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 通过体模检测和病例检查的对照研究,比较计算机X射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新旧两种不同成像板(IP)对影像质量和病人辐射的影响,探讨新旧IP的使用原则。方法 对新旧IP进行常规暗噪声、均匀性和一致性、擦除完全性检测;根据阈值对比度-细节检测能力(TCDD)技术,75 kV时新旧IP对体模TO.16进行摄影,请3位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对所得影像进行观察评分,计算阈值检测指数HT(A);结合临床用相同曝光条件,不同的IP分别对膝关节、胸部、腰椎进行投照,请3位放射专家进行双盲阅片,评价影像质量。结果 新旧IP在物理指标上基本相同,在相同曝光条件下,新IP的检测能力高于旧IP,当旧IP提高20%的辐射剂量后,旧IP检测能力接近新IP。结论 随着IP使用次数的增加,需逐步提高曝光剂量才能保证影像质量;若保持原有剂量不变,IP的检测能力就会下降,将影响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ALVIM统计学体模TRM,探讨乳腺计算机X线摄影(CR)获得尺寸最小的Al2O3斑点(钙化灶)和尼龙纤维(肿块灶)信号的能力。方法将具有各5种大小不同Al2O3斑点和尼龙纤维组成的ALVIM统计学体模TRM置于成像板(IP)上,用钼靶X线机26kV,调节毫安量,选择适当图像处理参数,获得一张密度值D=0·70±0·05的实验照片,用5值判断法取得每一行由5个信号和噪声所组成的10行信号的记分总值,用ALVIM统计学体模的计算公式计算出一组真阳性概率P(S/s)和假阳性概率P(S/n)值,绘制ROC曲线,并计算出每种信号的判断概率值Pdet,再用SPSS10·0统计学单因素方差分析软件处理数据,获得尺寸最小的钙化灶和软组织肿块灶。结果用概率统计方法获得制作ROC曲线的数据和判断概率平均值Pdet,5种大小不同的Al2O3斑点(钙化灶)中,0·20mm的Pdet=0·6250最小,0·55mm的Pdet=0·9000最大,而0·20mm与0·25mm的Pde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其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种大小不同的尼龙纤维(肿块灶)中,0·45mm的Pdet=0·5313最小,1·00mm的Pdet=0·8813最大,而0·45mm的与0·60m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5mm与其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ALVIM统计学体模TRM制作ROC曲线和获得判断概率值Pdet的计算简单、快捷,宜于日常临床工作开展的评价影像质量控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乳腺计算机X射线摄影曝光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比较乳腺摄影屏-片系统与计算机X射线摄影(CR)系统的曝光条件,以及不同曝光量对乳腺CR影像的影响,探讨乳腺CR摄影条件的优化原则。方法应用屏-片组合和CR,分别采用26、28、30 kV对fluke NA 18-220 乳腺模体采用自动曝光控制(AEC)模式进行摄影,并记录曝光量数值(mAs),对CR影像进行处理。同时CR采用上述相同kV、照射野,以及不同的曝光量对模体进行摄影,并对CR影像进行不同的处理。所获图像由4位放射医师进行双盲阅片,按照美国放射学会(ACR)的评分标准评价打分。结果采用自动曝光模式,乳腺CR摄影的曝光量明显高于传统屏-片组合的曝光量;乳腺CR摄影的曝光量降低到标准自动曝光模式的1/2~1/3时仍能满足诊断要求,此时的曝光量较屏-片组合采用自动曝光模式的曝光量低。结论乳腺CR摄影采用不经重新校正的自动曝光模式时,曝光量明显增加;符合诊断要求的乳腺CR摄影所需曝光量可低于屏-片组合,合理使用CR是降低乳腺CR摄影剂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高曝光剂量CT辐射致家兔肝组织发生病理变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模式常规和非常规扫描次数。高曝光剂量的CT扫描对家兔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6只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1)高曝光剂量CT扫描组36只:分两大亚组,每组18只,进一步分6个小组,每小组3只。采用高曝光剂量(约为常规2倍曝光剂量)的腹部CT扫描模式.对大白兔进行全身扫描。①腹部模式一次性扫描组(以下简称一次性扫描组):CT以2.5mm层厚分别连续扫描3、6、9、12、15、18次,48h后剖杀;②腹部模式重复扫描组(以下简称重复扫描组):CT以5mm层厚分别连续扫描2、4、6、8、10、12次,24h后重复上述扫描,24h后剖杀。(2)常规CT扫描组:5只,采用常规次数和曝光剂量对大白兔进行全身扫描,48h后剖杀。(3)正常对照组:5只。所有实验动物取肝组织作病理检查和凋亡相关基因Cpp32、Bax蛋白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1)高曝光剂量CT扫描组光镜病理结果:①一次性扫描组连续扫描6次时出现轻微肝损伤;连续6~18次扫描后,肝细胞逐渐由轻微或局限性浊肿变为弥漫性浊肿、水样变性或脂肪变性、肝窦狭窄或闭塞、点状肝细胞坏死和局部肝出血。