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00篇
  免费   1835篇
  国内免费   1306篇
耳鼻咽喉   220篇
儿科学   695篇
妇产科学   462篇
基础医学   4284篇
口腔科学   786篇
临床医学   3137篇
内科学   3966篇
皮肤病学   1138篇
神经病学   1187篇
特种医学   6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549篇
综合类   5382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734篇
眼科学   358篇
药学   6052篇
  13篇
中国医学   1087篇
肿瘤学   1503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288篇
  2022年   546篇
  2021年   871篇
  2020年   750篇
  2019年   667篇
  2018年   701篇
  2017年   754篇
  2016年   759篇
  2015年   815篇
  2014年   1615篇
  2013年   1608篇
  2012年   1681篇
  2011年   2009篇
  2010年   1700篇
  2009年   1527篇
  2008年   1629篇
  2007年   1743篇
  2006年   1500篇
  2005年   1592篇
  2004年   1266篇
  2003年   1220篇
  2002年   1055篇
  2001年   962篇
  2000年   888篇
  1999年   819篇
  1998年   775篇
  1997年   703篇
  1996年   546篇
  1995年   580篇
  1994年   511篇
  1993年   361篇
  1992年   334篇
  1991年   227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97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101篇
  1984年   98篇
  1983年   85篇
  1982年   77篇
  1981年   67篇
  1980年   48篇
  1979年   39篇
  1978年   21篇
  1977年   39篇
  1976年   34篇
  197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去除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仁南  黄晓静  李玺 《吉林医学》2006,27(5):493-494
目的:评估去除白细胞输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1例患者接受了去除白细胞红细胞悬液761U,(每人1 ̄8U不等),对其中200U红细胞悬液滤除白细胞前、后分别进行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并对其输血反应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应用白细胞滤器后,其白细胞数比过滤前显著减低,过滤前、后白细胞数分别为(6.16±1.44)×109/L与(0.12±0.10)×109/L(P<0.01),血红蛋白过滤前、后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61.58±23.31)g/L与(157.84±22.35)g/L,P>0.05。251例接受去白细胞受血者均未出现输血反应。结论:白细胞滤器能有效去除白细胞,去除白细胞能减少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92.
细胞黏附分子(ICAM-1)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中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CAM—1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Marmarou方法获得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实时定量RT—PCR、S—P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ICAM—1蛋白和mRNA在外伤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组织切片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测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外伤组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ICAM—1蛋白表达分别于伤后6h明显升高.72h达到高峰(P〈0.05),ICAM—ImRNA表达3h即明显升高,72h达最高峰,其后下降。7d时仍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伤后脑组织含水量较假手术对照组高,同时炎性细胞大量聚集。结论大鼠脑外伤诱导了ICAM—1的表达.ICAM—1通过介导炎性细胞的浸润可能参与了伤后脑水肿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欧乃影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和预防措施。方法观察2003年10月至2006年7月所作1000例增强扫描者静脉注射欧乃影0.2mL/kg(其量浓度(c)为0.5mol/L)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100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6例,其中,非过敏反应3例,轻度过敏反应3例,无中度及重度过敏反应。结论欧乃影在磁共振增强扫描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进行HLA-Ⅰ类A、B抗原位点分型的准确性,并探讨血清学分型错误发生的原因。方法用PCR-SSP以及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技术对HLA-A、B分型并比较。结果34例样本PCR-SSP基因分型无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PCR-SSP法与血清学比较,血清学检出错误或漏检率分别为HLA-A位点23.5%,B位点26.5%。血清学发生错误或易混淆的抗原有:A2和A68、A32和A33,B5、B60和61。结论PCR-SSP法进行HLA-A、B抗原等位基因分型具有分辨率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实验过程简捷快速、分型结果较血清学更加准确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95.
1 240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分析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目的 为了解生殖道支原体在晚期孕妇、育龄妇女、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淋球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962例晚期孕妇、85例育龄妇女、9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和103例淋球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宫颈拭子标本进行了生殖道支原体检测。结果 在晚期孕妇、育龄妇女、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淋球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生殖道支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4.16%、3.52%、11.1l%和13.59%。结论 生殖道支原体在晚期孕妇、育龄妇女、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淋球菌性阴道炎妇女中均有一定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6.
