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7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37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603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077篇
中国医学   1830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构建葛桑降糖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葛桑降糖胶囊粗多糖、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采用UPLC建立葛桑降糖胶囊的指纹图谱,测定了10个批次产品;并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本)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结果 3批次葛桑降糖胶囊中粗多糖平均质量分数为4.56%,总皂苷平均质量分数为2.97%,总黄酮平均质量分数为2.61%;建立了10批次葛桑降糖胶囊的UPLC指纹图谱,确立15个共有峰,经对照品指认出7个共有峰,分别是葛根素、芦丁、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商陆苷、人参皂苷Rb1、商陆黄素,对应1、5、8、10、12、14、15号峰。结论此方法可用于葛桑降糖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2.
王玉梅 《中草药》2019,50(21):5380-5388
核桃Juglans regia主要含有多糖、黄酮、酚酸、皂苷、酯和醌类等多种化合物,具有抑菌、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等作用,不仅可用于药物或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在食品行业等领域也具有良好应用基础和市场前景,这些活性物质是核桃中极具开发潜能的资源性物质。本文针对核桃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产业应用与发展途径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核桃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3.
黄志恒  宋延秋  闫东升 《中草药》2019,50(24):5995-6001
目的 探讨布渣叶总黄酮(total flavones from Microcos paniculata,MPTF)的高效绿色环保提取方法,并考察其调血脂活性。方法 采用离子液体协同超声辅助提取MPTF,对提取工艺进行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考察;采用高脂饲料造模,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瑞舒伐他丁钙片5.2 mg/kg)、高脂模型组和MPTF低、中、高剂量组(ig给药MPTF 300、600、900 mg/kg),每组各10只,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结果 离子液体超声辅助提取MPTF的最佳工艺条件:离子液体为[BMIM]Cl,浓度为0.30 mol/L,料液比为1:40,提取溶剂为60%乙醇水溶液,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温度为50℃;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提取工艺所得总黄酮提取率高,工艺稳定。调血脂实验结果表明,MPTF各剂量组均能够降低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P<0.05),且随着MPTF剂量增加各指标变化趋势明显,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离子液体协同超声辅助提取MPTF工艺稳定可行,为离子液体协同超声辅助提取中药中难溶性有效成分提供参考;MPTF提取物具有较好的调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5,7,3',4 ',5'-五甲氧基黄酮浓度的HPLC法,并研究其药动学行为.方法 2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龙须藤总黄酮(给药剂量为60 mg/kg)和5,7,3',4',5'-五甲氧基黄酮(给药剂量为113 mg/k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5,7,3',4',5'-五甲氧基黄酮的浓度,以软件DAS2.0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大鼠灌胃5,7,3',4',5'-五甲氧基黄酮和龙须藤总黄酮后,5,7,3',4 ',5'-五甲氧基黄酮的体内过程均符合单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A UC0-∞分别为(5.502 ± 1.302)、(4.192±0.232) (mg·h)/L,Cmax分别为(0.689 ±0.065)、(0.758 ±0.157) mg/L,Tmax分别为(3.111 ±0.434)、(1.430±0.365)h,T1/2分别为(2.444 ±0.287)、(2.700 ±0.890)h.结论 以小剂量龙须藤总黄酮给药较单体给药时5,7,3',4',5'-五甲氧基黄酮血药浓度峰值高,吸收速率常数大,达峰时间短,龙须藤总黄酮中共存的其他成分可能有促进5,7,3',4',5'-五甲氧基黄酮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静态饱和吸附量和解析率为指标,对3种大孔树脂(D101,NKA-9,AB-8)进行筛选,并以回收率为指标,通过选用L9(34)正交表设计实验,确立纯化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以VC为对照品,测定鸭跖草总黄酮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O2- )和羟基自由基(.OH)的抗氧化活性。