②重复扫描组共8次扫描时出现轻微肝损伤;8~24次扫描后,肝细胞逐渐由轻微到弥漫性浊肿、水样变性,近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散在性核固缩改变。免疫组化结果:①一次性扫描组部分肝组织对Bax、Cpp32呈阳性表达,而且随着扫描次数的增加,其阳性表达也多更高,肝细胞的凋亡程度也随之加重。②重复扫描组各小组扫描肝组织Bax和cpp32均出现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程度与扫描次数无明显相关性。(2)常规CT扫描组:实验肝组织光镜下无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Bax、Cpp32呈阴性表达。结论常规肝脏CT扫描是非常安全的:但在非常规扫描次数和高曝光剂量下,CT辐射可能会引起家兔急性肝组织的异常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新一代全身移动CT(BodyTom CT)与常用固定CT机的比较,对其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评估。方法 用CATPHAN 500性能测试体模评价图像质量,用常规的100 mm笔形电离室、C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体部体模及头部体模测量辐射剂量(头模直径为160 mm,体部体模直径为320 mm,它们宽度均为140 mm)。结果 BodyTom CT的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与两类固定CT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度噪声比(CNR)降低20%左右:头部扫描模式下,明显低于飞利浦64排CT和东芝320排CT(重建函数soft时,t=-4.82、-6.98,P<0.05;重建函数standard时t=-20.60、-20.09,P<0.05);体部扫描模式下,也明显低于飞利浦64排CT和东芝320排CT(重建函数soft时,t=-5.67、-12.82,P<0.05;重建函数standard时,t=-3.39、-9.18,P<0.05;重建函数sharp时,t=-3.88、-3.21,P<0.05)。BodyTom CT的辐射剂量高于固定CT,相同参数下体部体模比飞利浦64排CT机剂量高22.97%(t=9.48,P<0.05),比东芝320排CT机高29.60%(t=11.66,P<0.05);头模比飞利浦64排CT机高29.76%(t=23.44,P<0.05),比东芝320排CT机高33.22%(t=23.11,P<0.05)。结论 移动CT的图像与常规CT图像质量相当时,辐射剂量增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建立本医疗机构胸部CT辐射剂量参考水平与警示值,并以此指导本院进行胸部CT扫描方案与检查流程的优化,控制CT受检者所受剂量水平。方法 连续调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进行胸部CT扫描的205 511例受检者资料,根据检查时间将受检者分为改进前和改进后两组。改进前组为2018年度进行胸部CT检查的受检者,共90 507例,改进后组为2019年度进行检查的受检者,共115 004例。设定2018年度胸部CT辐射剂量分布的均值为本院胸部CT辐射剂量指导水平(DRL),第75个百分位数和第25个百分位数为本院辐射剂量诊断参考范围(diagnostic reference range,DRR)的上限和下限,第97.5个百分位数为本院CT辐射剂量警示值,超过DRR上限则认为辐射剂量偏高,超过警示值则认为辐射剂量超高。根据2018年度胸部CT超高剂量扫描的原因分析结果,对2019年度受检者的胸部CT的扫描方案与检查流程进行改进。统计改进前后行胸部平扫CT、胸部增强CT、肺癌筛查低剂量CT的受检者人次、偏高剂量扫描人次、超高剂量扫描人次、单次扫描剂量;统计改进前后因不同原因造成剂量超高的人次、占比。将改进前后两组受检者各项参数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改进后本院胸部平扫CT受检者的平均扫描剂量下降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1,P<0.05),胸部低剂量CT受检者的平均扫描剂量下降2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9,P<0.05);改进后胸部增强CT受检者的平均扫描剂量与改进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辐射剂量偏高的胸部CT受检者比率较改进前减少9.18%,其中胸部平扫CT、胸部低剂量CT受检者比率分别减少3.66%、17.15%,改进后辐射剂量偏高的胸部增强CT受检者比率增加1.7%;改进后辐射剂量超高的胸部平扫CT、胸部增强CT、胸部低剂量CT受检者比率较改进前分别减少0.55%、1.06%、1.74%;超高剂量扫描的受检者中,改进后剂量可优化的受检者比率较改进前分别减少4.72%、31.49%、19.18%。结论 建立本院胸部CT辐射剂量参考水平及剂量警示值有助于推动剂量优化,降低受检者平均剂量,避免高剂量扫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肝外伤动物模型的CT表现,探讨CT模型建立的意义。