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07篇
  免费   2802篇
  国内免费   752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57篇
妇产科学   171篇
基础医学   1119篇
口腔科学   145篇
临床医学   6158篇
内科学   1130篇
皮肤病学   201篇
神经病学   697篇
特种医学   20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513篇
综合类   21311篇
预防医学   56996篇
眼科学   104篇
药学   7440篇
  98篇
中国医学   2905篇
肿瘤学   221篇
  2024年   199篇
  2023年   744篇
  2022年   910篇
  2021年   1153篇
  2020年   1378篇
  2019年   849篇
  2018年   593篇
  2017年   774篇
  2016年   1069篇
  2015年   1998篇
  2014年   4236篇
  2013年   4202篇
  2012年   5695篇
  2011年   6284篇
  2010年   6114篇
  2009年   6280篇
  2008年   7023篇
  2007年   6007篇
  2006年   5820篇
  2005年   6679篇
  2004年   5924篇
  2003年   4715篇
  2002年   4470篇
  2001年   3694篇
  2000年   3122篇
  1999年   2259篇
  1998年   1717篇
  1997年   1556篇
  1996年   1409篇
  1995年   1296篇
  1994年   1142篇
  1993年   674篇
  1992年   479篇
  1991年   352篇
  1990年   234篇
  1989年   23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目的:总结典型国家基层卫生服务提供中实现医防整合的经验,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整合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结果:在个人层面,英国、泰国、古巴培养全科医生作为"守门人"并将其作为提供医防整合服务的主体;在机构层面,各国基层机构组成服务网络,内部强调跨学科合作;在体系层面,通过横向合作和有序的首诊与转诊协调服务;国家立法保障和健康保险筹资等引导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整合。结论:培养和配置高质量的医防一体的全科医生、促进机构跨学科融合、通过立法和筹资体系予以保障是各国提供基层整合型服务的核心,值得我国基层医防服务整合借鉴。  相似文献   
23.
在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提出到深化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公立医院却在执行公益性相关政策中举步维艰,并造成在实际中制定政策主体与执行客体之间产生矛盾,使得政策无法达成落实或落实效果打折。本文从公立医院改革的公益性概念、内容和内涵出发,分析得出当前公立医院公益性在实际中的"可以接受,但极不完整"的状态,并以相关政策主客体为分析对象,解读参与政策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行动逻辑,分析此种状态出现的原因,寻找提升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路径。从解读中发现,提升公立医院公益性需要以下管理方案: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政府支持、完善绩效评估和内部管理机制。并揭示产生因政策双方利益衔接不一致导致的相关主体和客体冲突的内在原因,为后续公立医院的公益化道路的制度提供和相关政策方案的提出扩展思路。  相似文献   
24.
背景 全科医生数量和质量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两个重要维度,其中,医生数量的新增、保持和流失,是全科人力动态规划、管理和评价的重要考量,也是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全科住培)的绩效指标。探讨全科住培学员的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可以为今后住培政策和激励机制的制定提供参考,但目前针对非订单定向全科住培学员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 目的 了解河南省非订单定向全科住培学员的就业状况,分析学员结业后未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原因,从而为完善培训管理和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1年8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河南省选取2014—2017年入培且已结业的非订单定向全科住培学员326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课题组自行设计,主要内容为学员的基本信息、全科住培情况、目前工作情况及结业后从事与未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原因。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由学员自行填写。 结果 共发放问卷326份,回收有效问卷271份(83.1%)。结业后,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者77例(28.4%),从事非全科医学相关工作者194例(7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生源类型、全科住培基地所在区域是学员结业后是否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影响因素(P<0.05)。与结业后未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学员相比,结业后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学员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比例更高〔70.1%(54/77)比32.0%(62/194),P<0.05〕,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的比例更高〔49.4%(38/77)比6.2%(12/194),P<0.05)〕。194例未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学员中,从事内科学工作者78例(40.2%),从事急诊及危重症医学工作者33例(17.0%),从事外科学工作者17例(8.8%)。不选择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前3位原因分别为:单位安排〔34.5%(67/194)〕,所在单位没有全科医学科〔29.9%(58/194)〕,薪酬低〔26.8%(52/194)〕。 结论 非订单定向全科住培学员选择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比例较低,年龄、文化程度、生源类型及基地所在区域是影响因素。建议加大全科医学理念宣传,加快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建设,提高全科医生薪酬待遇,以此增加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前瞻性评估T1~T2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化疗后程大分割放疗的不良反应和耐受性,以及在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方面的价值。方法 共入组20例T1~T2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所有患者于末次多西他赛化疗前开始大分割放疗。观察急性放射反应、治疗完成率及无病生存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治疗完成率100%。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白细胞减少)及皮肤反应,患者均可耐受。中位随访时间为30.1个月,随访率100%。美容效果良好率100%。平均总治疗时间为4周,总住院治疗费用节省约1万元。21个月无病生存率为100%。结论 T1~T2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可耐受同步大分割放化疗,局部控制好,美容效果佳,且具有较高的卫生经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6.
《抗感染药学》2020,(2):I0003-I0004
投稿注意事项《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感染领域唯一的药学学术专业期刊。《抗感染药学》为月刊,每月25日出版,A4开本,正文152页。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2-1726/R。  相似文献   
27.
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第5届分娩性臂丛损伤暨周围神经新进展"将于2020年3月20日—23日在上海举行。内容:分娩性臂丛损伤的神经和功能重建、周围神经损伤临床和科研进展、成人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重建等,将行分娩性臂丛损伤手术示教。学习班将授予Ⅰ类学分10分。欢迎全国同道报名参加。  相似文献   
28.
目的本文旨在从理论上探讨国境卫生检疫行业标准框架修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方法回顾卫生检疫行业标准的发展和分类,提出对现有行业标准框架的修订意见。结果新的体系框架它对于规范和促进卫生检疫业务、在系统内开展基础培训、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起到了应有的作用。结论近十年来卫生检疫面临的形势不断变化,原有的标准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工作需要,亟需进行修订规范。  相似文献   
29.
目的调查2011—2014四川省年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全省65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检测风管内表面积尘量、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含量、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结果 2011—2014年集中空调抽检样品合格率分别为73.75%、83.33%、93.33%、78.33%,2014年合格率明显低于2013年(P<0.05)。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0.77%、67.69%、78.46%,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合格率低于积尘量(P<0.05);且三项指标中每两项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商场冷却塔中军团菌检出率(21.87%)高于酒店(未检出;P<0.05)。结论四川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有恶化的趋势,卫生管理部门应该引起重视。同时考虑调整检测指标,优化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0.
由于精神病患者病程长,难于治愈,且易复发而致反复住院,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家属对患者疾病的康复丧失信心,护士应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利用探视机会,认真宣传相关精神卫生知识、预防措施,让探视者了解精神病的性质、症状表现和康复因素,给患者更多的体谅、理解、关怀和爱护,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从探视前,中,后分别探讨探视中的各种问题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