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90篇
  免费   561篇
  国内免费   560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80篇
妇产科学   102篇
基础医学   344篇
口腔科学   72篇
临床医学   2686篇
内科学   1339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219篇
特种医学   4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544篇
综合类   4614篇
预防医学   1033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2200篇
  22篇
中国医学   767篇
肿瘤学   177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43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314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632篇
  2013年   626篇
  2012年   828篇
  2011年   897篇
  2010年   840篇
  2009年   798篇
  2008年   858篇
  2007年   825篇
  2006年   721篇
  2005年   743篇
  2004年   627篇
  2003年   566篇
  2002年   416篇
  2001年   406篇
  2000年   327篇
  1999年   294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213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聚乳酸和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的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小鼠微核试验,Ames试验及细胞毒性试验对缓释型避孕药载体—生物降解型高分子化合物聚乳酸(PLA)及乳酸-乙醇酸共聚物(RLGA)进行突变性及细胞毒性的评价。PLA和PLGA各处理剂量组及对照组经90天处理后,在不同时间收获细胞,其淋巴细胞微核率均在0-0.3‰范围内,骨髓微核率也在0.8-1.2‰之间,对照组与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在PLA和PLGA合成中起催化作用的锌酸亚锡经Ames试验测定,不同浓度的锌酸亚锡的回变菌落数均与自发回变无显著差异。细胞毒性试验PLA和PLGA的反应指标为R=%。结果表明,以上各指标均为阴性,表明PLA及PLGA自身在所测试的剂量范围内不具有致突和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992.
乳酸是糖代谢的后备路径。当氧气不足,过量的NADH积聚时即启动此后备的路径,乳酸随之产生。由于血乳酸升高被视为患者病情恶化的标志,且需要迅速纠正,因此乳酸测定已列为即时提供的紧急项目。通过乳酸作为循环性损伤指标的重新认识,使用血乳酸测定以决定危重病人的整体氧合状态已受到深入的关注。  相似文献   
993.
本文报告Ⅰ型肾小管性酸中毒5例,均为成年女性。结合临床资料对本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4.
我们应用小柱层析法测定38名正常成人,93例病毒性肝炎,19例无症状的 HBsAg 阳性“健康人”,12例肝硬化和18例肝外疾病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5活力。正常值21.9±8.9单位,最高上限值为40单位。96%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82%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74%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25%肝硬化患者和11%HBsAg 阳性“健康者”SLDH_5活力升高。与 SGPT 活力对比,证实 SLDH_5活力升高是肝细胞损伤的一个敏感性的生化指标。SLDH_5活力正常,排除肝炎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和阿司匹林相互作用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损伤模型 ,分别采用酶联法及Griess试剂法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和一氧化氮活性 ,采用Fura 2负载荧光技术检测胞内游离钙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卡托普利和阿司匹林均显著减少培养介质中LDH水平 ,显著增加NO生成 ,但二者联用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 ,且表现为拮抗效应。卡托普利显著减少胞内游离钙浓度 ,而阿司匹林单用及合用卡托普利均明显增加胞内游离钙浓度。结论 卡托普利和阿司匹林联用时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损伤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 ,其机制与其减少NO生成及增加胞内游离钙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996.
