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20篇
  免费   2408篇
  国内免费   468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161篇
基础医学   990篇
口腔科学   156篇
临床医学   10094篇
内科学   1360篇
皮肤病学   197篇
神经病学   273篇
特种医学   11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109篇
综合类   22115篇
预防医学   31769篇
眼科学   66篇
药学   12366篇
  94篇
中国医学   3602篇
肿瘤学   175篇
  2024年   410篇
  2023年   1325篇
  2022年   1200篇
  2021年   1533篇
  2020年   1715篇
  2019年   1296篇
  2018年   717篇
  2017年   1265篇
  2016年   1583篇
  2015年   2202篇
  2014年   4862篇
  2013年   5127篇
  2012年   7134篇
  2011年   6840篇
  2010年   5892篇
  2009年   5886篇
  2008年   6405篇
  2007年   5564篇
  2006年   5160篇
  2005年   5164篇
  2004年   3808篇
  2003年   2813篇
  2002年   1970篇
  2001年   1558篇
  2000年   1242篇
  1999年   892篇
  1998年   590篇
  1997年   459篇
  1996年   376篇
  1995年   301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991.
目的建立中医综合医院住院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对之进行评价,以明确优势与短板并针对性改进。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利用改良TOPSIS法对北京市13家中医综合医院进行排名。结果综合排名前3的分别是E、B、D 三家中医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最强的为M医院,服务效率、医疗安全和数据质量最好的均为D医院,运营效益最优的为F医院,中医特色最强的为E医院。结论建立的指标体系能够对中医综合医院住院医疗服务进行客观评价,有利于医院持续改进,从而全面提高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调查外籍患者多元文化服务需求,构建就医服务体系,探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外籍患者多元文化服务需求问卷”,对某院2020年1月-6月372例外籍就诊患者进行调查,识别其多元文化服务需求,建立就医服务体系。结果外籍患者对语言交流的需求度最高(98.39%),对医院环境的需求度最低(65.59%)。应用基于多元文化需求的就医服务体系后,外籍患者在语言交流、专业知识、隐私保护、饮食习惯、就诊流程、社交礼仪、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和医院环境等方面的满意度均得以提高(P<0.05)。结论多元文化服务需求调查在外籍患者就医服务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外籍患者就医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3.
发展康复护理服务是构建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文献检索,对英国、美国、德国等典型国家康复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总结,认为我国康复护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水平等方面与其他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我国“十四五”时期康复护理发展目标,提出加强康复护理学科建设;建设专业康复护理队伍;构建康复护理服务体系;加强康复护理信息化建设;加强全民健康素养教育等措施,以助推康复护理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994.
探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以亚定点医院为代表的医疗管理模式。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1亚定点医院的实际运行情况出发,对其医疗供需、收治标准、运行效果、存在问题等逐一分析,结合本医疗队的经验,提出新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思路。亚定点医院为普通型和有基础疾病的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缓解了定点医院的运行压力,但也暴露出人员配置、信息化支撑、院感防控等方面的问题。采取“两级缓冲、双向转诊”的工作模式和“三个快、三个准、三个稳、三个全”的管理方案,可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适宜的医疗服务,缓解定点医院运行压力。  相似文献   
995.
护理学科高质量发展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介绍了陕西省人民医院以符合时代要求的护理管理、患者体验、人才队伍、学科建设、效率提升、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的临床护理高质量发展“六新”模式,对实施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并从信息化建设角度思考如何进一步推进临床护理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临床护理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在全面推进“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的背景下,探索科技期刊提升学术服务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提升卓越期刊的学术服务能力,使其为科技创新及学术交流提供多元化的支撑。【方法】 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为例,采用方法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对提升学术服务能力的方法进行深入挖掘并积极开展实践。【结果】 根据不同的期刊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实施新举措,使得期刊学术服务的深度及广度不断延伸,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结论】 培养卓越的学术服务能力是“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资助期刊建设的重要内容。采用有效的方法可以使期刊学术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所提出的方法及办刊实践可为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索医学期刊的知识服务实践,为医学期刊的科学传播创新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华医学杂志》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借助继续医学教育、微信平台、重要文章发布会、数据库,以及优先出版、按需出版、开放阅读等方式,《中华医学杂志》打造多元化场景的知识服务、联结传播渠道,从而使得科学共同体和公众读者获得较好的知识服务体验。【结论】 医学期刊的知识服务实践应以科学传播为宗旨,在实现增值服务的同时,推进科学知识在科学共同体和普通读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998.
