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4篇
中国医学   2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介绍大黄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40例患者随机分成大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中药生大黄,并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大黄治疗组在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发热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日等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大黄能解除患者的肠麻痹,尽早恢复肠道功能,达到清除肠道内毒素和腐败物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2.
本文应用比色法测定大黄疱疹水中主药大黄的大黄素含量;重量法测定冰片含量;滴定法测定枯矾含量;留样观察法考察制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方法简便可行,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3.
目的:观察大黄苷元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stromal cells,BMSCs)移植术后脑组织病理改变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方法:体外全骨髓细胞贴壁筛选培养法扩增BMSCs;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1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黄苷元组、BMSCs移植组(简称移植组)和BMSCs移植联合大黄苷元组(简称联合组)。再灌注后24 h将BMSCs由同侧颈内动脉移植入移植组和联合组大鼠脑内;大黄苷元组和联合组予大黄苷元灌胃用药。移植后7、14和28 d,模型各组取脑组织用于检测。光镜下观察脑组织微血管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MSCs免疫球蛋白抗体G(immunoglobulin G,IgG)、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col Ⅳ)、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 MP-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微血管残缺、破损明显,脑组织中IgG和MMP-9表达增强,ColⅣ和TI MP-1表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苷元组、移植组和联合组大鼠微血管结构改善明显;大黄苷元组和联合组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中IgG表达和MMP-9活性减弱,ColⅣ和TI MP-1表达增强。联合组大鼠于移植7d时的微血管结构较移植组完整,其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中ColⅣ表达较移植组增强,14 d时大鼠脑组织中MMP-9活性较大黄苷元组降低,TI MP-1表达增强,28 d时TI MP-1表达较移植组增强。结论:大黄苷元可使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微血管基底膜ColⅣ降解减少,通透性降低,并与BMSCs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TI MP-1表达以调节MMP-9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比较口服生大黄粉与凝血酶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轻、中度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生大黄粉,对照组40例口服凝血酶,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治愈率、总有效率、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近期治愈率75%,对照组近期治愈率5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轻、中度上消化道出血,口服生大黄粉比凝血酶止血效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35.
目的评价在围手术期应用中药大黄的基础上,术后早期联合应用四君子汤和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肠内营养组(对照组)和大黄、四君子汤干预肠内营养组(研究组)。研究组术前1天、术后18、36小时,经鼻饲管给予中药大黄,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36小时开始给予等热量、等氮肠内营养支持至术后第10天,研究组在予以肠内营养的同时,经鼻肠管予以四君子汤治疗,并持续应用至术后第10天,对照组经鼻肠管予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1、10天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浓度。结果研究组术后10天CD3、CD4、CD4/CD8及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手术后单独应用肠内营养相比,围手术期联合应用中药的肠内营养具有显著的细胞免疫增强作用,可有效纠正胃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136.
大黄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肠黏膜和通透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内补充大黄对大鼠肠黏膜结构和通透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大黄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肠外营养+肠内大黄液;模型组: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肠外营养;对照组: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但不夹闭,自由饮食。术后第3天收集尿液,采用双糖法(乳果糖/甘露醇)反应肠黏膜通透性,第6天处死大鼠留取小肠检测黏膜结构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结果:对照组和大黄组肠黏膜通透性均低于模型组(P〈0.01)。大黄组肠黏膜通透性虽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大黄组(P〈0.01),大黄组接近于对照组(P〉0.05);小肠全层厚度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大黄组HSP70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1)。大黄组HSP70含量虽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可减少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肠黏膜通透性增加,保护肠黏膜结构。大黄的肠道保护作用与多种机制有关,诱导小肠HSP70表达增加可能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37.
大黄蒽醌类药物影响大黄素在Caco-2细胞中的摄取吸收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大黄素在Caco-2细胞中摄取吸收的定量来考察其他游离大黄蒽醌类药物对大黄素吸收的影响。方法:建立了结合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以检测Caco-2细胞中的大黄素的摄取量并初步探讨大黄素的吸收特性。结果:大黄素的吸收被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显著地抑制。结论:利用游离大黄总蒽醌中的其他成分与大黄素合理配伍用药或许可以有效的减少大黄中大黄素的毒性,提高中药大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探讨黄芪及大黄对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胃肠黏膜pH值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黄芪(H)组、大黄(D)组、黄芪复合大黄(H+D)组,每组6只。当氧合指数(PaO2/FiO2)≤40kPa时H组从胃管内注入黄芪8g/kg,D组从胃管内注入大黄20g/kg,H+D组从胃管内注入黄芪8g/kg及大黄20g/kg,NS组从胃管内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基础值时、ALI时、ALI后1~6h胃肠黏膜pH值(pHi)的变化。用胃肠张力计测定胃黏膜内局部CO2的张力(PrCO2),并测定动脉血气的HCO3^-值,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计算出pHi。结果 在ALI后6h,D组PHi较NS组显著升高(F=6.15,q=5.83,P〈0.01);H+D组pHi亦较NS组显著升高(q=3.95,P〈0.05)。结论 大黄以及黄芪复合大黄可提高胃肠黏膜PHi,而单用黄芪不能提高胃肠黏膜PHi。  相似文献   
13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epared rhubarb on insulin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PIH) and its mechanism. Methods: All the 92 patients accepted 75 g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and insulin release tes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reated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repared rhubarb and nifedipine were given to the treated group, while nifedipine wa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 alone.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 (CEC),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interleukin-6 (IL-6) were measured and glucose area under curve (GAUC), insulin area under curve (IAUC), 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ISI) were calculated. And 30 normal pregnant women were selected as the healthy group. Results: CEC, TNF-a, IL-6, GAUC and IAUC of PIH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ormal healthy group; while ISI of PIH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healthy group. ISI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  相似文献   
140.
复黄生肌愈疮油的配制及其对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祛瘀生肌”为原则,所制复黄生肌愈疮油,主要用于慢性皮肤溃疡后期,脓腐已去,而肌难生者。结果表明,临床上采用这种方法具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愈后疤痕较小的特点,用于治疗下肢静脉曲线性溃疡等皮肤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