卢根  张碧涛 《贵州医药》2002,26(6):535-536
婴幼儿秋季腹泻合并高钠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是引起秋季腹泻患儿死亡的原因之一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 2 3例患儿进行分析 ,并就其发病的原因及临床治疗进行初步的探讨。1 临床资料1 1 资料来源  1998年 3月至 2 0 0 0年 4月收治的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中合并有高钠血症和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2 3例 ,其中男 14例 ,女 9例 ;1~ 6月 6例 ,6月至 1岁 9例 ,1~ 2岁 6例 ,>2岁者 2例。1 2 诊断标准 参照《现代儿科诊疗手册》及《中国腹泻诊断治疗方案 (1993)》中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诊断标准。1 3 临床表现  2 3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脱水 ,嗜睡 14例 ,…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急腹症患儿血浆和腹腔液乳酸测定对小儿急腹症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用乳酸快速测定仪检测 6 1例急腹症患儿 ,其中腹膜炎组 33例 ,包括绞窄性肠梗阻 3例、肠穿孔腹膜炎 7例、阑尾炎穿孔脓肿2 3例 ;非腹膜炎组 2 8例 ,包括单纯性肠梗阻 8例、肠系膜淋巴结炎 7例 ,单纯性或早期化脓性阑尾炎 1 3例。结果 腹膜炎组血浆乳酸值 [(5 .37± 2 .4 0 )mmol/L]明显高于非腹膜炎组 [(3.71± 1 .0 0 )mmol/L ,P <0 .0 0 1 ];腹膜炎组腹腔液乳酸值 [(1 1 .93± 4 .1 7)mmol/L]明显高于非腹膜炎组 [(4 .2 5± 0 .97)mmol/L ,P <0 .0 0 1 ];腹膜炎组腹腔液 -血浆乳酸的差值均≥ 2 .75mmol/L ,非腹膜炎组 <1 .6 5mmol/L ;腹膜炎组的腹腔液乳酸值水平明显高于血浆乳酸值 (P <0 .0 0 1 )。结论 血浆和腹腔液乳酸的快速测定对小儿急腹症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胰岛素绝对缺乏引发自发酮症起病是1型糖尿病的基本特征,而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很少发生自发性酮症。但临床上常常会遇到此类患者,这些患者常以酮症(DK)或酮症酸中毒(DKA)为首发症状,缺乏自身免疫的证据,约占酮症倾向糖尿病(KPD)的一半。在以DK或DKA起病的新发糖尿病患者中,其数量同样是最多的。现就我院2001-01~2004:12自发酮症起病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3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乳酸脱氢酶(LDHA)在胰腺癌局部免疫微环境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行TIMER(Tumor IMmune Estimation Resource)数据库,获取178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信息,以及患者组织标本中EGFR、LDHA、胰腺癌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以及各亚群免疫细胞浸润数据,通过人类蛋白表达图谱,搜索EGFR、LDHA以及胰腺癌相关信号分子的蛋白表达丰度。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EGFR与LDHA表达以及各亚群免疫细胞与其他临床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分析EGFR与LDHA与两者与胰腺癌相关信号分子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EGFR与LDHA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均P0.05);在胰腺癌组织中,EGFR和LDHA mRNA呈正相关(P0.001)。EGFR mRNA高表达、LDHA mRNA高表达、低水平CD4~+T细胞的胰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较差(均P0.05)。LDHA是胰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EGFR与胰腺癌相关信号分子P38、FOXM1、PD-L1、CSF1、CSF1R表达呈明显正相关,而LDHA与FOXM1、CSF1、CSF1R表达呈明显正相关(均P0.001)。EGFR、LDHA、P38、FOXM1和CSF1R蛋白在胰腺癌组织的表达丰度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结论:在胰腺癌组织中,EGFR与LDHA的表达升高,两者尤其是LDHA,可能通过对胰腺癌相关信号分子表达及局部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从而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评价口服Cocktail A乳酸菌制剂后人肠道乳酸菌群的变化。方法用需氧和厌氧定量培养方法分离并鉴定烧伤病房中30例腹泻患者给予Cocktail A乳酸菌制剂治疗前后肠道中的细菌,并以正常健康体检者的粪便培养鉴定结果作为对照。同时对未鉴定出的细菌用16S rRNA基因进行鉴定。结果腹泻患者肠道中的菌群与健康体检者肠道中的菌群相比,乳酸菌的数量和种类少,而口服乳酸菌制剂治疗后肠道中的植物乳杆菌、明串珠球菌、戊糖片球菌、副酪蛋白乳杆菌大量增加。结论口服Cocktail A乳酸菌制剂能调节肠道的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