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2篇
  免费   1521篇
  国内免费   255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63篇
内科学   186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119篇
综合类   3184篇
预防医学   91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686篇
  11篇
中国医学   7142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580篇
  2021年   881篇
  2020年   813篇
  2019年   437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487篇
  2016年   554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1072篇
  2013年   640篇
  2012年   980篇
  2011年   864篇
  2010年   664篇
  2009年   445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沈怡  马萍  董邦健  彭崇胜  李晓波 《中草药》2023,54(15):4905-4919
目的 对四君子汤非多糖组分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人源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过程研究,明确其在肠、肝中的代谢轮廓及代谢差异,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证据。方法 应用Acquity UPLC I-class/VION IMS QTOF技术分析四君子汤非多糖组分中主要活性成分(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甘草次酸、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CK、白术内酯III)在人源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下的代谢产物以及代谢转化途径。结果 甘草酸、甘草次酸在人源肠、肝微粒体中均以I相代谢为主;而甘草素、异甘草苷、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CK则以肠II相代谢为主。白术内酯III在肠、肝微粒体中代谢均不显著,而四君子汤非多糖功效组分中其他化合物在肠微粒体中代谢速度均比在肝微粒体中更快。此外,甘草皂苷、人参皂苷主要进行脱糖基反应;异甘草苷以脱糖、羟基化等反应为主;甘草素则以葡萄糖醛酸结合为主;白术内酯III则主要发生水解、羟基化反应。结论 阐明了四君子汤非多糖组分中主要活性成分在人体肠道及肝脏中的代谢轮廓及代谢差异,为后续进行四君子汤非多糖功效组分的药效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中药复方的功效组分研究提供了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82.
王孟缘  霍然  于孟涵  徐伟  邱智东  邱野 《中草药》2023,54(16):5214-5224
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甘草泻心汤(Gancao Xiexin Decoction,GXD)基准样品的HPLC图谱及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GXD基准样品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制备15批GXD基准样品,建立特征图谱并选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相似度评价,明确特征峰并对其进行归属。测定指标性成分甘草苷、甘草酸、黄芩苷、盐酸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的含量,计算指标成分转移率,分析指标成分在饮片-基准样品中量值传递的规律。结果 15批GXD基准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共指认22个共有峰,甘草5个、黄芩5个、甘草和黄芩共有3个、黄连6个、黄芩和黄连共有2个、干姜1个;各指标成分从药材-饮片平均转移率分别为98.69%、98.13%、96.94%、94.59%、91.76%、88.08%、94.16%;饮片-基准样品平均转移率为49.08%、42.24%、28.34%、26.72%、29.32%、33.62%、47.93%。结论 特征图谱与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相结合,对GXD药材-饮片-基准样品的量值传递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为经典名方GXD制剂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三仙汤干预骨质疏松症(OP)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等,从而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获得三仙汤中3味药物的化学成分,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已筛选出的靶点名称进行标准化。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骨质疏松症的相关靶基因。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筛选得到疾病-药物成分共同靶蛋白在String网站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模型。在Cytoscape软件中绘制药物、疾病、靶基因网络图,并进行基因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讨三仙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结果通过数据库筛选得到三仙汤的28种有效成分以及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靶点127个,其中蛋白激酶、白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基因为PPI网络中的核心基因; GO富集分析显示靶点主要影响核受体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蛋白质异二聚活性、血红素结合等生物过程;以及影响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IL-17信号通路、前列腺癌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乙型肝炎等信号通路。结论三仙汤中的有效成分通过关键信号通路作用于核心基因,影响细胞分化、凋亡、炎症、氧化应激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为其后续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治疗4周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效果、肢体功能、骨折愈合时间、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肩关节评分系统Constant-Murley(C-M)评分及治疗预后。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71.43%;观察组的旋前度(88.68±7.56)°、背伸度(89.41±2.43)°、桡偏角度(15.39±2.15)°、掌屈度(42.35±4.61)°及旋后度(80.45±5.98)°均大于对照组[旋前度(81.32±6.42)°、背伸度(68.98±2.35)°、桡偏角度(12.19±2.05)°、掌屈度(45.72±5.32)°及旋后度(84.36±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后的VAS评分分别为(3.11±0.38)分、(1.09±0.21)分,骨折愈合时间为(6.49±0.63)周,均低(短)于对照组2周、4周的VAS评分[(4.59±0.43)分、(3.21±0.33)分]及骨折愈合时间[(9.64±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畸形愈合、骨折不愈、股骨头坏死、感染及跛行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用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能提高骨折愈合率,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联合自膨式金属支架(SEMS)在左半结直肠恶性梗阻(MLBO)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因MLBO行SEMS治疗的患者78例。