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86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292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30篇
口腔科学   557篇
临床医学   1364篇
内科学   261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173篇
特种医学   4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502篇
综合类   3583篇
预防医学   781篇
眼科学   407篇
药学   1314篇
  38篇
中国医学   667篇
肿瘤学   100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373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345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660篇
  2013年   695篇
  2012年   842篇
  2011年   860篇
  2010年   773篇
  2009年   690篇
  2008年   711篇
  2007年   636篇
  2006年   571篇
  2005年   626篇
  2004年   551篇
  2003年   528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381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治疗多节段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采用一期后路“双开门”椎板成形、侧块钛板固定加前路减压支撑植骨钛板固定术治疗术前MRI显示三个节段以上(含三个节段)颈脊髓前后方受压,X线动态片显示颈椎失稳或后突畸形的20例脊髓型颈椎病。结果 一期后、前路手术20例,手术时间平均5.5h(5~7h),失血量平均500ml。术后1~2d病人戴颈围离床活动,颈围外固定12周,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无伤口感染,未见颈椎内固定及植骨块松脱移位,X线摄片显示术后4个月前方植骨块与椎体融合。临床颈痛消失,四肢神经症状按Nurick分级均较术前上升一级以上,平均从术前3.3级升至术后2.4级。结论 一期后、前路颈椎管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为复杂棘手的多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在达到充分解除颈脊髓前后压迫同时稳定颈椎,预防了前方支撑植骨的松脱、颈椎的后突畸形发生,提高了植骨融合成功率。  相似文献   
62.
1998年至2 0 0 2年,对2 4例患者采用经口内切口置入导引板定位行下颌角肥大截骨术,效果良好。1 材料与制作根据术前口腔全景片及头颅正侧位定位片测得下颌角肥大程度,及所需截除的下颌骨形状和大小。先用温水(约摄氏80℃)将带孔状白色可塑性塑胶板软化,再按需截下颌骨大小制成导引板,该板厚约3mm(图1)。2 手术方法2 1 局部浸润麻醉[1 ]2 2 口内切口暴露下颌骨 在口内自下颌升支下前缘,向前沿龈颊沟至第二双尖牙作切口,遗留1cm宽牙龈缘黏膜组织以便缝合,垂直点状下刀,直达骨膜。伸入剥离子充分剥离下颌骨升支外侧板中下段、下颌角及下…  相似文献   
63.
泉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乙型肝炎病毒 (HBV )在逆转录过程中由于缺乏校对酶的作用 ,常常发生核苷酸的配对错误 ,因此其突变率较高 ,现已将HBV分为A~H 8个基因型[1] 。HBV感染呈一定的地域性分布 ,在我国主要以B、C、D基因型为主。但是有关基因型与HBV感染的致病性及临床意义尚不太清楚。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微板核酸杂交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HBV进行了基因分型 ,旨在探讨HBV基因型分布特点和临床的关系。材料和方法一、血清标本16 8例血清标本均采自我院 2 0 0 2年 10月至 2 0 0 3年10月诊治的泉州地区慢性HBV感染者 ,其荧光定量PC…  相似文献   
64.
孔琦  刘洪波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10):616-617
目的 观察后路钛网椎板成形侧块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9年至今,共有1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后路钛网椎板成形侧块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及X线评定。结果 通过平均2年5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例都得到了改善,其中优6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3.8%;术后椎管矢状径平均增加4.2mm,钛网无位置变化,并已被再生骨固定。结论 在进行后路减压的同时,钛网椎板成形及侧块内固定,尤其适用于有节段性不稳的脊髓型颈椎病并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65.
钛板联合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眼眶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钛板联合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矫正眼眶骨折眼球内陷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根据术前CT诊断明确的14例14眼眼眶骨折患者,术中用钛钉、钛板将复位的眶缘骨折进行坚强内固定.重建正常的眶缘,然后用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植入眼眶,以填补眶腔容积的缺损,同时修复重建眶壁。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CT水平和冠状位扫描复查,10例眼球内陷的患者中,8例获得矫正,2例仍存中度内陷;8例复视患者中,7例获得满意改善,1例无效。无植人物感染、移位和脱出,未见视力丧失者。结论:钛板和复合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眶壁重建手术中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是眶壁重建术良好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66.
中下段颈椎的应力松弛特性及前、后路手术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中下段颈椎的应力松弛特性,并评估椎间盘切除植骨术与椎板切开术对其影响。方法 6例新鲜尸体完整颈椎及手术后颈椎,在模拟生理状态下进行屈曲及伸展位的应力松弛实验。结果 在恒应变条件下,绘制术前及不同术式后的中下段颈椎的应力松弛函数及曲线;术后的中下段颈椎的应力和初始化应力比值G(t)比术前明显增大,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后的G(t)值比椎板切开术大,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恒应变条件下,颈椎具有快速应力松弛敏感性,屈曲位比伸展位大。椎板成形术及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都使颈椎的应力松弛能力减弱,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7.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西脉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54例。结果 54例病人全部获得随访,优良率96.3%。结论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内固定确实等优点,但应加强术后管理。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药理剂量地塞米松对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地塞米松抑制大鼠骨骼生长的机制。方法3周龄清洁级纯系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2只和对照组8只。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200μg/100g,10d)处理,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胫骨切片做TGF-β1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对照组大鼠生长板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肥大带软骨细胞呈现免疫阳性反应。地塞米松处理使大鼠生长板肥大软骨细胞TGF-β1表达增加。结论药理剂量地塞米松促进肥大带软骨细胞表达TGF-β1,从而抑制骨骼纵向生长。  相似文献   
69.
目的 通过体模检测和病例检查的对照研究,比较计算机X射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新旧两种不同成像板(IP)对影像质量和病人辐射的影响,探讨新旧IP的使用原则。方法 对新旧IP进行常规暗噪声、均匀性和一致性、擦除完全性检测;根据阈值对比度-细节检测能力(TCDD)技术,75 kV时新旧IP对体模TO.16进行摄影,请3位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对所得影像进行观察评分,计算阈值检测指数HT(A);结合临床用相同曝光条件,不同的IP分别对膝关节、胸部、腰椎进行投照,请3位放射专家进行双盲阅片,评价影像质量。结果 新旧IP在物理指标上基本相同,在相同曝光条件下,新IP的检测能力高于旧IP,当旧IP提高20%的辐射剂量后,旧IP检测能力接近新IP。结论 随着IP使用次数的增加,需逐步提高曝光剂量才能保证影像质量;若保持原有剂量不变,IP的检测能力就会下降,将影响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在下颈椎损伤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颈椎后路手术中采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加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共32例.根据情况复位,双侧椎板减压或单开门减压,部分病例未减压.选用3.5mm皮质螺钉,双皮质固定.结果 随访6~24 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3~5 个月获得良好骨性融合,无螺钉松动及断钉现象,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颈椎侧块钢板固定术技术相对简单,固定节段短,力学强度好,知应证广,是颈椎后路手术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