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84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292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30篇
口腔科学   557篇
临床医学   1363篇
内科学   260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173篇
特种医学   4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502篇
综合类   3583篇
预防医学   781篇
眼科学   407篇
药学   1314篇
  38篇
中国医学   667篇
肿瘤学   100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373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345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660篇
  2013年   695篇
  2012年   842篇
  2011年   860篇
  2010年   773篇
  2009年   690篇
  2008年   711篇
  2007年   636篇
  2006年   571篇
  2005年   626篇
  2004年   551篇
  2003年   528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381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认识腰椎后缘软骨板破裂症的临床及影象学特点,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腰椎后缘软骨板破裂症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52例经6个月~3年随访,优良率达96%。结论:腰椎后缘软骨板破裂症的发病机制是青少年时期椎体后缘环状骨够陈旧性损伤及其继发改变的结果,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手术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82.
病椎次全切除、髂骨块植骨加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结核约占脊柱结核的2.2%~6.3%.虽然发病率不是很高。但颈椎结核可引起脊髓压迫而导致四肢瘫痪,所造成的残疾十分严重。Hsu等报道一组40例下颈椎结核患者的截瘫发生率为42.5%。随着抗结核药物在临床上更合理的应用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颈椎结核的治愈率有了很大提高。我院自1999年11月至2005年7月采取前路病椎次全切除、髂骨块植骨加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结核22例,疗效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单纯颅骨内板凹陷性骨折六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15~34岁。平均21岁;6例均为钝伤;均位于额、顶部。临床表现:GCS评分13-15分2例,9-12分3例,3~8分1例,6例均有轻重不等的颅高压表现和神经系统体征;CT:6例均表现为沿颅骨缘的梭状致密影,其CT值高于血肿CT值,同等于颅骨CT值。全部病例均未行X线摄片。  相似文献   
84.
颈椎后路螺钉-钛棒(板)内固定技术:初步临床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报告利用螺钉-钛棒(板)固定技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椎不稳的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作者1年来行颈椎后路螺钉-钛棒(板)技术内固定9例,其中齿突样骨引起的C1~C2不稳2例,手术后进行性颈椎后凸2例,颈椎管狭窄2例,C3-C4滑脱1例,C6~C7外伤滑脱2例。分别采用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C3~C5侧块螺钉、C2-T2椎弓根螺钉植入技术,然后连接钛棒或钛板完成固定。9例病人共植入螺钉59枚。结果 所有病人在1周内带外支架进行活动,除1例因拒绝治疗死亡外,其余病人在1个月及1年后复查均未见内固定物移位。结论 颈椎后路螺钉-钛棒(板)固定为安全可靠的技术,可以术后即刻获得牢固内固定,为下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5.
86.
Kaneko  K  Hashiguchi  A  Kato  Y  许俊杰 《脊柱外科杂志》2006,4(5):318-318
C5神经根运动功能麻痹,是椎板成形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之一,现有一些假设来解释这种现象,但关于它的病因学仍不清楚。Kaneko K等通过使用脊髓诱发电位(ESCPs),从电生理学方面研究术后C5神经根运动功能麻痹的可能机制。回顾性研究了66例因颈椎疾病而行椎板成形术的手术患者。对所有患者使用不同的ESCPs来区分不同节段的有症状的的颈椎病。通过手肌试验,如果术后手臂外展的肌力较术前减少至少1个水平,则认为C5神经根运动功能麻痹。结果:5个患者(7.6%)术后出现C5神经根运动功能麻痹。C5神经根麻痹发生在术后1—3d,5个患者均为单侧。其中3例为颈椎病,2例为后纵韧带骨化。1例损伤严重的患者没有康复。其他4例患者在出现症状后3~6个月恢复,MMT提高4或5分。ESCPs的研究发现,5例患者的C5,均受颈椎病影响,(其中3例影响C4、5,还有2例同时影响C4、5和C5、6)。在这5例中,在MRI的T2加权上均可见到高信号影。结论:C4、5,水平的颈椎病,对C5神经根麻痹是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7.
汤小清  林昂如 《广东医学》2006,27(6):829-831
目的 探讨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治疗的新方法 .方法 应用聚乙烯板结合钢板互锁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14例.结果 14例骨折全部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无膝内翻、膝外翻等并发症.按Merchan评分标准,优良者11例,差3例,优良率为78.5%.结论 联合应用聚乙烯板与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其类似中心型固定,符合生物力学原理,防止碎骨块移位,增加了内固定强度,可以早期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操作较双钢板固定法简单,减少了钢板应力遮挡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88.
胫骨平台解剖型钢板的结构特点及临床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结构特点。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2月,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3~54岁,平均38.7岁。结果3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8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1个月膝关节屈曲70°~120°,平均90.2°;术后3个月膝关节屈曲90°~135°,平均110.3°;术后半年膝关节屈曲100°~135°,平均125.0°。按Merchant评分,终末随访时优18例,良12例,可4例。术后无切口皮肤坏死、感染和钢板松动及断裂。结论解剖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满意,其三维结构符合胫骨平台解剖特点,可以提供持续坚强的固定,有利术后膝关节早期活动,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9.
自体椎体骨钛网支架融合器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12):793-795
  相似文献   
90.
经一侧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神经鞘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一侧半椎板入路在椎管内神经鞘瘤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我们从1999年6月至2006年6月经一侧半椎板显微切除38例椎管内神经鞘瘤。其中肿瘤位于颈段13例,胸段19例,腰段6例。结果所有肿瘤均被全切除,病人术后2周即可下床活动,随访期内(2-48个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和脊柱畸形。结论经一侧半椎板入路能够最大程度保留脊柱后部的肌肉、韧带和骨结构,有利于脊柱的稳定性,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卧床时间短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