党艳丽  郑维国  辛晓燕 《医学争鸣》2004,25(12):1126-1129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激酶 1(DAPK1 )基因CpG岛甲基化及其表达与宫颈癌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和SABC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 32(鳞癌 1 8,腺癌 1 4 )例宫颈癌组织DAPK1基因CpG岛甲基化修饰及蛋白表达 .结果 :宫颈癌中DAPK1基因甲基化扩增阳性率明显增高 5 6 .3% ,与正常宫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鳞癌与腺癌甲基化扩增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宫颈癌中DAPK1蛋白表达阳性率降低 1 5 .6 3% ,与正常宫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鳞癌和 7例与腺癌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DAPK1基因CpG岛异常甲基化修饰能抑制DAPK1的转录 ,使DAPK1蛋白不表达 ,丧失抑癌作用 ,是促进正常宫颈上皮细胞癌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7.
B细胞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克隆性重链基因重排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克隆性重链基因重排检测在B细胞淋巴瘤(B—NH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semi—nested 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银染技术,检测经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23例B—NHL石蜡包埋组织标本的克隆性免疫球蛋白第三互补决定区(IgHCDR3)重排基因,对照组为7例T细胞淋巴瘤(T—NHL)及6例反应性增生或肉芽肿性淋巴结炎。结果 B—NHL IgHCDR3检出的阳性率87.0%(20/23),假阳性率7.7%(1/13),假阴性率13.0%(3/23)。结论 检测克隆性IgHCDR3重排为B—NH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8.
107例在院伤残军人抑郁自评量表调查研究及多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伤残军人伤残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用zung’s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scale,SDS)为工具,对在院107例特、一等伤残军人进行调查研究。并选择年龄、病程、伤残种类、文化程度、伤残严重度、婚姻等14个因子作自变量,SDS部分作因困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伤残军人SDS与我国SDS常模比较显示伤残军人分明显增高,二者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并且受X2病程、X12康复疗效、X13参与社会工作等因素影响(P<0.01)。结论伤残军人伤残后存在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性开展一些康复措施,有利于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河南汉族群体的D1S5 49、D3S175 4、D2 2S683和CSF1PO、TPOX、TH0 1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布。方法 ACD抗凝血样采自 2 19名无血缘关系汉族个体 ,酚 氯仿法提取DNA ,应用复合扩增技术对D1S5 49等 6个短串重复序列 (STR)基因座进行扩增 ,采用高分辨率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银染法显影技术。统计各基因频率、计算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个人识别概率及亲权否定概率。结果  6个STR基因座基因频率的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 ,各基因座的杂合度分别为 0 .7964、0 .72 3 1、0 .815 9、0 .75 81、0 .65 2 3、0 .6816;非父排除概率为 0 .62 46、0 .4914、0 .65 0 1、0 .5 2 3 6、0 .40 98、0 .42 87;个人识别机率为 0 .8996、0 .8781、0 .92 3 1、0 .8896、0 .8167、0 .83 92 ;多态信息含量为 0 .72 16、0 .6994、0 .742 1、0 .7169、0 .65 17、0 .710 6。结论 D1S5 49等 6个STR基因座是一组高度多态性的遗传标记系统 ,在人类遗传学及法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Objective Detection of HPV DNA in oral and genital lesions of a heterosexual male. 4 months after oral and vaginal intercourse with a woman with vulvar warts. Passible modes of acquisition of oral HPV infection in the male sexual partner are discussed. Setting Genitourinary Medicine clinic. Method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mplification of genomic DNA from oral and genital lesions. HPV DNA typing by dot blot hybridization. Results HPV DNA types 6 and 11 were identified in a polypoid tongue lesion and in a penile wart from the male sexual partner. Conclusions The acquisition of oral HPV infection in the male sexual partner may have resulted from genital-oral HPV transfer, either by direct contact with vulvar warts or by digital self-inoc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