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00篇
  免费   1017篇
  国内免费   552篇
耳鼻咽喉   108篇
儿科学   450篇
妇产科学   803篇
基础医学   595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3056篇
内科学   1929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4230篇
特种医学   9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82篇
综合类   5370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041篇
眼科学   507篇
药学   2274篇
  44篇
中国医学   904篇
肿瘤学   12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472篇
  2021年   739篇
  2020年   678篇
  2019年   565篇
  2018年   551篇
  2017年   667篇
  2016年   792篇
  2015年   836篇
  2014年   1701篇
  2013年   1543篇
  2012年   1573篇
  2011年   1634篇
  2010年   1450篇
  2009年   1300篇
  2008年   1142篇
  2007年   1170篇
  2006年   1123篇
  2005年   997篇
  2004年   789篇
  2003年   631篇
  2002年   510篇
  2001年   453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299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49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21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临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急性脑血管病之一,并呈逐年增高趋势。随着神经介入影像学的发展,对急性SAH患早期(72h内1开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使SAH的早期病因诊断及病因治疗成为可能,患的预后也得到显改善。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4月收治96例SAH患行早期DSA检查并给予相应的病因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有关资料与临床治疗总结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 38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清除术前后行CT扫描 ,在CT引导下行微创清除术 ,并动态观察其疗效。结果 :38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首次血肿清除率达 2 8.0 %~ 4 0 .0 %,其中 1 2例首次清除率为 4 0 .0 %~ 5 6 .0 %。存活 32例 7d后复查头颅CT证实者血肿清除率达 80 %以上。治愈有效率为 84 .2 %,死亡率为 1 5 .8%。结论 :CT引导下的微创清除术能有效地降低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43.
①目的 探讨现代玻璃体手术对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积血的治疗效果。②方法 对108例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积血的病人,于伤后2~4周施行玻璃体切割置换术(单纯玻璃体切割术24例,联合晶体切割84例,联合视网膜手术76例)。③结果 术后经随访2周~18个月,48例达功能治愈,36例达解剖治愈,总治愈率达77.7%。24例继发青光眼者眼压控制在1.37~2.24kPa。④结论 适时地施行玻璃体切割置换术,可很大程度地改善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积血病人的预后,对有效防治外伤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以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STAT3, Bcl-2, Caspase-3的表达情况,并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CNTF治疗组,采用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壳核建立脑出血模型,CNTF治疗组于术后经尾静脉注射CNTF.分别于术后12h、24h、3d、5d 4个时间点取脑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STAT3, Bcl-2, 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CNTF治疗组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STAT3, 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Caspase-3的表达水平比模型组低.结论 CNTF对脑出血后损伤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为通过上调STAT3的表达,使Bcl-2的表达升高,从而减少出血灶周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5.
Object Intracranial aneurysms are rare in children and have different epidemiological, clinical,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 from those in adults. Materials and methods We analyzed demographic, clinical, radiologic features, treatment, and outcome in 55 patients <18 years of age, treated from Jan 1995 through December 2005. Results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 children below 18 years constituted 4% of all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 bifurcation was the commonest location. About half of the aneurysms were complex. Three-fourth of the patients required surgical treatment. Two patients died, constituting 5% mortality. Two patients (5%) had poor outcome, whereas the majority (90%) had a favorable outcome. Conclusions Pediatric aneurysms have male predominance, higher incidence of clinical features of mass effect or seizures, high incidence of large, traumatic/mycotic aneurysms, associated illnesses and ICH/IVH and hydrocephalus, better Hunt and Hess grades at presentation, ICA bifurcation as the commonest site, and better outcome than their adult counterparts.  相似文献   
46.
47.
颅脑损伤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治疗(附625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措施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25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在治疗原发伤病基础上,采用止血、制酸、保护胃黏膜等对症处理,同时应用阿托品治疗22例;胃镜下治疗8例;胃次全切除术5例。结果本组病例中,治愈572例,缓解36例,无效5例,死亡12例,其中阿托品治愈20例;胃镜下治愈6例;胃次全切除术治愈4例。结论预防和治疗的重点是消除颅脑损伤病灶和保护胃黏膜,常规处理方案效果满意,简单、经济且安全有效,但必要时应及时使用特殊治疗手段,以迅速控制出血病情。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CT定位,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仪对颅内血肿碎吸引流。结果治疗36例,存活出院34例,死亡2例。结论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便、安全,疗效好,费用低,是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9.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效果及诊治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结果12例中有11例因动脉瘤破裂出血而发病,单纯第四脑室出血4例,全脑室系统出血2例,小脑半球出血3例,小脑蚓部伴第四脑室出血1例,侧脑室伴第三脑室出血1例,以后颅窝占位病变表现1例。8例术前行DSA检查明确诊断,4例术中明确诊断。12例均行后颅窝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其中动脉瘤颈夹闭9例,孤立切除2例,动脉瘤加固术1例,术后2例因脑积水加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2例中除1例术后留有轻偏瘫外,其余11例恢复良好。结论小脑后下动脉瘤多以第四脑室出血发病,少数以小脑半球或蚓部出血发病,及早治疗效果满意。手术方式应尽量夹闭动脉瘤颈,对于小脑后下动脉末端动脉瘤,可以采用孤立切除术。  相似文献   
50.
脉络膜挫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回顾64例外伤性脉络膜挫伤。多发于20-30岁的青年男性;最常见有拳击伤;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眼底可见脉络膜出血灶及裂伤口,荧光眼底血和造影可帮助诊断。脉络膜挫伤多发生于黄斑部,其次为视乳头周围,多为单个,1-PD大小,脉络膜破裂的形态多为长弧形,脉络膜出血多为圆形;脉络膜破裂与出血常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