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88篇
  免费   4236篇
  国内免费   1328篇
耳鼻咽喉   159篇
儿科学   725篇
妇产科学   466篇
基础医学   868篇
口腔科学   228篇
临床医学   9708篇
内科学   9175篇
皮肤病学   288篇
神经病学   2283篇
特种医学   11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2篇
外科学   3158篇
综合类   17984篇
预防医学   13932篇
眼科学   535篇
药学   6972篇
  211篇
中国医学   1526篇
肿瘤学   1165篇
  2024年   689篇
  2023年   2572篇
  2022年   2092篇
  2021年   2599篇
  2020年   2405篇
  2019年   2529篇
  2018年   1319篇
  2017年   2237篇
  2016年   2404篇
  2015年   2621篇
  2014年   4401篇
  2013年   4455篇
  2012年   4910篇
  2011年   4791篇
  2010年   4188篇
  2009年   3577篇
  2008年   3863篇
  2007年   3167篇
  2006年   2901篇
  2005年   2760篇
  2004年   2263篇
  2003年   2065篇
  2002年   1552篇
  2001年   1094篇
  2000年   829篇
  1999年   558篇
  1998年   404篇
  1997年   321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192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宁波市社区高尿酸血症患病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和分析宁波市社区35岁以上居民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宁波市江东区调查了790名居民的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并对研究对象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人群血尿酸平均值287.0±68.9mmol/L;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4.1%,其中男性7.9%,女性1.8%;高尿酸血症者平均患病年龄61.1±12.8岁。性别、高甘油三酯、超重肥胖、高胆固醇、高血压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宁波市社区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暂呈低发态势,但患病年龄有提前,男性、血脂升高、超重肥胖者明显高发。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合理饮食可能预防或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2.
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明确每项危险因素所起作用大小。方法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或)螺旋CT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肺血栓栓塞症病人71例为病例组,性别、年龄匹配的部分住院病人及门诊健康体检者71例为对照组。详细记录文献上提及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对部分因素进行了控制。两组入选者均查血常规,在空腹12h后抽静脉血测血三酰甘油、胆固醇、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等生化指标,利用SPSS进行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下肢静脉血栓形成(OR 44.427,95% CI 10.105~195.317,P〈0.05),手术(OR 3.407,95%CI 1.042~11.136,P〈0.05),纤维蛋白原(OR 1.717,95%CI 1.250~3.567,P〈0.05),胆固醇(OR 1.678,95%CI 1.287~3.672,P〈0.05),纤溶酶原(OR 1.022,95%CI 1.000~1.121,P〈0.05),吸烟指数(OR 1.003,95% CI 1.001~1.006,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高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纤溶酶原、吸烟是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肺栓塞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多种临床因素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的关系.方法 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种临床危险因素在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中的价值.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Hunt-Hess临床分级、Fisher‘s CT分级、急性期再出血、脑血管痉挛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关系最为密切.结论 积极预防SAH急性期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对临床分级及Fisher‘s CT分级较高者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降低SAH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48例AMI患者,其中19例发生早期死亡。比较死亡组与非死亡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浆CPK、CRP和BNP水平,并进行多因素参与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在年龄、症状发生到来院时间、CRP、CPK和BNP水平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死亡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非死亡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42,P=0.011)、既往心衰史(OR 0.003,P=0.031)、症状发生到来院时间(OR 1.626,P=0.046)及血浆BNP浓度(OR 1.009,P=0.042)、CPK浓度(OR 1.011,P=0.009)为AMI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大、既往有心衰史、症状发生到来院时间长及较高的血浆BNP、CPK浓度为AMI后发生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95.
高危人群踝臂指数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影响外周动脉病(PAD)高危人群的踝臂指数(ABI)的重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心内科、内分泌科等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851例PAD易患者测定ABI,并收集相关影响因素的资料,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851例高危人群中,242例ABI异常,PAD患病率为28.44%(242/851例),平均ABI为0.74±0.14。其中影响ABI的危险因素有性别(男性)、年龄、吸烟年数、脑血管意外史、心肌梗死史、高脂血症史、血脂水平以及服用利尿剂、降糖药物史等。结论ABI值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对男性性工作者进行相关STD s/H IV检测,以了解该人群的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为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男性性工作者采取知情同意问卷调查,取血清进行艾滋病病毒、梅毒、单纯疱疹病毒2型抗体检测。结果85例男性性工作者中,H IV抗体检测阳性率5.9%,RPR初筛、FTA-ABSIgG及TPPA确证梅毒抗体阳性率20.0%,抗HSV-2-IgG阳性率8.2%。年龄和首次性交年龄、多性伴及不使用安全套是其危险因素。结论男性性工作者中有较大程度性传播感染H IV的危险,对这一人群进行STD s/H IV监测和行为监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了解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上消化道出血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15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食道静脉曲张(OR=3.942,P=0.001),肝功能分级(OR=1.028,P=0.003),门脉高压性胃病(OR=3.862,P=0.002)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是食道静脉曲张、肝功能分级及门脉高压性胃病。  相似文献   
998.
早产2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的危险因素、对母婴的影响及防治。方法对218例早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妊高征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不同孕周的早产对母亲影响无显著差别,对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低体重儿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胎龄越小、新生儿体重越轻其死亡率越高。防治早产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神经外科病人术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67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析发现气管切开、意识障碍、手术时间>2 h、年龄≥60岁是神经外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是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00.
兰晓煦  马韬  史舒  阎亮  尹楠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37(10):1018-1019,1034
目的 探讨诱发慢性前列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00例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泌尿外科门诊确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危险因素。结果诱发慢性前列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可能是:频繁手淫,久坐,晚婚,性格内向,辛辣食物。结论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健康的心理可以预防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