刘刚军    马丽    乔慧   《现代预防医学》2022,(24):4442-4445
目的 这项研究在于掌握宁夏农村地区学龄儿童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动态变化,为政府部门了解学龄儿童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提供数据支撑,为学龄儿童健康促进方案的科学发展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利用“农村居民家庭卫生健康询问调查”2009年开始的基准数据,以及2011、2012、2015和2019年随访调查数据,最终选取年龄为7~12岁并且调查时在家常住(指在家居住时间≥0.5年)的学龄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χ2检验对不同收入水平组间的率进行比较,使用集中指数(concentration index,CI)衡量不同收入水平群体间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变化。结果 两周就诊情况经趋势χ2检验显示不同调查年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6.189,P = 0.004);χ2检验显示,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在2011年(χ2 = 13.416,P = 0.028)、2012年(χ2 = 22.489,P = 0.009)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其他四年CI均为正值,只有2011年CI为负值,但是比较五次调查CI的绝对值,可以发现其保持下降。两周患病未就诊情况经趋势χ2检验显示不同调查年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905,P = 0.027)。CI值均为负值,并且绝对值表现为下降态势,不公平程度正在减弱。住院情况经趋势χ2检验显示不同调查年份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 = 0.047,P = 0.829)。CI值均为正值,说明卫生服务利用偏向于高收入人群,绝对值整体上是下降的,表现为齿状波动样。结论 在农村学龄儿童中,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较低,五次调查发现不公平程度正在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究高校涉老专业学生养老服务从业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养老服务人才供给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通过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高校涉老专业学生养老服务从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纳入有效样本711份,72.86%的高校涉老专业学生愿意从事养老服务行业,主成分分析和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户籍属性、家庭经济状况、照顾老人经历、与祖辈关系程度、薪酬待遇、工作特征和行业环境是高校涉老专业学生养老服务从业意愿选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举国家之力改善养老服务行业薪酬待遇与行业环境、合理设置岗位职责,降低工作风险、强度和压力,应成为提升涉老专业学生从业意愿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分析中国不同地区中老年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2018年CHARLS第四次调查,将中国28个省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地区,依据安德森模型对19 136例中老年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采用二分类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探讨。结果 我国中老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44.7%,其中,西部地区慢性病患病率最高(47.3%),四周就诊率最高(18.2%); 不同地区中老年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东部地区,女性(男性OR=0.782,95%CI:0.675~0.905)、文化水平较高(OR=1.853,95%CI:1.197~2.869)、丧偶者(OR=1.317,95%CI:1.081~1.605)四周就诊的可能性增加; 在中部地区,参加城镇职工医保(OR=2.094,95%CI:1.123~3.903)或新农合(OR=1.952,95%CI:1.069~3.563)、轻度失能(OR=1.440,95%CI:1.099~1.885)的居民四周就诊的可能性增加; 在西部地区,女性四周就诊的可能性高于男性(OR=0.718,95%CI:0.628~0.821); 三个地区均显示自评健康状况越差、慢性病患者四周就诊的可能性更高(P<0.05)。结论 我国不同地区中老年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自评健康状况和慢性病是三个地区四周就诊率相同的影响因素因此,在配置门诊医疗资源时,应针对不同地区的中老年人群特点进行合理倾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