照组的74.60%(P=0.009);且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gG、IgA、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有升高(P<0.05),且试验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患儿肠道菌群进行分析,在治疗1周后,试验组患儿肠道菌群失调程度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的肠道菌群正常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对于辅助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患儿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减轻患儿腹泻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高磊  关明杰  侯雪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9):1377-1379
了解影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发生的多巴胺羟化酶(DβH)基因特定位点多态性及相关环境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为综合干预ADHD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包头市市区及郊区各1所小学,对全体在校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筛查并诊断出ADHD儿童104名,选取同校其他同性别年龄相差<2岁的相互间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儿童104名为对照,分析环境影响因素、DβH基因特定位点多态性及二者之间交互作用与ADHD的关系.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级(OR=0.622)和家庭知识性(OR=0.747)是ADHD发生的保护因素,而父亲惩罚、严厉(OR=1.138)和父亲偏爱被试(OR=1.140)是危险因素,DβH5'侧翼区-1021C/T-CC基因型是ADHD发生的危险因素(OR=2.040)(P值均<0.05).基因多态性检测显示,ADHD组与对照组DβH5'侧翼区-1021C/T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97,P=0.130),两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9,P=0.780).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显示,父亲惩罚、严厉与DβH5'侧翼区-1021C/T-CC基因型发生存在负向交互作用(r=0.357,OReg=1.047,P=0.027),父亲偏爱被试与DβH5'侧翼区-1021C/T-CC基因型发生存在负向交互作用(r=0.557,OReg=1.076,P=0.035).结论 特定位点基因型与特定环境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可能影响AD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成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强烈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肠炎(N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4至2013年接受化疗的180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记录患者血常规、凝血检测和血液生化检测结果,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既往化疗次数、既往化疗方案中是否使用阿糖胞苷、临床症状、肠壁厚度、中性粒细胞最低计数、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NE的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探讨NE起病诱因、临床特征、腹部B超特点、症状的预后意义及化疗药物对发病的影响等。结果1804例患者中226例(12.5%)化疗后合并NE,化疗后10~19d起病,中位起病时间为化疗后第14天。发生NE后2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11.5%。化疗药物包括阿糖胞苷、临床症状≥4项、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超过7d以及B超下肠壁厚度≥10mm的患者病死率相对较高。结论NE是接受强烈化疗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严重的并发症,发生NE后患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于小儿肠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肠炎患者64例,男女比例为36:28,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方法基础上,再给予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依从性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对比两组的疗效,可以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将两组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肠炎患者治疗中,利用个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升治疗依从性,并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对于小儿肠炎的治疗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肠炎(Idiopathic mesenterie phlebosclerotic,IMP)是一种罕见的缺血性肠炎,其原因为肠系膜静脉硬化导致肠系膜供血不足,而非肠系膜静脉血栓、炎性狭窄或肠系膜静脉闭塞所致[1,2]。其影像学特征是肠系膜小静脉血管及其分支钙化,无脉管炎及门静脉高压征象。临床多为慢性病程,常表现为持续性腹痛,可有恶心、腹泻、便血和便秘等大便习惯改变。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此常常导致延误诊断。本文将对1例误诊为肠梗阻的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肠炎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