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25篇
皮肤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376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51.
暗娼人群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的利用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暗娼人群对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的利用和需求现状,探讨该人群利用VCT服务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配额抽样方法,按场所分类对目标人群进行按比例抽样,采取统一的匿名问卷调查,用SPSSl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50.12%的暗娼曾经利用过VCT服务,75.54%的人知晓VCT服务信息,72.20%的人认为有必要进行HIV检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知晓VCT服务、医务人员进行过HIV检测动员、担心感染艾滋病是暗娼人群利用VCT服务的促进因素,文化程度较低、不了解当地HIV流行情况是暗娼利用VCT服务的阻碍因素.结论:暗娼人群对VCT服务需求较大,实际利用有待提高.为促进VCT在暗娼中广泛开展,需进一步加强对性服务场所的宣传和干预,增强其利用VCT服务的意识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52.
[目的]总结经验,为进一步开展此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06-2007年,在包头市昆区部分娱乐场所对暗娼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调查210人,干预后调查205人。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干预后高于干预前,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干预后高于干预前(P〈0.01);最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正确使用率,干预前为59.52%,干预后为88.78%(P〈0.01);最近1次与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正确使用率,干预前为52.84%,干预后为61.54%(P〉0.05);生殖器出现异常时愿意去公立医院就医者所占比例,干预前为58.10%,干预后为86.34%(P〈0.01)。[结论]对娱乐场所暗娼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3.
大冶市于2000年9月发现首例艾滋病(AIDS)患者,至2008年底,累计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85人。艾滋病传播途径以有偿供血和受血为主,但随着在低档娱乐场所中发现7名暗娼感染了HIV,随后也发现不少嫖客感染,艾滋病疫情已从有偿供血及受血传播为主,逐步发展为经性途径传播为主,艾滋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新疆某市区艾滋病高感染区性病患者和暗娼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现状,为加强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06年选择艾滋病高危人群大筛查,用整群抽样法对娱乐场所暗娼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对医疗机构检测患有性病患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了解高危人群艾滋病知识及高危行为状况。结果:本次共调查暗娼为650人,平均年龄24.05±5.46岁,初中与高中者占83.8%,未婚者占61.8%。暗娼对10个AIDS相关问题的平均知晓率为86.3%,对AIDS所持正确态度为36.8%。性病患者902人,平均年龄34.94±10.13岁,初中与高中者占81.8%,已婚者占80.7%。性病患者10个AIDS相关问题的平均知晓率为8(1.6%,对AIDS所持正确态度为35.8%。暗娼近3个月发生性关系时有时使用安全套者占46.8%,每次都用者42.1%,37.8%的暗娼自愿做过HIV检测。性病患者近3月发生性关系时有时使用安全套者占30.4%,每次都用者占50.2%,31.7%的性病患者自愿做过HIV检测。结论:虽然对性病患者和暗娼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均已开展,但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效果不明显,在高危人群中推广安全套的使用,提高安全套使用率是干预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对江川县舞厅暗娼性传播疾病病/艾滋病健康促进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对县内32个舞厅的暗娼实施3次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干预措施,以问卷调查进行评价。结果 暗娼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及高危行为改善均有显效果。结论 舞厅暗娼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健康促进项目实施的效果良好,并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56.
暗娼人群生存状况的定性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暗娼人群的生存状况,为实施有效的性病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小组访谈和个人深入访谈相结合,逐步深入的社会学调查方法,在四川和云南省的6个地区分别抽取90名和91名暗娼进行小组访谈,抽取135和156名暗娼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暗娼年龄多在18~30岁之间,以初中化为主,多数未婚,来自外地;暗娼人群社会经济地位普遍较低,最关心和最常谈论的话题是如何挣钱,如何穿着打扮及玩耍等;暗娼之间很少有交流待客经验和交流使用安全套经验及防病知识的情况;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阴道交,很少有人每次性行为都坚持使用安全套,暗娼对性病艾滋病的预防方法还存在错误认识;暗娼中存在吸毒行为,其中多数(4/5)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的行为。结论 在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中,应把化较低的外来打工妹和无业闲杂人员作为干预重点;在向暗娼人群灌输正确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同时,应纠正她们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57.
暗娼、嫖客人群个体特征与STD感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暗娼、嫖客人群个体特征;结合体检及实验室检测,了解该人群STD感染情况。结果发现,在1997至2000年调查的5696例暗娼、嫖客人员中,STD的检出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不同职业,其阳性检出率不同,原职业中以农民最高,现职业中以发廊、三陪人员为最高;文化程度越低,阳性检出率越高;未婚者STD的检出率最高。提示控制STD的流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人口素质和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58.
201名暗娼艾滋病知识及性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暗娼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行为特征,为制定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名暗娼采取匿名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抗体榆测。结果 调查对象HIV抗体检测均为阴性,年龄最小为14岁,初中文化占50.7%;首次性交和卖淫平均年龄分别为18.3岁和18.9岁,21.4%卖淫时从不使用安全套,18.9%既卖淫又吸毒;72.1%听说过艾滋病,但艾滋病相关知识十分缺乏。结论 暗娼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高,应加强宣传教育和安全套的推广使用,以减少HIV经性传播。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芜湖市镜湖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行为特征及其在商业性性行为中的安全套使用情况,为在公共娱乐场所性服务工作者中全面推广正确使用安全套、加强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以及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暗娼人群哨点监测统一的调查问卷,对芜湖市镜湖区不同档次娱乐场所中暗娼人群进行行为学调查和血清学调查。结果共调查暗娼405人,HIV抗体检测均为阴性,梅毒感染率为9.63%,丙肝感染率为0.74%;中高档与低档暗娼艾滋病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档场所和低档场所暗娼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和最近一个月安全套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档场所暗娼的梅毒感染率和中高档场暗娼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娱乐场所的档次(P<0.01,OR=4.19)、文化程度(P<0.01,OR=1.82)、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P<0.01,OR=2.09)和接受同伴教育(P=0.01,OR=1.94)是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档次娱乐场所的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较高,但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仍然较低,低档场暗娼的安全套使用率更低,需要探索更有实效行为干预模式,提高安全套的全程正确使用率,以减少艾滋病经性行为传播。  相似文献   
60.
目的了解暗娼(FSW)人群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和危险行为状况。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FSW人群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及采样检测。结果调查FSW人群400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98.5%。HIV抗体均阴性,梅毒阳性率为3.3%,丙肝阳性率为0.3%。结论 FSW人群存在传播艾滋病的高危性行为,应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推广100%使用安全套以降低艾滋病的感染及传播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