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41篇
  免费   2095篇
  国内免费   1736篇
耳鼻咽喉   151篇
儿科学   244篇
妇产科学   409篇
基础医学   5411篇
口腔科学   563篇
临床医学   1648篇
内科学   3937篇
皮肤病学   285篇
神经病学   2027篇
特种医学   8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2102篇
综合类   5499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985篇
眼科学   275篇
药学   2210篇
  2篇
中国医学   957篇
肿瘤学   342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530篇
  2020年   496篇
  2019年   486篇
  2018年   456篇
  2017年   677篇
  2016年   718篇
  2015年   839篇
  2014年   1243篇
  2013年   1393篇
  2012年   1385篇
  2011年   1731篇
  2010年   1470篇
  2009年   1474篇
  2008年   1859篇
  2007年   2048篇
  2006年   2015篇
  2005年   2031篇
  2004年   1773篇
  2003年   1567篇
  2002年   1209篇
  2001年   1035篇
  2000年   806篇
  1999年   683篇
  1998年   549篇
  1997年   460篇
  1996年   340篇
  1995年   267篇
  1994年   254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MUC-1基因在胃癌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胃癌MUC-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分期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活检标本和外周血中MUC-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56例胃癌病例中MUC-1 mRNA阳性表达率为48.2%,MUC-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3.6%,临床分期中I和II期病人阳性表达率MUC-1 RNA为33.3%,MUC-1蛋白为40%,而-Ⅲ期病人则分别高达65.4%和69.2%,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外周血的癌细胞MUC-1高表达,阳性率为73%,结论:MUC-1是一种较好反映胃癌恶性程度和转移性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92.
论“恐伤”心理的基因定势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基因定势表达研究概况基础上,列举0MIM上部分与恐惧等心理因素定势的基因与疾病,进而探讨心理、基因定势表达与精神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分析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家系的临床特征并检测这些家系中M3胆碱能受体基因(A)8区的突变情况.方法:根据2003年4月杭州会议制定的中国人HNPCC家系标准收集HNPCC家系共15个,分析其临床特征;提取先证者的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M3胆碱能受体基因第8外显子中一段长153 bp,包含有微卫星位点(A)8的基因片段,直接进行DNA测序.结果:15个家系共有恶性肿瘤患者55例,其中大肠癌患者41例,平均每个家系发生大肠癌2.73例,73%的大肠癌患者发病年龄<50岁,51%的病灶位于近端结肠,40%发生在直肠肛门,同时和异时多原发大肠癌总发生率为12%,2/3的家系属于Lynch Ⅱ型,共发生肠外恶性肿瘤14例(18个),其中胃癌最常见.15例先证者外周血中无1例检测到M3胆碱能受体基因(A)8区的突变.结论:M3胆碱能受体基因与中国人群中HPNCC的发病可能无密切关系.中国人HNPCC家系标准应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并进一步验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近年来产生了一些用于分析基因表达数据的聚类算法,却很少有关于评价聚类算法方法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尝试建立一个定量的评价基因表达数据聚类结果的方法。方法 本研究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评价聚类结果的方法,利用我们提出的实验均方误差F值对几个常见的聚类算法进行比较。结果 利用F值对类质量的评价和利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对类进行分析的结果一致。结论 实验均方误差F值可以定量地评判用于基因表达数据的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95.
