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60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通过开展实验室结果互认,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实现临床检验标准化,减轻患者负担。方法 发放新鲜标本或质控血清给各实验室,将结果上报组织单位。各实验室结果经离群值检验后,计算均值及标准差,采取措施使结果趋于一致;建议建立标准实验室,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实行“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实验室间比对计划”,同时获取不准确度和不精密度这两方面有价值的信息。结论 通过开展结果互认,使实验室水平整体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为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基地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了天士力丹参基地通过近10年的持续改进,基本实现了品种良种化、种植机械化、操作标准化、质控系统化、加工自动化、记录追溯化、管理信息化的经验.结果与结论 丹参基地严格按照中药材GAP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生产以后,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但要达到其优质、高产、高效、可追溯之目标,实现机械化操作、自动化加工、清洁化生产、精准化管理,则需要不断深化丹参生产、加工的科学研究,如良种选育、机械开发、模式完善、精准研究、追溯系统的建立、基础研究的深化等.  相似文献   
23.
Soft fruit traceability in food matrices using real-time PC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lmieri L  Bozza E  Giongo L 《Nutrients》2009,1(2):316-328
Food product authentication provides a means of monitoring and identifying products for consumer protection and regulatory compliance. There is a scarcity of analytical methods for confirming the identity of fruit pulp in products containing Soft Fruit. In the present work we have developed a very sensibl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presence of berry DNAs in different food matrices.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hat shows the applicability, to Soft Fruit traceability, of melting curve analysis and multiplexed fluorescent probes, in a Real-Time PCR platform. This methodology aims to protect the consumer from label misrepresentation.  相似文献   
24.
利用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和ISI Web of Knowl-edge(SCI),对本院2007—2009年发表论文情况和被引用情况统计分析,总结本科研状况和科技论文水平,结合本院科技论文发表和管理实际,从科技论文发表和管理存在的问题、相应的对策等方面,对当前军队医院科技论文管理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为医院在科研工作、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陈卫  周帅  韩帅  邓志武  谭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1):2585-2586,2588
目的建立新成生物尿酸检测系统的溯源性,提高用户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检测结果互认提供条件。方法依据《GB/T 21415-2008/ISO 17511:2003》中的国际标准溯源链式图自建新成生物溯源流程图;购买参考物质NIST SRM 909b,首先将厂商工作校准品溯源至参考物质,然后将产品校准品溯源至厂商工作校准品,并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完成新成尿酸产品校准品的量值溯源。结果通过测定临床新鲜血清标本进行临床比对,确保参考物质具有互通性,同时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97%的预测区间和检测项目1/4CLIA′88总允许误差为标准[3],达到量值传递验证要求,进一步确定不确定度,完成量值溯源工作。结论新成生物自建溯源流程成功对产品校准品进行了赋值,实现了产品校准品的溯源,提高了新成试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6.
本文探讨了我院利用条形码技术,引进医疗器械追溯管理系统,实现了植人性高值耗材使用的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健全了医疗器械管理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27.
利用NCBI核酸数据库中IT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序列, 结合产地分析和形态分析对新发现的一种黑果枸杞混伪品进行溯源研究。通过提取样品DNA, PCR扩增及双向测序, 获得样品的ITS序列。所得序列用ContingExpress软件进行拼接, 截取ITS序列全长;利用 NCBI核酸数据库中已登录的ITS序列进行相似度分析对其进行DNA条码溯源;根据其产地分析DNA条形码溯源结果;再根据形态特征进一步验证结果, 3种方法联用获得溯源结果。新发现的黑果枸杞混伪品来源于小檗科小檗属植物喀什小檗Berberis kaschgarica。与黑果枸杞的主要区别:喀什小檗果实表面平滑, 质地轻脆, 黑果枸杞表面皱缩, 质地坚实而硬;喀什小檗外果皮细胞壁连珠状增厚, 石细胞壁平直, 层纹不明显, 黑果枸杞外果皮细胞壁不增厚, 石细胞壁波浪状, 层纹明显;喀什小檗的ITS序列长度为606 bp, 黑果枸杞的长度为654 bp, 二者序列对齐后的相似度为53.32%。  相似文献   
28.
针对病原微生物检测中急需解决的计量标准和量值溯源问题,建立猪链球菌核酸量值荧光定量PCR方法,研制猪链核酸检测标准物质,探索等效一致的核酸测量技术。方法根据已报告的DNA序列设计并合成种特异性16S rRNA引物,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摸索最佳上、下游引物配比浓度,利用已知核酸浓度的标准品作标准曲线并获得Ct值与样本...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探讨两种不同放疗技术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及计量学差异。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63例鼻咽癌患者,根据鼻咽癌2008分期,其中T4期鼻咽癌患者有21例,T3期鼻咽癌患者有21例,T1-2期鼻咽癌患者有21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固定野IMRT计划和旋转容积调强放疗计划,分别比较各期患者两套计划的计量学参数;分析两套计划的治疗时间和跳数、危及器官剂量、靶区覆盖等差异。结果:两种不同放疗技术均具备较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其中PTV1和PGTV的适行性和均匀性相当,两者剂量分布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MRT组的PTV2剂量显著高于RapidArc组,并且前者的均匀性显著优于后者(均P<0.05),但是RapidArc组的剂量分布也能够满足临床需要。在按照患者T分期进行分层比较时,T3期患者和T1-2期患者的两种不同放疗技术靶区剂量分布相似,并且适形性和均匀性均相当。对于T4期患者而言,RapidArc组的PTV2、PTV1、PGTV靶区剂量均显著高于IMRT组(均P<0.05);RapidArc组T4期患者的PGVT均匀指数优于IMRT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9),但P值接近0.05。RapidArc组治疗时间和治疗跳数分别为(185.92±32.19)s和(651.29±112.20)MUs,分别低于IMRT组的(522.29±73.39)s和(1 891.28±253.39)MUs,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83,t=22.192,均P<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采用9野IMRT和RapidArc治疗均能够达到临床要求,但是后者的治疗时间和治疗跳数更短,可以显著降低正常器官的剂量,在T4期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方面可以将高剂量区集中在靶区,从而大大减少正常器官的受照剂量,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归纳梳理中药溯源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文献数据库中2003年-2020年7月与中药溯源相关的文献并进行整理和归纳。使用CiteSpace 5.5 R2进行文献关键词,作者,机构的共现分析,获取对应知识图谱。结果 整理后共收集到196篇文献,通过分析,有三个团队在中药溯源领域内有稳定合作关系;机构之间合作较少且存在地域性,研究成果存在断档;热点关键词为质量追溯,物联网,区块链,二维码等。结论 中药溯源领域现处于稳定起步阶段,发文数量逐年趋于稳定,中药溯源系统与区块链,物联网,DNA条形码技术的融合,质量追溯体系的构建是相关研究的热点。NB-IoT,EPC编码等物联网技术在中药溯源系统中的运用未来将会受到更多学者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