随机化分为大承气汤组38例,聚乙二醇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限期手术治疗,在后续治疗时,大承气汤组口服大承气汤(1袋,125 mL/次,2次/d),聚乙二醇组口服聚乙二醇(舒泰清,A剂+B剂各2袋/次,饮用水冲调至125 mL/次,2次/d),比较2组术前准备时间、腹腔镜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造口率、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病理水肿程度等差异。结果:大承气汤组的术前准备时间为6(5,7) d,低于聚二乙醇组的8(6,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承气汤组限期手术的腹腔镜率为65.8%,高于聚乙二醇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大承气汤组在造口率(21.1% vs 50.0%)及并发症发生率(15.8% vs 40.0%)方面亦优于聚乙二醇组(均P<0.05)。两组的淋巴清扫数目无明显差异(P=0.2),但大承气汤组的病理组织水肿程度比聚乙二醇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大承气汤可有效提高MLBO放置SEMS后限期手术的肠道准备效率及质量,提高腹腔镜成功率,并明显降低限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造口率。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柴枳平肝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胃肠激素、血清神经肽 S受体 -1(NPSR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年 1月—2021年 1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收治的 7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应用中医药柴枳平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胃肠激素水平和 NPSR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 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血清 5-羟色胺 (5-HT)、生长抑素(SS)、胃蛋白酶原Ⅱ( PGⅡ)、血清神经肽 S受体 -1(NPSR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5-HT、PGⅡ、NPSR1水平高于对照组, S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柴枳平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可显著提升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NPSR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益气行水汤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膀胱残存尿量、自行排尿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因肛肠术后尿潴留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 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益气行水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指标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77%,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的膀胱残存尿量(119.0±18.2) mL、自行排尿时间(38.4±17.3) min、排便时间(34.0±8.4) h 及住院时间(4.6±2.1)d 均少于对照组的(168.0±22.9) mL、(54.2±18.8) min、(75.1±6.0) h 及(8.5±3.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治疗后3 d 与7 d 的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分别为(3.1±0.4)分、(1.9±0.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3±1.0)分、(3.0±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采用益气行水汤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减少患者膀胱残存尿量,缩短其自行排尿时间,疼痛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缩短其病情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究八珍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患者的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余姚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2019年 2月—2020年 2月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 6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八珍汤治疗。观察比较治疗 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脊柱功能障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患者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 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患者脊柱功能障碍( 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 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患者加用八珍汤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益气通络方对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DND)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制作全脑缺血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脑缺血加生理盐水组和脑缺血加益气通络方组。缺血再灌 3天后进行HE染色、TUNEL染色。结果 :①HE染色 ,光镜下观察CA1区组织病理学变化 ,并用显微测微尺测量CA1区存活锥体细胞密度 (存活锥体细胞的个数 /mm) ,表明益气通络口服液组 ( 1 1 4 .5± 1 9.0 )与生理盐水组 ( 1 0 .5± 3.0 )比较 ,P <0 .0 1。②TUNEL染色 ,光镜下假手术组未见阳性结果 ,缺血再灌流加生理盐水组CA1区大部分锥体神经元发生凋亡 ( 1 2 4 .0± 1 1 .5) ,益气通络方组CA1区凋亡的锥体神经元明显减少 ( 2 4 .5± 3.0 ) ,存活细胞增多。结论 :益气通络方能够显著降低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抑制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临床疗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0.
温肾宣肺汤合针灸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3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温肾宣肺汤结合针灸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并了解其对体内致哮喘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温肾宣肺汤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必可酮气雾剂吸入加口服博利康尼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中IL-4(白细胞介素-4)和IgE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和改善肺功能作用,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远期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中IL-4和IgE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温肾肺汤结合针灸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且有降低血中IL-4和IgE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