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45篇
  免费   1095篇
  国内免费   686篇
耳鼻咽喉   66篇
儿科学   198篇
妇产科学   130篇
基础医学   1101篇
口腔科学   129篇
临床医学   2074篇
内科学   1982篇
皮肤病学   428篇
神经病学   371篇
特种医学   10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588篇
综合类   4726篇
预防医学   981篇
眼科学   81篇
药学   2061篇
  37篇
中国医学   1311篇
肿瘤学   781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425篇
  2022年   419篇
  2021年   514篇
  2020年   549篇
  2019年   600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559篇
  2016年   567篇
  2015年   649篇
  2014年   979篇
  2013年   933篇
  2012年   1144篇
  2011年   1227篇
  2010年   1114篇
  2009年   996篇
  2008年   970篇
  2007年   894篇
  2006年   888篇
  2005年   1040篇
  2004年   713篇
  2003年   593篇
  2002年   513篇
  2001年   443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研究五倍子提取物对牙龈卟啉菌内毒素介导白介素—lβ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人外周血分离培养单核细胞,25μg/mL牙龈卟啉菌内毒素作为刺激因子,观察6.25、12.5、25、50、100μg/mL五种质量浓度的五倍子提取物对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白介素—lβ活性的影响,以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白介素—lβ的水平。结果:五倍子提取物可显著抑制牙龈卟啉菌内毒素介导单核细胞分泌白介素—lβ的活性,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结论:五倍子提取物抑制牙龈卟啉菌内毒素介导的白介素—lβ的活性,揭示五倍子提取物抗炎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82.
破骨细胞起源于骨髓的多潜能干细胞,破骨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决定了关节破坏与骨丢失的严重程度,而炎症本身并不介导关节破坏和骨丢失。炎症性关节的滑膜成纤维细胞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IL-1)。这些炎症因子不仅诱发炎症反应,而且通过促进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子配体,间接或直接增加破骨细胞的生成,并促进其功能,从而将炎症反应与局部骨丢失及损坏联系在一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TNF-α、IL-1及破骨细胞靶疗法在破骨细胞介导的炎症性骨丢失过程中的研究进展。TNF-α通过促进外周血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的分化直接影响关节局部成熟破骨细胞的最终数目,而IL-1主要通过延长成骨细胞的寿命及调控破骨细胞骨架的重组来增加其骨吸收能力。抑制破骨细胞生长及功能的破骨细胞靶疗法在治疗炎症性骨丢失和关节损伤等方面日益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3.
用短波紫外线照射患儿腰背部皮肤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提示紫外线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患儿发热。咳嗽及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P<0.01)。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治疗组患儿血液内中性粗细胞吞噬功能显著提高(P<0.05)。同时测定治疗组患儿血中IL-2低于对照组(P<0.05),并对上述结果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4.
VE缺乏组、1/3需要量组、需要量组、3倍需要量组、20倍需要量组的初断奶小鼠喂养8周后观察T淋巴细胞转化及M中诱导IL-1反应。结果表明,VE增强半合适、合适剂量ConA诱导的胸腺、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且半合适剂量诱导的反应高于合适剂量,VE增强合适剂量PHA诱导的脾T细胞反应,但不影响其诱导胸腺T细胞反应。VE还提高MΦ诱导IL-1生成。上述实验以缺乏组反应最弱,3倍量组反应最强,而20倍量组反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5.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是一种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关于DCs抗原提呈如何活化T细胞,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应用小鼠脾脏分离到的树突状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MΦ),在LPS的刺激下,观察了DCs和MΦ产生IL-1、TNF的能力,结果表明MΦ可以产生IL-1、TNF,而DCs可产生低浓度IL-1,但不产生TNF;DCs和T细胞共育的上清,观察到在低浓度的IL-2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明显地促进CTLL-2细胞的增殖活性,提出了DCs对T细胞的活化可能是DCs产生低浓度IL-1触发T细胞,DC-T细胞聚集可以产生白细胞介素2增强因子(IL-2EF),增强T细胞对IL-2的反应性进而活化T细胞,据此提出了DCs活化T细胞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6.
87.
青春期妇科病人,是妇科病人中的特殊群体,她们有着与成年妇科病人不同的心理特点。由于她们的心理错综复杂、变化快。如果不加以了解和正确引导,治疗效果就会受到影响。2005年1—12月。我院妇科共收治病人1456例,其中9-18岁的18例.通过我科护理人员给予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其心理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8.
《健康问答》2006,(7):28-29
打开房门,木门之后的竟是18世纪的贵族寝宫!木质的内饰及细处的雕花,开满了花的床单覆在双人床上,而房间四角上插着的玫瑰与之心照不宣,列车里的大号衣橱非常体贴像我这样的女人,将大衣箱照单全收。[编者按]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顺铂(DDP)或(及)白介素2(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2例恶性肿瘤合并胸腔积液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A组(顺铂组),B组(白介素组),C组(顺铂加白介素组)。每组24例,采用PICC管(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8~48 h内胸液引流近乎消失后分别注入顺铂(DDP)30~40 mg,或(及)白介素2(IL-2)200~300万U。每周2次。用药后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B、C组有效率分别为54.2%、79.2%、83.3%。但白介素组副作用除发热(应用消炎痛后可缓解)外,胸痛、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均无明显低于其他2组。结论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的疗效和较少的副作用,且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0.
外阴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检测与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患外阴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HPV)6型和11型的感染情况及PCR方法对尖锐湿疣诊断与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CR方法测定160例尖锐湿疣患病题组织或分泌物中HPV6/11型及HPVl6/18型的感染率。结果 HPV6/11型感染率为95%(152/160),HPVl6/18型感染率为5%(8/160),HPV6/11型 HPVl6/18型混合感染率为1.3%(2/160)。结论 外阴尖锐湿疣患以HPV6型和11型感染为主。PCR方法是一种比较适合临床HPV检测与分型的极为敏感和特异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