重组血红素加氧酶-2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与纯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重组血红素加氧酶 2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与纯化方法。方法 将已构建的血红素加氧酶 2(HO 2 )的重组质粒pMW1 72a HO 2转入大肠杆菌BL 2 1 ,分析不同温度及摇床转速对HO 2表达的影响 ,确定可溶性表达最佳条件。使用超声波、超速离心、分级盐析、分子筛层析等方法纯化HO 2。检测酶活性。结果 确定了HO 2可溶性表达最佳条件为 37℃ ,(85± 5 )r min ;确定了HO 2具体纯化路线。得到蛋白纯度为 95 .0 % ,纯化倍数为 2 .9倍 ,收得率为 4 0 .9%的活性HO 2蛋白。结论 获得了纯度高、具有活性的HO 2蛋白 ,为进一步进行HO 2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纯化路线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内皮素A受体mRNA在胃黏膜微循环血管上的表达 ,探讨内皮素及其受体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胃黏膜微循环的调节机制。方法应用mRNA原位杂交确定内皮素A受体的部位 ,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门静脉及外周血浆内皮素水平随门静脉压力升高而降低。胃黏膜内皮素A受体mR NA主要在黏膜基底部的微循环前微动脉和后微静脉血管壁表达 ,其中动脉表达明显强于静脉。其表达与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 (r =0 86 9,P <0 0 5 ) ,与门静脉及外周血内皮素水平呈负相关 (r =-0 797、- 0 74 1,P <0 0 5 )。结论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外周及门静脉血浆内皮素水平进行性降低 ;胃黏膜微循环内皮素A受体mRNA表达量增加 ,呈现上调趋势 ;内皮素及其受体mR NA表达变化可能与胃黏膜微循环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97.
Nonunion is a challenging problem that may occur following certain bone fractures. However, there has been little investigation of the molecular basis of nonunions.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BMP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osteogenesi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BMPs in abnormal bone healing that results in nonunion formation. These facts prompted us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BMPs and their antagonists in standard healing fractures and nonunions using rat experimental models. Standard closed healing fractures and experimental atrophic nonunions produced by periosteal cauterization at the fracture site were created in rat femurs. At postfracture days 3, 7, 10, 14, 21, and 28, total RNA was extracted from the callus of standard healing fracture and fibrous tissue of nonunion (n=4 per each time point and each group). Gene expression of BMPs, BMP antagonists, and other regulatory molecules were studied by methods including Genechip microarray and 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 Gene expression of BMP-2, 3, 3B, 4, 6, 7, GDF-5, 7, and BMP antagonists noggin, drm, screlostin, and BAMBI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nonunions compared to standard healing fractures at several time points. Downregulation in expression of osteogenic BMPs may account for the nonunions of fracture. The balance between BMPs and their endogenous antagonists is critical for optimal fracture healing.  相似文献   
98.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的融合表达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rhIL—10)载体在大肠杆菌B121(DE3)pLyse细胞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IL-l0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用构建成功的IL-l0—PCRT7/NT-TOPO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e细胞,并通过SDS-PAGE鉴定融合表达蛋白。结果 PCRT7/NT—TOPO质粒载体成功载入rhIL-l0基因;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表达的蛋白质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结论 在IPTG诱导下,重组的IL-l0—PCRT7/NT—TOPO质粒载体在大肠杆菌BL2l(DE3)pLyse细胞内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60例脑胶质瘤标本中Ⅰ级11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8例、脉络丛乳头状瘤2例、黏液乳头状型室管膜瘤1例);Ⅱ级20例(弥漫型星形细胞瘤1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5例、室管膜瘤2例、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2例);Ⅲ级21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2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6例、间变性室管膜瘤3例);Ⅳ级8例(均为胶质母细胞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胶质瘤标本中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变化,并与胶质瘤体积及患者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胶质瘤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呈阳性反应,主要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肿瘤浸润边缘部的肿瘤细胞表达明显增强;而阴性对照标本和10例对照脑组织标本则无表达。胶质瘤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阳性表达率为71.67%(43/60),其中Ⅰ级为27.27%(3/11),Ⅱ级70.00%(14/20),Ⅲ级85.71%(18/21),Ⅳ级100%(8/8)。高级别胶质瘤者低氧诱导因子-1α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者,不同级别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15.907,P〈0.01);表达强度与病理级别间呈高度正相关(rn=0.480,P〈0.01)。(2)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及原发肿瘤体积的大小等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脑胶质瘤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强弱与肿瘤病理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100.
用同位32~P标记乳酸脱氢酶-C(LDH-C)cDNA作为探针,与小鼠胸腺、脑、胰、心肌、骨骼肌、睾丸、肾、肺、肝的RNA以及人胰、皋丸、肝、骨骼肌、心肌及脑的RNA分别作点溃杂交(dot blot hybridization)及Northern印迹杂交,证实LDH-C基因只在睾丸中特异性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