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3篇
  免费   570篇
  国内免费   157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1144篇
基础医学   387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1622篇
内科学   743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92篇
特种医学   1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67篇
综合类   4083篇
预防医学   2022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1627篇
  36篇
中国医学   1066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410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493篇
  2020年   429篇
  2019年   506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400篇
  2016年   425篇
  2015年   461篇
  2014年   810篇
  2013年   825篇
  2012年   1030篇
  2011年   1002篇
  2010年   916篇
  2009年   833篇
  2008年   747篇
  2007年   631篇
  2006年   605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了解江苏省18~65岁社区居民的新发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流行状况,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6个区/县18~65岁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葡萄糖耐量试验,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效调查7 689人,按WHO标准和ADA标准,新发糖尿病检出率分别为6.52%和7.89%,糖尿病前期检出率分别为16.74%和48.71%,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分别为4.59%和24.59%,糖耐量减低检出率分别为12.15%和11.34%。两种诊断标准均呈现以下特点:男性新发糖尿病检出率高于女性(χ~2值分别为11.716、6.178,P值均0.05),新发糖尿病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χ~2值分别为110.809、161.64,P值均0.01),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也随年龄增加而升高(χ~2值分别为210.526、476.916,P值均0.01),苏北地区糖尿病检出率相对较低,与苏南、苏中地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887、16.040,P值均0.01)。结论江苏省18~65岁社区居民新发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检出率较高,且存在性别、年龄组、地区差异,应加强筛查后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以及对糖尿病前期的生活方式干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究抑制素A与子痫前期及子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子痫前期(25例)以及重度子痫(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以同一时期入院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在基因和蛋白水平通过荧光定量PCR、酶联免疫反应以及Western-blotting技术对子痫前期以及重度子痫患者外周血中抑制素A表达量进行测定,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其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孕妇血清中抑制素A mRNA表达量相比,抑制素A在重度子痫以及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含量显著升高,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蛋白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孕妇血清中抑制素A含量[(6.8±0.6)μg/L]相比,子痫前期[(12.6±1.2)μg/L]以及重度子痫患者[(38.4±1.3) μg/L]血清中抑制素A含量显著升高,并且重度子痫孕妇血清中抑制素A含量与子痫前期抑制素A含量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免疫组化实验发现,抑制素A在重度子痫以及子痫前期孕妇中表达量较高,这与RT-PCR以及ELISA,Western-blotting结果一致.[结论]抑制素A与子痫发病之间存在相关性,且随着抑制素A含量升高,子痫病情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接诊的10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硫酸镁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D-D、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的变化,比较平均治疗时间、终止孕周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s-CRP,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终止妊娠孕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48/50)高于对照组74.00%(37/50),并发症发生率6.00%(3/50)低于对照组24.00%(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可以有效降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体内hs-CRP和D-D水平,抑制炎性反应,使新生儿的预后得到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94.
【】 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前期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社区10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取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教育模式,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教育内容相同,均为糖尿病基本知识;糖尿病饮食控制的重要性;饮食的原则与要求;如何进行食物热能换算及对热量与营养素合理分配等;定期血糖监测。干预时间为半年,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的饮食知识的掌握程度,饮食行为习惯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的饮食知识掌握程度及健康饮食行为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属参与教育更能有效的提高患者饮食知识的水平,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健康饮食行为建立有明显促进作用,更有利于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的控制,延缓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在围术期持续静滴呋塞米对并发急性肺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抽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接诊的80例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解痉治疗,观察组术后在解痉的基础上配合持续呋塞米利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以及血氧饱和度及每小时尿量等指标,并观察围术期急性肺水肿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及每小时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性肺水肿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对子痫前期患者持续呋塞米静滴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急性肺水肿的发生率,同时可有效控制血压;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将20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集束化护理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产妇住院治疗时间、产后出血、子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宣教满意度、态度满意度、操作满意度以及结果满意度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ICU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能降低产妇焦虑、抑郁,减少产后子痫、产后出血等产科并发症,同时可减少ICU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 PE)患者外周血Th17及CD4~+CD25~+Treg细胞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2013年镇江妇幼保健院40例s PE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h17及CD4~+CD25~+Treg细胞水平;采用ELISA检测血浆IL-17、IL-22、TGF-β和IL-10水平,并分析其与s PE的相关性。结果 s PE患者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为(1.21±0.82)%,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74±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P=0.002)。s PE患者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水平为(1.65±0.49)%,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2.42±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01)。s PE患者组IL-17、IL-22水平分别为80.03±31.25、60.22±18.32ng/L,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2.84±17.23、35.24±14.3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74、5.89,P均0.01),IL-10、TGF-β水平为26.29±10.31、25.65±11.81ng/L,低于健康对照组的33.24±11.93、48.261±13.8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5、6.78,P均0.01)。s PE患者血浆IL-17、IL-22水平与Th17细胞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9、0.58,P0.01)。结论 s PE患者Th17细胞数量增高,CD4~+CD25~+Treg细胞数量减少,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紊乱在s PE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814-1815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0月在本院定期产检及分娩的孕产妇762例,根据孕产妇妊娠期间有无规律服用叶酸片和维生素C、D、E等,分为A组(n=241)、B组(n=292)和C组(n=229),其中A组孕产妇产前规律服用叶酸片和维生素C、D、E;B组孕产妇产前规律服用叶酸片,但并未口服维生素C、D、E,C组孕产妇无服用叶酸片和维生素C、D、E。统计各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A、B和C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分别为5例(2.07%)、6例(2.05%)、13例(5.68%),A、B组子痫前期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孕产妇产时孕周及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产后出血、胎盘早剥等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间规律口服叶酸片对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联合口服多种维生素对该作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9.
<正>2003年美国高血压预防、诊断、评价和治疗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JNC-7)首次提出高血压前期的概念:未服用降压药,连续2次或2次以上不同时间测量的收缩压在120~139mm Hg和(或)舒张压在80~89mm Hg~[1]。我国在2010年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低蛋白血症、肝肾功能损伤、剖宫产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围产儿轻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入住NICU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抑郁和焦虑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围产儿结局,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