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56篇
  免费   3979篇
  国内免费   3467篇
耳鼻咽喉   312篇
儿科学   221篇
妇产科学   241篇
基础医学   3300篇
口腔科学   831篇
临床医学   5051篇
内科学   3065篇
皮肤病学   270篇
神经病学   1108篇
特种医学   16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2659篇
综合类   13212篇
预防医学   6312篇
眼科学   490篇
药学   5220篇
  58篇
中国医学   5682篇
肿瘤学   1090篇
  2024年   670篇
  2023年   2087篇
  2022年   1562篇
  2021年   1557篇
  2020年   1429篇
  2019年   1363篇
  2018年   827篇
  2017年   1038篇
  2016年   1278篇
  2015年   1532篇
  2014年   2053篇
  2013年   2049篇
  2012年   2857篇
  2011年   3131篇
  2010年   2742篇
  2009年   2704篇
  2008年   3653篇
  2007年   2726篇
  2006年   2480篇
  2005年   2621篇
  2004年   1870篇
  2003年   1425篇
  2002年   988篇
  2001年   916篇
  2000年   793篇
  1999年   693篇
  1998年   604篇
  1997年   549篇
  1996年   490篇
  1995年   389篇
  1994年   367篇
  1993年   258篇
  1992年   249篇
  1991年   213篇
  1990年   176篇
  1989年   192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增加向肝血流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解决门脉高压症向肝血流减少、肝代谢功能下降及侧支循环压力过高、静脉曲张等问题 ,应用搏动性门脉血泵 ,对丝线栓塞性门脉高压模型犬进行门脉外动力泵血的研究。观察入肝血量、肝代谢变化及侧支压力等一系列指标。方法 :对杂种犬进行门脉左右支丝线栓塞术制备门脉高压动物模型 ;应用高弹力硅胶球囊连接单流向硅胶瓣 T形管 ,制作搏动性门脉血泵 ;应用强磁场磁极片及低频振荡交流线圈体外提供动力。将血泵 T形管安置于门脉主干前壁侧支平面以上 ,测定血泵工作前后的入肝血流量、侧支静脉压力及吲哚氰绿排泄的变化。结果 :模型犬血泵平面以上的门脉压力在泵工作后由 3 0 .3± 4.2cm H2 O升至 49.0± 7.1 cm H2 O;入肝血流量由 2 70± 2 8ml/min升至 3 96± 2 5ml/min;血泵平面以下门脉压由 3 1 .4± 3 .1 cm H2 O降至 1 8.0± 4.3 cm H2 O;脾静脉压由 3 6.2± 4.0 cm H2 O降至 2 0 .5± 3 .4cm H2 O;胃底静脉压由 3 5.3± 3 .3 cm H2 O降至 1 9.3± 4.7cm H2 O;吲哚氰绿排泄率由 0 .0 92± 0 .0 0 9升至 0 .1 51± 0 .0 1 3 ;1 5min滞留率由 1 9.0 3± 8.50降至 9.0 4± 2 .50。结论 :搏动性门脉血泵对增加门脉入肝血流 ,改善肝代谢功能状态及降低侧支压力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建立大鼠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模型。方法 根据Yu Weiming介绍的方法经以简化建立大鼠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模型。阐明手术操作技巧和术前术后处理等因素对肝移植大鼠的成活率的影响。结果 在30例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大鼠中,供肝热缺血时间为1-2min,安装袖套时间约为4min,肝下腔静脉吻合时间为12min,供肝冷缺血时间为30min,1wk存活率为80%(n=30)。结论 成功复制大鼠辅助性肝移植模型。同时,大鼠的质量,术前状态和精细的手术操作及管理是决定大鼠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3.
烹调油烟致大小鼠肺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烹调油烟(cooking oil fumes,COF)的动物致癌性。[方法]采用动式染毒法给Balb/c小鼠(雌雄各半)吸入COF浓度为9.09、20.65、38.85mg/m^3,染毒1次/1~2d,30min/次,共150次,计8个月;SD大鼠(雌雄各半)吸入COF浓度为6、88、15.06、35.33mg/m^3,染毒1次/2d,30min/次,共191次,计12.5个月。分别制备COF慢性中毒动物模型;两实验均设空白对照组,吸入与实验组相同温度的清洁空气。[结果]COF诱发Balb/c小鼠实验组肺癌总发生率为18、95%(29/153),低、中、高浓度组肺癌发生率分别为15.09%、20、00%和22.00%,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但低、中、高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OF诱发SD大鼠肺癌总发生率为9、10%(9/99),低、中、高浓度组肺癌发生率分别为6.45%、8.57%、12.12%,高浓度组肺癌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各性别组间肺癌发生率的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COF可以诱导Balb/c小鼠和SD大鼠肺癌,诱发的肺癌主要为肺腺癌(小鼠28/29,大鼠7/9),余为小细胞肺癌。  相似文献   
64.
