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66篇
  免费   9439篇
  国内免费   2854篇
耳鼻咽喉   822篇
儿科学   2072篇
妇产科学   840篇
基础医学   5917篇
口腔科学   1089篇
临床医学   15118篇
内科学   14147篇
皮肤病学   704篇
神经病学   5643篇
特种医学   34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9068篇
综合类   16728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0519篇
眼科学   1062篇
药学   10149篇
  188篇
中国医学   6741篇
肿瘤学   2159篇
  2024年   300篇
  2023年   1781篇
  2022年   3065篇
  2021年   4773篇
  2020年   4790篇
  2019年   3786篇
  2018年   3485篇
  2017年   3953篇
  2016年   4039篇
  2015年   3599篇
  2014年   6769篇
  2013年   6945篇
  2012年   5676篇
  2011年   5907篇
  2010年   4757篇
  2009年   4403篇
  2008年   4388篇
  2007年   4565篇
  2006年   4027篇
  2005年   3377篇
  2004年   2777篇
  2003年   2424篇
  2002年   2013篇
  2001年   1894篇
  2000年   1554篇
  1999年   1367篇
  1998年   1122篇
  1997年   1020篇
  1996年   897篇
  1995年   889篇
  1994年   787篇
  1993年   617篇
  1992年   675篇
  1991年   521篇
  1990年   449篇
  1989年   377篇
  1988年   377篇
  1987年   329篇
  1986年   282篇
  1985年   296篇
  1984年   289篇
  1983年   165篇
  1982年   198篇
  1981年   138篇
  1980年   125篇
  1979年   113篇
  1978年   121篇
  1977年   66篇
  1976年   60篇
  1975年   4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目的全面评估山东省县级综合医院的整体服务与技术水平,进一步落实县级综合医院的功能定位,引导其发展方向。方法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综合应用专家咨询法、倍数环比法确定指标构成及权重,并通过TOPSIS法、定量分析与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山东省111家县级综合医院的绩效考核情况。结果山东省县级综合医院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运营效率与持续发展方面存在明显劣势。结论各县级综合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未来发展重心,加强规范化管理,促进各指标协同发展。同时,政府应继续落实对县级综合医院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调查乳腺癌化疗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和肝功能受损情况,分析影响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接受化疗治疗的29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化疗期间是否发生HBV再激活,分为HBV激活组60例和HBV未激活组238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入院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化疗方案、是否使用激素治疗、基线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基线HBV DNA等资料,归纳乳腺癌化疗患者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分别于化疗前后,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和HBs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滴度,实时荧光PCR法检测HBV DNA,评估患者的肝功能损伤。结果 298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HBV再激活60例(20.13%)。HBV激活组患者化疗后血清HBsAg滴度、HBeAg滴度、ALT、AST和TBiL高于化疗前(P<0.05);HBV激活组患者化疗后的HBsAg滴度、HBeAg滴度、ALT、AST和TBiL变化水平分别为(2 786.43±157.69)IU/ml、(64.87±6.15)IU/ml、(50.63±7.97)U/L、(44.72±6.82)U/L和(13.42±1.83)μmol/L,明显高于HBV未激活组(P<0.05);基线HBV DNA阳性(OR=1.992,P=0.025)、基线AST升高(OR=1.923,P=0.037)和基线ALT升高(OR=2.063,P=0.012)是乳腺癌化疗患者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化疗HBV再激活患者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明显升高,临床需重点关注化疗患者的肝功能和HBV DNA水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构建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质量控制和预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指导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文献查阅基础上,通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筛选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质量控制和预警效果评价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确立指标权重,构建指标体系。结果 32位专家两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7.5%(28/32)和100.0%(28/28),专家平均权威系数(Cr)为0.792,第二轮咨询专家协调系数为0.245(χ2=459.416,P<0.001),经指标筛选,形成由6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和43项三级指标构成的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质量控制和预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6项一级指标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信息质量(0.2281)、学校管理(0.2123)、疾控管理(0.1927)、预警信息管理(0.1450)、系统维护(0.2)和预警效果评价(0.1108)。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质量控制和预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本体系专家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较高,意见趋于一致,可为国内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比较基于绝对数据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简称绝对法)和基于相对指标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简称相对法)两种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研判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绝对法以累计确诊病例数、本地感染病例占比、近1周聚集性疫情起数、近1周新增确诊病例4个指标计算风险;相对法以本地散发感染确诊病例占比、近1周确诊病例占比、近1周聚集性疫情起数和近1周新增确诊病例4个指标计算风险。以湖北省荆州市的COVID-19疫情数据为例,利用两种方法比较流行前期时间节点(2月1日)、流行中期时间节点(2月15日)和流行末期时间节点(2月27日)的风险评价结果。 结果 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中,33.3%(8/24)完全一致、50.0%(12/24)相差1个级别、16.7%(4/24)相差2个级别及以上。流行前期时间节点,相对法研判荆州区、公安县、洪湖市、松滋市为较高风险及以上,绝对法研判4个地区为中风险及以下。流行中期时间节点、流行末期时间节点,两种方法研判结果相同或相差1个级别。 结论 两种方法评估结果类似,均可以用于COVID-19疫情研判,在疫情流行早期,相对法更适于COVID-19疫情走势研判。  相似文献   
995.
