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64篇
  免费   942篇
  国内免费   697篇
耳鼻咽喉   258篇
儿科学   231篇
妇产科学   61篇
基础医学   859篇
口腔科学   543篇
临床医学   4265篇
内科学   1166篇
皮肤病学   111篇
神经病学   1236篇
特种医学   12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220篇
综合类   7717篇
预防医学   1569篇
眼科学   420篇
药学   3036篇
  29篇
中国医学   5120篇
肿瘤学   344篇
  2024年   154篇
  2023年   491篇
  2022年   402篇
  2021年   547篇
  2020年   551篇
  2019年   583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505篇
  2016年   595篇
  2015年   704篇
  2014年   1409篇
  2013年   1383篇
  2012年   1642篇
  2011年   1901篇
  2010年   1812篇
  2009年   1722篇
  2008年   2106篇
  2007年   1984篇
  2006年   1870篇
  2005年   1992篇
  2004年   1384篇
  2003年   1342篇
  2002年   1146篇
  2001年   923篇
  2000年   785篇
  1999年   559篇
  1998年   520篇
  1997年   422篇
  1996年   399篇
  1995年   360篇
  1994年   253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2000年3月~2007年3月,我院采用椎板回植行椎管减压,腰椎横突间及小关节周围植骨融合的手术方法治疗退变形腰椎滑脱症3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不同术式对自发性幕上脑出血周围水肿带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吸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周围水肿带发生率以及病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中有27例患者血肿完全清除,血肿清除率达69.23%,对照组中有18例患者血肿完全清除,血肿清除率达46.15%,实验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周围水肿带,周围水肿带发生率达5.12%,有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06%,患者引流时间(18.5±1.7)分/次,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发生周围水肿带,周围水肿带发生率达23.08%,有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2.82%,患者引流时间(21.2±2.1)分/次,实验组周围水肿带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3),引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吸除术治疗自发性幕上脑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周围水肿带发生率和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方面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4年,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系列期刊。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内容涉及普通外科、骨科、肿瘤、周围血管、泌尿外科、肛肠、疮疡及麻醉等八个专业范畴。设有专家论坛、临床论著、实验研究、临床报道、经验交流、基层园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踝关节周围截骨矫正术治疗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踝关节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踝关节周围截骨矫正术治疗,对2组治疗前后踝关节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骨性愈合时间分别为(67.8±14.5)d、(80.0±11.2)d,术后6个月TAS分别为(94.0±2.5)°、(90.5±3.0)°,TLS分别为(81.7±2.6)°、78.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 AOFAS评分分别为(88.4±6.7)分、75.3±7.5)分,ADL评分分别为(18.5±3.5)分、(23.8±4.1)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17.1%)高于观察组(5.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周围截骨矫正术治疗踝关节炎疗效明显,并发症少,能有效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健侧C7神经联合多组神经移位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正中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自2005-06—2010-06诊治40例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首先行臂丛神经探查和健侧C7移位术一期。间隔4~8个月后完成健侧C7移位术二期及附加其他神经移位,按附加手术的不同分为3组,其中第1组10例健侧C7神经根移位于正中神经附加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第2组15例健侧C7神经根移位于正中神经附加肋间神经移位肌皮神经;第3组15例健侧C7神经根分2股分别移位于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附加副神经移位肩胛上神经。结果 40例获得随访3年余,1、2、3组有效率分别达50%、60%、73.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侧C7神经根联合多组神经移位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不同附加术式未见明显疗效差异。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胆胰外科完成的6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其中LPD 30例,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结果间的差异。结果 LPD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OPD组[(542.6±58.6)min vs(383.1±64.6)min,P0.001)],但术中出血量更少[(190.3±192.0)ml vs(373.3±363.8)ml,P=0.018)],术中输血率更低(30%vs 66.7%,P=0.004),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率更低(6.7%vs 26.7%,P=0.038),入住科室ICU时间[(2.3±0.9)d vs(5.0±0.9)d,P0.001)]及住院时间[(14.7±1.2)d vs(18.5±2.1)d,P0.001)]更短,肿瘤直径更小[(2.6±0.7)cm vs(3.9±2.4)cm,P=0.009)]。