产后阴道显性流血常为助产者所重视,而产道的隐性出血即产道血肿易被忽略,影响产妇康复,甚至威胁产妇生命.1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本院8年来经阴道分娩3200例,发生产后血肿16例,发生率为0.5%.其中初产妇14例,经产妇2例.②血肿情况:a.血肿大小,血肿范围最大直径<4 cm者8例,4 cm~6 cm者6例,>6 cm者2例.b.血肿发生时间,在第三产程时被发现者3例,产后2 h被发现者8例,产后2~24 h被发现者3例,产后>24 h被发现者2例.  相似文献   
65.
草分支杆菌疫苗治疗哮喘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草分支杆菌疫苗对哮喘模型小鼠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 18只BALB/c小鼠分为3组 ,每组各 6只 ,其中卵蛋白致敏哮喘组 (OVA组 )和草分支杆菌疫苗治疗组 (Utilin组 )皮下注射卵蛋白致敏制作哮喘模型 ,然后用卵蛋白激发 2次 ;阴性对照组 (NS组 )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NS) ,然后NS激发 2次。Utilin组在激发前后分别给予草分支杆菌疫苗 0 .5 μg腹腔注射 3次 ,其他两组不作干预。 3组分别在第 2次激发后第 1、2、3、4周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测OV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 ,并于激发后第 4周处死小鼠测肺泡灌洗液 (BALF)中的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 (EOS)计数 ,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形态学改变 ,并测定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OVA特异性IFN γ。结果 Utilin组BALF中细胞总数为 (2 9.5 1± 5 .81)× 10 4 /mL、EOS为 (2 .88± 0 .96 )× 10 4 /mL ,明显低于OVA组 [分别为 (4 0 .15± 6 .12 )× 10 4 /mL和 (6 .91± 1.92 )× 10 4 /mL],P <0 .0 5 ;Utilin组肺组织炎症反应较OVA组明显减轻 ;Utilin组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OVA特异性IFN γ的浓度为 (4 6 9± 86 )pg/mL ,明显高于OVA组 (193± 80 ) pg/mL ,P <0 .0 5 ;Utilin组激发后第 3周和第 4周OVA特异性IgE分别为 (0 .2 99± 0 .0 92 )(OD值 ) ,(0 .2 6 7± 0 .0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方法 给小鼠自由饮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7d后,改为蒸馏水自由饮用10d,如此进行4个循环,每天观察症状。在第1个循环和第4个循环后剖杀小鼠,取出整段结肠行实体显微镜观察及切片组织学研究。结果 所观察的症状、实体显微镜像、组织学病理改变均与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类似。结论 此模型制作方法简便,重复性良好,可应用于多种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7.
对温州蜜橘所含的橙皮苷(Hsp),用环糊精合成酶使之附加葡萄糖,形成橙皮苷葡糖苷(Hsp—G),从而使水溶性明显增强。曾报道,经口给予柑橘类黄酮Hsp后,可以减轻胶原诱发关节炎(CIA)的病情。此次,对Hsp—G单独给予以及与Hsp联合给予对CIA发病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8.
要适应发现新型感染药物的迫切需要,须建立可有效筛选庞大数量分子的筛选系统。对高毒性、药代动力学性质差或体内外相关性差的化合物缺乏有效剔除方法的旧筛选方法,已成为限制抗感染药物发现速度的瓶颈。Aussubel等对秀丽隐杆线虫(Caencrhabditis elegans)进行研究后发现,其可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AG1478和内分泌治疗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荷瘤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应用MCF-7乳腺癌细胞建立裸鼠动物模型,当肿瘤体积在100~200 mm3时,按肿瘤体积大小将裸鼠随机分成溶剂对照组、AG1478组、三苯氧胺(TAM)组、AG1478+TAM组,分别给予空白溶剂、AG1478腹腔注射、TAM灌胃、AG1478腹腔注射和TAM灌胃.同时给药6周,动态观察移植瘤生长,用药结束后2d处死裸鼠,取肿瘤称重、计算肿瘤体积(V=长径×短径2×π/6)、抑瘤率([(V对照组-V实验组)/V对照组]×100%).结果 各组裸鼠体重和肿瘤体积在治疗前具有均衡性.用药期间,溶剂对照组肿瘤生长最快,AGl478组次之,TAM组肿瘤生长较缓慢,而AGl478+TAM组肿瘤有缩小趋势.用药结束后,各组的抑瘤率分别为AG1478组30.4%,TAM组62%,AG1478+TAM组84.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G1478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也可以加强三苯氧胺的抑瘤效果,两者有明显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0.
Meetings     
January 12-15, 2009
Hyatt Regency San Francisco, San Frandsco, CA
Mouse Models of Can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