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6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63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13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233篇
内科学   324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73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31篇
综合类   655篇
预防医学   157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371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为什么有的人刚过不惑之年即已老态龙钟,而有的人年逾古稀仍精神矍铄?其中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与饮食无疑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人之所以会衰老是因为体内核酸不足,导致细胞内的染色体发生变性,而核酸可以从食物中获取和补充。假如能不断地补充核酸,就可以延缓人的衰老。  相似文献   
32.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是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一种具有蛋白修饰和核苷酸聚合作用的聚合酶,在多种有害因素造成细胞DNA断裂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氨基苯甲酰胺(3-aminobenzamide,3-AB)是一种PARP特异性抑制剂,有报道证实,通过3-AB对PARP的抑制作用可以改变细胞对辐射引起的双链断裂的修复,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改变,而细胞对于电离辐射的敏感性也可由于PARP的活性而被改变。  相似文献   
33.
实体肿瘤淋巴结微转移是影响愈后的重要因素,Prox-1是胚胎发育中最早出现的淋巴标志,在淋巴囊、淋巴管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是血管淋巴表型的关键基因程序,在成人机体组织中持续表达。近年来,国内外逐步开展了Prox-1与实体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张丽 《放射学实践》2007,22(9):974-974
目的:探讨小容积动物线圈3.0T临床磁共振扫描仪体外示踪磁标记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用GFP转染法将含有不同剂量铁(56ug/ml和560ug/m1)的超顺磁氧化铁(SPIO)标记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内铁的含量利用原子吸收谱来测量。磁共振扫描和显微镜可以观察培养试管中的磁标记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核心蛋白(HCvC蛋白)致癌作用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STPs)。方法 将构建成功的HCVC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HCV-C,分别与环AMP反应分子(CRE)、血清反应因子(SRF)、血清反应分子(SRE)、活化蛋白—1(AP—1)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重组表达质粒共转染肝门部胆管瘸细胞株(QBC939),通过检测转染后细胞内荧光素酶活性确定与HCVC蛋白作用的信号转导分子。结果 HCVC蛋白通过NF—κB介导的STPs,使荧光素酶比活性较正常对照增高7倍;而HCVC蛋白并不能激活QBC939细胞中与pAP—1、pCRE、pSRF和pSRE相关信号转导途径。随着pcDNAHCV—C转染量的增多,NF—κB被活化的程度也升高,两者呈剂量依存关系。结论 HCvC蛋白活化肝门部胆管癌细胞中NF—κB介导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36.
观察了离体成年大鼠心室肌肌质网、线粒体Ca^2+-ATP酶活性和钙含量及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在不同温度热暴露40min后的变化。结果表明:热暴露后,心肌匀浆、肌质网及线粒体中的Ca^2+-ATP酶活力有所下降,心肌肌质网及线粒体中的钙含量亦有降低趋势,心肌显著升高。提示:热暴露后心肌细胞钙超载是导致机体心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7.
不同用途的心室肌细胞的分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建立适合于不同用途的心室肌细胞的酶解分离方法。方法 :恒流 Langendorff灌流 ,I型胶原酶酶解分离 ,应用膜片箝技术记录离子电流、双波长显微荧光光度术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及视频跟踪系统测定心肌单细胞收缩。结果 :采用不同分离技术参数获得的心肌细胞能满足上述三种实验条件下的要求。酶解分离的单个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为 (- 74 .0 6± 4 .5 4 ) m V,记录到心室肌细胞典型的钾、钠、钙离子电流和稳定的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比值 ,心室肌单细胞收缩特性稳定。结论 :通过调整分离技术参数获得的心室肌细胞性能稳定 ,具有正常的电 -机械生理特性和耐钙性。  相似文献   
38.
39.
肝癌细胞内表达抗肝癌单链抗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利军  刘彦仿 《医学争鸣》1998,19(5):516-516
0引言细胞内抗体(intrabody)技术是近几年来完善的一种新的基因治疗策略[1]。细胞内抗体具有结合、灭活肿瘤细胞癌蛋白、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2]。未见有关在肝癌细胞内表达抗肝癌单链抗体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在肝癌细胞内表达抗肝癌单链抗体,观察单链抗体在肝癌细胞内表达对肝癌细胞的影响。1方法抗人肝癌单链抗体基因由本室制备。该基因长700加,由重链可变区基因和轻链可变区基因I-inker(Gly4Ser)。连结组成,重链5’端含有EcoRI酶切位点和A”l’G启始码,删除了轻链可变区分端57个碱基,轻链3’端含有一个Sail酶切位点。将含有…  相似文献   
40.
利用人T淋巴母细胞(Jurkat)细胞系作为研究对象。企图探探索细胞外基质成份及肌醇磷脂细胞信息传递系统与细胞移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细胞被伏波醇酯(PMA)处理过后,其粘连性与移动件对纤维连结蛋白(FN)底物的反应在已是高水平的基础上有更进一步提高的作用。与FN刊相反的是,未经PMA处理处的Jurkat细胞对层粘连蛋白(Lm)底物却无明显的粘连性及移动性增加的反应,尽管在PMA处理过4小时内亦无任何的增强。但是,当PMA作用于细胞24一48小时后则明显池增加其Lm底物的粘连性及移动性反应,表明了其明显的协同作用。分别用抗FN、抗Lm及蛋白激酶C抑制剂Staurosprine(SP)时均起到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可见,协同作用的产生是通过蛋白激酶C激活后的-段时间内,使细胞表面Lm受体密度增加而对底物Lm反应增强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