两组患者术后胰瘘、胆瘘、出血、腹腔感染/脓肿、切口感染、二次手术率、总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手术切缘(R0切除率)、术中切除淋巴结数、阳性淋巴结数、血管浸润率及肿瘤分化程度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PD虽手术复杂、难度大,然对经验丰富的胰腺外科医师而言,该术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检测种植修复患者种植牙及天然牙龈沟液中氧化应激标记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浓度,探讨种植体周围炎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完成种植上部修复1年后的患者62名,共计81个种植牙位,实验分为4组:炎症种植体(peri-implantitis group,PI)组,15颗;健康种植体(health implant group,HI)组,66颗;炎症种植体患者口内天然牙(tooth in peri-implantitis group,TPI)组,15颗;健康种植体患者口内天然牙(tooth in health implant group,THI)组,66颗。检查所选牙位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探诊深度(pocket depth,PD)、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m BI)并收集龈沟液;利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β(IL-lβ)、SOD、GP-x和MDA的浓度。结果:PI组的PLI、PD、m BI、IL-1β值以及龈沟液的量(2.20±0.78,4.63±0.92,2.60±1.12,21.07±2.29,1.34±0.17)较HI组(1.03±0.89,1.76±0.73,1.14±0.97,18.79±2.07,0.83±0.2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1,0.000,0.000);较TPI组(1.13±0.92,1.53±0.72,1.00±0.93,18.52±2.37,0.74±0.2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0,0.001,0.000,0.000)。PI组SOD及GP-x浓度(218.65±16.27,178.66±21.77)低于HI组(243.52±19.71,211.96±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也低于TPI组(230.63±26.91,213.04±2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00)。HI组的PLI、PD、m BI、IL-1β、SOD、GP-x值以及龈沟液量与THI组无统计学意义,MDA在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炎症种植体龈沟液内SOD、GP-x的浓度较健康植体、炎症种植体患者口内天然牙均低、MDA浓度无明显改变,提示氧化应激可参与种植体周围炎,抗氧化应激酶可为种植体周围炎的一个临床诊断指标,为种植体周围炎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脑源性营养因子缓释微球(BDNF-PLGA缓释微球)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BDNF-PLGA缓释微球。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DNF组和BDNF-PLGA缓释微球组;除假手术外,其它30只SD大鼠,制备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术后神经损伤局部注射BDNF-PLGA缓释微球,观察大鼠的大体形态、步态、关节活动等情况;术后4周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检查神经传导速度(NCV)、波幅、潜伏期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幅度,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BDNF-PLGA缓释微球组明显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步态、关节活动等一般状况。BDNF-PLGA缓释微球可有效地改善大鼠损伤神经功能,到第4周时已基本恢复正常,对神经功能恢复明显快于BDNF组。与模型组比较,BDNF-PLGA缓释微球组显著提高大鼠NCV,增大电位波幅,缩短潜伏期(P<0.01)。术后4周,BDNF-PLGA缓释微球组的大鼠坐骨神经NCV、波幅和潜伏期,CMAP波幅及恢复率均显著优于BDNF组。BDNF-PLGA缓释微球明显改善坐骨神经髓鞘和轴突结构破坏,髓神经纤维的髓鞘肿胀、碎裂,神经纤维中的空泡及空泡变性等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 BDNF-PLGA缓释微球对周围神经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神经肌电图动态变化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19例,对比发病6、8个月时的神经肌电图动态变化,观察末端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各指标及肌电检查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时限、安静时自发电位发生情况。结果发病6个月时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3个观察指标与正常参考值比较,至少出现1个指标异常(P <0.05);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感觉传导波幅、传导速度与正常参考值比较,波幅降低,传导速度减慢(P <0.05);肌电检查表现为 MUAP 不能引出、时限延长及安静时自发电位增多;但发病8个月比6个月时神经肌电图各观察指标改善不明显(P >0.05)。结论慢性正己烷中毒导致周围神经损害是明确的,但神经肌电图改善较慢,应延长其检查间期,以免给患者增加伤痛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00.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5):440-442
目的:探讨双下肢肌电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选取11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均经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余下患者为B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C组。测定研究对象的腓总神经及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其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波幅,腓浅神经、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其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的波幅。结果:经比较后发现,A、B、C三组之间MCV、SCV、CMAP波幅及SNAP波幅等多项检测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双下肢肌电图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