韩栋  刘锋  关小倩 《中国医院统计》2021,(2):172-174,180
目的通常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指标用于评价综合医院的能力,当用于医院内部评价时,因专科差异较大,现有指标不宜直接用于临床专科比较。本文拟探讨DRGs指标体系应用于医院内评价的问题,并提出专科能力指数及其计算方法。方法以某院2018年DRGs分组结果及该院所在省份DRGs数据,论证现有DRGs指标体系应用于医院内专科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评价指标——专科能力指数以对临床科室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新指标能有效地弥补DRGs指标体系在医院内评价临床科室时存在“不可比”的问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临床科室的专科能力。结论基于DRGs的专科能力指数不仅使得各临床科室具有可比性,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临床科室的医疗服务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96.
《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中提出的三种临床评价路径,对每一种评价路径都有着明确的指引和要求,申请人根据不同的评价路径提供相应的临床评价证据来评价产品的安全有效性,但是在实操过程中仍有不少对临床评价理解的误区,本文将对其中常见的误区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997.
重点研究了间接动态血压监测产品的设计原理和目前该类产品上市前的审评要点,结合已上市产品审批情况,分析目前间接动态血压监测产品的现状。  相似文献   
998.
随着我国医疗器械技术的发展,上下肢康复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器械出现在大众面前,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康复训练,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效率。但是上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出现也伴随着一些问题,文章结合上下肢康复机器人的一些标准及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近年来对上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检测情况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以期能够规范上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市场和提高上下肢康复机器人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99.
骆瑾  王昕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2):274-588
【目的】 研究“双一流”高校工科学报校内发文量与学术影响力间的关系,探讨学报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期刊学术质量,继续推动高校和学科建设的策略。【方法】 依据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统计24种“双一流”高校工科学报2012年、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的校内发文量、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综合排名,辅以EI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的情况。【结果】 有18种高校学报的校内发文比例较高,具有较强的内向性;大部分学报的校内发文比例呈下降或波动稳定趋势,开放办刊的同时也流失了部分校内优质稿件;基金论文比普遍较高;23种学报的影响因子在0.5上下波动,特色优势不明显。由此可见,校内发文比例不直接决定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要积极拓展稿源,提升论文质量。【结论】 “双一流”高校工科学报需要依托高校优势学科,设定特色栏目吸引特色论文;挖掘本校学者资源,提升校内发文质量;坚持科学评价导向,让高校涌现的高水平成果落地生根,推进大学各学科发展,共创一流。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以开放透明为导向的新一代期刊评价体系TOP Factor的来源及应用,为我国科技期刊界参与并推动开放科学运动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网络调研法、文献调研法及数据分析法,探究TOP Factor的产生背景及340余种期刊的得分情况。【结果】 TOP Factor的产生主要归因于学术界已认识到影响因子评价体系存在漏洞,需要建立一套可以客观反映期刊发表内容质量,提高研究透明度和再现性的严谨、透明的期刊评价体系。TOP Factor共有10项指标,每项指标分为0~3分4个等级,目前已进行评估的期刊中心理学领域的期刊得分较高。【结论】 开放透明已成为今后学术出版的大趋势,TOP Factor是从出版源头推进开放科学,随着其在促进数据开放共享、提高学术成果可重复性方面的优势逐渐突显,使用TOP Factor的期刊和出版商将会越来越多。我国科技期刊应重视这一趋势并积极制定与开放科学相关的期刊政策,努力打造开放透明的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