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成3组,其中单纯肝挫裂伤组6只,自身全血组和自身血浆组各12只。所有模型均在CT引导下,采用穿刺针对肝实质进行划痕搅拌、注入自身新鲜全血或血浆而制成的。对这些模型进行CT扫描,分析比较其CT表现。结果三种模型的实验性肝外伤CT表现为①单纯肝挫裂伤组:平扫为等密度灶,少数肝内隐约呈条状低密度影,增强后为条状、裂隙状或斑点状低密度灶。1~3 d后病灶消失。②自身全血组:为肝内略低密度灶夹杂少许点状等密度影,病灶形态甚不规则;1 d后病灶呈类圆形、梭形或椭圆形低密度改变;3~5 d后病灶消失。③自身血浆组:平扫为等或略高密度灶,边界欠清;增强后呈类圆形或略不规则形团片状低密度灶;1 d后病灶呈类圆形、纺锤状或椭圆形低密度改变,直径达1.0~2.0 cm;3 d后为直径不到1.0 cm小结节状低密度灶;5~7 d后病灶消失。后两组24例中并发肝包膜下血肿7例,假性动脉瘤1例。结论采用肝实质内划痕搅拌、注入自身新鲜全血或血浆可制成不同类型的实验性急性肝外伤的CT模型,这些模型的成功建立对于肝外伤的其他影像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R二维化学位移成像(2D CSI)在家兔肝脏磷代谢物相对量检测中的重复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浓度为0.05 mol/L的500 ml磷酸盐(NaH2PO4)溶液体模及1只家兔在1 d内分别进行30次并于次日重复30次2D CSI MR扫描,分析MR机的稳定性及同一个体磷代谢物的重复能力;对30只家兔在2 d内各行1次31P MRS扫描,分析同一群体磷代谢物的重复能力.在每一次家兔检测前均先行体模31P MRS扫描,测得校正系数,对不同时间段内所检测得的家兔磷代谢物相对值进行校正,获得校正相对值,采用变异系数分析各代谢物相对最检测误差,并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1)体模检测:2 d内磷酸盐体模输测误差分别为4.92%和5.12%,2 d内磷化合物相对值分别为16.68±0.82和16.56±0.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5,P>0.05).(2)同一家兔检测:各磷化合物的检测误筹在8.04%~34.13%之间,其中以β-ATP重复性最好,误差均在10%以内;不同2 d 2次检测磷酸单脂(PME)分别为0.88±0.28和0.88±0.30,磷酸二脂(PDE)分别为4.35±0.66和4.35±0.66,无机磷(Pi)分别为0.95±0.30和0.97±0.28,α-ATP分别为5.58±0.60和5.61±0.61,β-ATP分别为2.70±0.22和2.71±0.22,γ-ATP分别为2.20±0.63和2.18±0.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同一群体家兔检测:各磷化合物的检测误差在8.48%~36.21%之间,其中以β-ATP重复性最好,误差均在10%以内,2次检测PME分别为0.84±0.30和0.79±0.28,PDE分别为4.29±0.72和3.94±0.84,Pi分别为0.91±0.28和0.92±0.31,α-ATP分别为5.65±0.66和5.36±0.60,β-ATP分别为2.71±0.23和2.66±0.25,γ-ATP分别为2.07±0.29和1.99±0.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在各磷化合物中,β-ATP相对量误差小,将它作为评价实验性肝病的指标最可靠.家兔的2D CSI肝脏31P MRS技术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半价层(half value layer,HVL)的测量是乳腺X线摄影质量控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计算乳腺平均腺体剂量时必须测量的一个参数[1-2].半价层的影响因素很多,如kV、靶-滤过材料、照射野大小等.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X射线摄影条件与影像质量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比较计算机X射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不同kV、曝光剂量及曝光等级的组合对对比.细节检出指数和影像质量的影响,探讨CR摄影中合理使用曝光剂量及曝光等级组合的原则。方法根据阈值对比度.细节检测能力(TCDD)技术,用55、65和75kv,分别结合3种不同的曝光剂量与曝光等级组合对体模TO.16进行摄影,请3位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对所得影像进行观察评分,计算阈值检测指数HT(A);同时结合临床分别对膝关节、胸部、腰椎进行不同组合的投照,请3位放射专家进行双盲阅片,评价影像质量。结果相对低的kV采用增加曝光剂量、减小曝光等级的组合所得探测指数提高幅度高于高的kV;在kV值相同的情况下,对比度好的部位可明显降低曝光剂量,提高曝光等级。结论根据疾病诊断需要和受检部位对比度情况,合理使用曝光等级既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又不影响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