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的设计、改良及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系统(Jefferson-fracture reduction plate, JeRP)及其相关参数,评估其改良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Jefferson骨折患者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排除寰椎横韧带断裂后,采用原型JeRP系统进行手术治疗,分析其初步临床应用的疗效及出现的问题。根据应用中的不足,通过寰椎三维重建模型,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并测量相关解剖数据,重新确定寰椎侧块上、下位螺钉的最佳进钉点和长度,根据该数据设计、改良JeRP钢板并予以临床应用。术后采用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评估是否存在寰枢椎不稳,应用CT扫描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8例Jefferson骨折患者行经口咽寰椎骨折复位、原型JeRP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平均随访6.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枕颈部疼痛逐渐改善,咽后壁切口愈合良好,未见感染,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及骨性愈合,术后随访未见寰枢椎失稳,但其中3例患者因寰椎侧块上位螺钉穿破寰枕关节而导致颈椎活动受限。针对此问题,并通过应用解剖学测量,模拟置钉显示寰椎侧块外1/3平分线与寰椎上、下关节面交点所形成线段的中点作为寰椎侧块上位螺钉的进钉点,可保证JeRP钢板侧块上位螺钉不穿透上关节面,同时可保证足够空间置入下位螺钉,具备临床可行性。根据此结果设计出改良JeRP钢板,应用于4例Jefferson骨折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所有螺钉均位于寰椎的侧块中。结论原型JeRP初步应用显示较好的疗效,但仍存在寰椎侧块上位螺钉穿透寰枕关节的可能;改良后钢板的设计更加符合寰椎的解剖结构,基本可以保证螺钉位于侧块中。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益气托邪汤联合温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学指标和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18 (IL-18)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MG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托邪汤治疗。对比2组中医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BAFF、IL-4、IL-18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24%,对照组总有效率73.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组CD4~+、CD4~+/CD8~+值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 0.05);2组CD8~+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治疗组CD8~+值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BAFF、IL-4、IL-18水平均降低(P 0.05),治疗组3项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 0.05)。结论:益气托邪汤联合温针灸可有效改善MG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清BAFF、IL-4、IL-18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许俊杰  夏新超 《吉林医学》2012,33(6):1239-1240
目的:了解医院呼吸内科医院感染情况,旨在找出影响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卫生主管部门提供一些有意义的科学参考资料。方法:随机抽取48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将所要分析的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是感染部位与病原菌种类。在483例医院感染患者,送检各种标本培养276份,送检率为56.7%,检出病原微生物122株,标本阳性检出率为44.2%,其中真菌25株(20.49%),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8株(14.75%),大肠杆菌14株(11.48%),各部位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真菌类占首位。结论:只有加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管理力度,积极落实预防措施,医院感染发生才能减少。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每次消毒、灭菌、隔离达到预定的要求,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HH信号通路对大脑中动脉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后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择3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SHH组,各10只。以改良Longa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其中假手术组颈内外动脉和颈总动脉分离,不结扎也不插线栓。SHH组于大鼠左侧侧脑室注射SHH蛋白注射液2 μL (1 μg/μL),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PBS溶液。观察各组术后3 d和7 d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脑血流值变化,周期素依赖性激酶2抗体(cyclin-dependent-kinase 2,CDK2)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表达。 结果 SHH组神经功能评分术后3 d[(1.23±0.16)分]和术后7 d[(0.87±0.13)分]低于模型组[(2.10±0.25)分、(2.38±0.19)分,t=9.269、20.741,均P<0.05)。SHH组术后3 d[(32.14±7.25) mm3]和术后7 d[(21.98±4.56) mm3]梗死体积低于模型组[(60.27±5.64) mm3、(64.82±7.19) mm3,t=9.684、15.912,均P<0.05)。SHH组术后3 d[(348.92±29.38) PU]和术后7 d[(413.24±56.29) PU]脑血流值高于模型组[(163.28±26.13) PU、(130.29±23.42) PU,t=14.930、14.676,均P<0.05)。SHH组CDK2(27.18±3.10)和CyclinD1(24.52±4.31)低于模型组(59.83±5.62、67.38±7.39,t=16.087、15.843,均P<0.05)。 结论 SHH信号通路可减轻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减少脑梗死体积,且可通过调控CDK2和CyclinD1表达使神经细胞增殖,诱导神经再生,达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类药物在现在临床内科医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呼吸内科的必需药品,已经成为医学界非常重要的药物类型之一.但近年来出现很多因为使用抗生素不当而对病情的治疗不利或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甚至威胁到患者生命,但是抗生素使用不当则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呼吸系统在选择抗生素的时候应当坚持谨慎的原则.本文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为呼吸内科对于抗生素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Ruedi-AllowerⅢ型Pilon骨折,术前行CT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使用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早期行康复功能锻炼,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3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照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功能优良率为86.9%(20/23).结论:时于Ruedi-AllowerⅢ型Pilon骨折的治疗,术前CT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可帮助制定手术方案,同时,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结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脊柱椎间关节成形术借鉴于人工关节成形/置换术,旨在恢复脊柱节段的活动和负载功能,防止临近节段退变的加速,从而使术后的脊柱更符合人体的解剖生理要求.目前脊柱关节成形术包括:(1)人工全椎间盘置换;(2)人工髓核置换;(3)关节突关节置换;(4)脊柱后路动力固定装置;(5)纤维环成形术.本文就腰椎椎间关节成形术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联合管石复位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BPPV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管石复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苓桂术甘汤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7%(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耳鸣、胸闷脘痞、心悸气短、面色白、恶心呕吐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情感、功能、躯体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随访1年后,研究组复发率为10.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联合管石复位可有效改善BPPV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闭式冲洗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17例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12-77岁,平均年龄51岁。均为单一间隙感染,感染部位包括L2/32例、L3/45例、L4/58例、L5/S12例。均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留取病灶组织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病理学检查,术后持续闭式冲洗椎间隙2-3周。结果 17例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术中失血量200-700mL,平均失血量(425±50)mL。病灶组织细菌培养结果:铜绿假单孢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粘质沙雷菌1例,余13例均为阴性;病理检查结果符合急慢性炎症表现。术后3周,降钙素原恢复正常,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3个月复查时恢复正常。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随访6-42个月(平均28个月),患者腰痛症状明显缓解,无感染复发病例。术后3-12个月(平均6.5个月)植骨均获骨性融合。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闭式冲洗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具有病灶清除彻底、固定可靠、操作简便可行、效果满意的特点,可使清除病灶、植骨、固定、冲洗一步到位,避免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