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分析不同术式对自发性幕上脑出血周围水肿带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吸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周围水肿带发生率以及病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中有27例患者血肿完全清除,血肿清除率达69.23%,对照组中有18例患者血肿完全清除,血肿清除率达46.15%,实验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周围水肿带,周围水肿带发生率达5.12%,有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06%,患者引流时间(18.5±1.7)分/次,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发生周围水肿带,周围水肿带发生率达23.08%,有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2.82%,患者引流时间(21.2±2.1)分/次,实验组周围水肿带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3),引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吸除术治疗自发性幕上脑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周围水肿带发生率和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静脉应用骨髓基质细胞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应用骨髓基质细胞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可行性和骨髓基质细胞在修复中枢神经损伤方面的作用。方法:从健康人肋骨取原代骨髓基质细胞后扩增。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n=56),2h后再灌注。24h后治疗组(n=28)尾静脉注射3&;#215;106骨髓基质细胞,对照组(n=28)和正常组(n=16)尾静脉注射1mL生理盐水。采用神经损伤评分(NSS)检测大鼠神经系统功能,EusA检测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内骨髓基质细胞或骨髓基质细胞来源的细胞。结果:在模型制作后7,14,21,28d,治疗组的NSS较对照组明显低(t=9.9—2.9,P&;lt;0.05),治疗组的BDNF和NGF较对照组明显高(F=708.9,846.2,P&;lt;0.05),治疗组的凋亡和坏死细胞占细胞总数的(13.6&;#177;7.8)%,(11.2&;#177;4.5)%,较对照组[(22.3&;#177;7.8)%,(16.8&;#177;5.6)%]明显减少(F=125.9,95.7,P&;lt;0.05)。在缺血侧半球可以发现骨髓基质细胞,并且一部分骨髓基质细胞表达了神经细胞表面标志物。结论: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后缺血脑组织中生长因子的增加和细胞替代对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颅内血肿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技巧、方法.方法回顾分析9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颅内血肿的急诊手术病例.结果所有病例均施行显微外科手术.8例行动脉瘤夹闭术,1例行动脉瘤切除术.术后随访3~18个月,死亡2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1例,中残2例,恢复良好3例.结论对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颅内血肿形成应当积极采取显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额叶脑挫裂伤往往需要冠状切口开颅,手术时间长,损伤大.我科近3年对29例脑挫裂伤患者应用微创理念经眉弓眶上小骨瓣入路手术清除额叶挫裂伤灶.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用冠状一翼点联合人路手术治疗对冲性两额叶脑挫裂伤并一侧颞叶挫裂伤,并与2004年以前采用常规手术(以冠状入路或常规单纯改良翼点人路治疗两额叶并一侧颞叶脑挫裂伤)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应用骨髓基质细胞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可行性和骨髓基质细胞在修复中枢神经损伤方面的作用。方法:从健康人肋骨取原代骨髓基质细胞后扩增。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n=56),2h后再灌注。24h后治疗组(n=28)尾静脉注射3×106骨髓基质细胞,对照组(n=28)和正常组(n=16)尾静脉注射1mL生理盐水。采用神经损伤评分(NSS)检测大鼠神经系统功能,ELISA检测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内骨髓基质细胞或骨髓基质细胞来源的细胞。结果:在模型制作后7,14,21,28d,治疗组的NSS较对照组明显低(t=9.9~2.9,P<0.05),治疗组的BDNF和NGF较对照组明显高(F=708.9,846.2,P<0.05),治疗组的凋亡和坏死细胞占细胞总数的(13.6±7.8)%,(11.2±4.5)%,较对照组犤(22.3±7.8)%,(16.8±5.6)%犦明显减少(F=125.9,95.7,P<0.05)。在缺血侧半球可以发现骨髓基质细胞,并且一部分骨髓基质细胞表达了神经细胞表面标志物。结论: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后缺血脑组织中生长因子的增加和细胞替代对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进展型额叶脑挫裂伤救治的影像学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进展型额叶脑挫裂伤的影像学量化研究在治疗决策中的作用.方法 将45例手术治疗的进展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按脑挫裂伤/血肿范围或血肿量、第三脑室变化、侧脑室变化、中线移位程度、基底池变化进行CT图像计分,并与其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图像计分4~6分21例对应的术前GCS:≤8分6例,9~12分11例,13~15分4例;≥7分24例对应的术前GCS:≤8分16例,9~12分7例,13~15分1例,两组GC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CT图像计分与GCS存在显著负相关(rs=-0.396,P=0.007).CT图像计分4~6分21例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高于≥7分24例(P=0.037),CT图像计分与GOS存在显著正相关(ts=0.315,P=0.035).结论 CT图像计分作为重要的影像学量化指标,有助于临床对进展型额叶脑挫裂伤病情的评估及预后的预测,及时反映病情进展,有助于指导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35例鞍区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鞍区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近4年来诊断和治疗的35例鞍区占位的临床资料。26例采用微创外科治疗,9例采取非手术治疗。结果26例手术治疗病例中19例病变被完全切除或动脉瘤夹闭,近全切除及大部切除7例,术后水电解质紊乱为主要并发症。9例非手术治疗中好转6例。结论鞍区病变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是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人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在含血清培养基中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从健康人肋骨分离原代骨髓基质细胞,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FBS)的DMEM中,分为A组(3~4 d换液一次)、B组(不换液),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生长情况.在培养的1,5,10 d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骨髓基质细胞的各种表面标志物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微管相关蛋白(MAP-2)、S-100表达情况.并在培养的第1,4,7,10,13 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B组培养细胞上清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分泌水平.结果 A组细胞分裂繁殖速度明显高于B组,在培养的第11~12 d,B组中部分细胞表现为胞体锥形并有长突起的神经元样形态,且形成网状.A组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仅仅有nestin表达增加 ,B组中Nestin, GFAP, MAP-2的表达随时间的不同有差异,S-100在体积较小的细胞表达较强.B组细胞培养的第10d,检测到BDNF的表达,培养第7,10,13 d检测到NGF分泌.结论人骨髓基质细胞在含血清培养基中能够表达神经前体细胞和神经细胞的相关表面标志物,并且能够分泌一定水平的神经营养因子,表现出可分化成神经细胞的潜能.血清和骨髓基质细胞自身分泌物质的蓄积可能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