结果:AB-8纯化鸭跖草总黄酮效果最好,优于D101和NKA-9,最佳纯化工艺:上梯液质量浓度为1.482mg/ml,淋洗pH为4,乙醇洗脱液体积分数70%,洗脱流速为2ml/min;鸭跖草总黄酮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效率与浓度呈正相关,清除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170mg/ml、0.0055mg/ml、1.9327mg/ml,对DPPH和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弱于Vc,而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强于Vc,其中鸭跖草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结论:大孔树脂纯化鸭跖草总黄酮的效果显著,鸭跖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值得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诱导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填充组和填充+TFDR组,每组20只,建立大鼠长段骨缺损模型,模型组骨缺损处仅克氏针固定,填充组及填充+TFDR组骨缺损处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充,并用克氏针固定;填充+TFDR组ig给予TFDR (67.5 mg/kg),模型组及填充组ig等量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6周。给药结束后,处死大鼠,切取骨水泥周围包绕的白色膜状物,模型组切取对应阶段的瘢痕组织,Elisa定量及免疫组化法观察诱导膜中BMP-2、VEGF表达变化。结果 填充组BMP-2、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填充+TFDR组BMP-2、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填充组和模型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相同趋势。结论 TFDR促进Masquelet技术诱导膜中BMP-2和VEGF表达。  相似文献   
87.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在许多中草药中含量较为丰富。作为多种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黄酮类化合物因其广泛的生理或药理活性在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草药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是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现对中草药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不同测定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8.
毋启桐  王金金  杨安南  周宁  赵强  李凯  张振凌 《中草药》2021,52(21):6493-6500
目的 探讨盐炙对补骨脂丸中代表性成分煎出的影响,以及成分与止泻药效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HPLC-MS法测定补骨脂丸及3种补骨脂丸模拟品水煎液中13种代表性成分的含量差异,并结合不同给药组对脾肾阳虚泄泻模型大鼠的胃肠激素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相关指标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代表性成分与止泻药效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药效贡献较大成分。结果 与3种模拟品(模拟I~III号)相比,补骨脂丸水煎液中黄酮类成分如芦丁、异补骨脂二氢黄酮、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宁、异补骨脂查耳酮及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的含量较高,挥发油类成分如茴香醛、反式茴香脑及补骨脂酚的含量较低;与模拟II、III号相比,香豆素类成分如补骨脂素及异补骨脂素的含量较低。不同成分对止泻药效的贡献具有差异,黄酮类和挥发油类成分与止泻药效的关联度较高,香豆素类成分(如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与止泻药效的关联度较低。结论 补骨脂、小茴香盐炙后组成补骨脂丸,能促进黄酮类成分煎出,抑制挥发油类、香豆素类成分煎出,这可能是盐炙增强其止泻作用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89.
唐明  高霞  耿婷  王佳佳  陈夏霖  曹亮  王振中  肖伟 《中草药》2021,52(8):2226-2236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PLC-Q-TOF-MS/MS)对七味通痹口服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表征。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_(18)(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全扫描模式下采集数据,根据精确质荷比、二级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对照品和文献数据鉴定七味通痹口服液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共指认出七味通痹口服液制剂中72个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氨基酸类、酚酸类及苯丙素类等,其中18个化合物经对照品比对。结论该研究为七味通痹口服液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董嘉琪  陈金鹏  龚苏晓  许浚  徐旭  张铁军 《中草药》2021,52(9):2801-2818
山楂是我国传统的药材,具有健胃消食、行气散瘀、化浊调脂的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类型为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类、多糖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及软化心脑血管方面的作用。此外,还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抗肿瘤、抑菌等作用。因山楂具有多基原、多功效、多炮制品的特点,而《中国药典》中指标成分仅为枸橼酸,故对山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总结概括,并根据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从植物化学成分专有性、化学成分与有效成分、化学成分可测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有机酸类和黄酮类中的槲皮素、金丝桃苷、芦丁、山柰酚、牡荆素-4′-鼠李糖苷、牡荆素、牡荆素鼠李糖苷可作为Q-Marker成分,为山楂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