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29篇
  免费   7400篇
  国内免费   2850篇
耳鼻咽喉   406篇
儿科学   1108篇
妇产科学   715篇
基础医学   3715篇
口腔科学   756篇
临床医学   5159篇
内科学   8436篇
皮肤病学   878篇
神经病学   1984篇
特种医学   12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4951篇
综合类   16742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4914篇
眼科学   560篇
药学   7820篇
  96篇
中国医学   25569篇
肿瘤学   1439篇
  2024年   377篇
  2023年   1415篇
  2022年   2329篇
  2021年   3562篇
  2020年   3201篇
  2019年   4523篇
  2018年   3613篇
  2017年   3581篇
  2016年   2665篇
  2015年   2530篇
  2014年   5992篇
  2013年   4898篇
  2012年   5758篇
  2011年   5691篇
  2010年   4756篇
  2009年   3553篇
  2008年   2889篇
  2007年   3185篇
  2006年   2455篇
  2005年   1996篇
  2004年   1590篇
  2003年   1385篇
  2002年   1175篇
  2001年   1041篇
  2000年   841篇
  1999年   585篇
  1998年   417篇
  1997年   427篇
  1996年   330篇
  1995年   273篇
  1994年   248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82篇
  1985年   653篇
  1984年   1054篇
  1983年   802篇
  1982年   801篇
  1981年   786篇
  1980年   715篇
  1979年   708篇
  1978年   621篇
  1977年   422篇
  1976年   529篇
  1975年   439篇
  1974年   429篇
  1973年   35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盼  陈雨微  丁丽琴  曹世杰  张德芹  邱峰 《中草药》2019,50(22):5577-5583
辛味是中药五味学说中的重要性味之一,通常具有“发散”“行气”和“行血”的作用,且辛味中药在传统医学临床应用中占有较大比例。结合中药辛味的功效内涵及传统中医理论对消渴证的认识,阐述辛味中药与消渴证治疗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辛味中药对“消渴三消”的治疗意义与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中药五味理论的现代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思考,为同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63.
基于调控肠道菌群探讨中药防治脑卒中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肠道菌群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被称为人体"被遗忘的器官",被誉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肠道菌群失调与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例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精神分裂症及多发性硬化等。脑卒中具有高的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特点。肠道菌群在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通过影响机体的吸收、代谢、血压、血糖、血脂及动脉粥样斑块等因素,进一步影响脑卒中的发病。中医认为脾胃气血流注失度、阴阳盛衰失衡,机体生理功能失调,化生"风、火、痰、虚、瘀"等病理产物,可致中风的发生。脾胃主腐熟运化水谷,肠道菌群影响饮食的消化吸收,现代研究的肠道菌群功能与中医之脾胃功能失调相关。因此,调整肠道菌群的稳态,可作为一个潜在的干预靶点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中药干预脑卒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是否与调节肠道菌群有关,值得未来做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对中药有效成分(小檗碱、黄芩苷、白藜芦醇等),中药单方(丹参、红景天等)和中药组方(补阳还五汤、脑心通胶囊、补中益气汤等)防治脑缺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和开发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64.
曾建国  杨子墨 《中国现代中药》2021,23(12):2031-2036
湖南省历经8年聚力打造“湘九味”中药材品牌,已逐渐形成品牌品种引领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为达成湖南省中药材产业链千亿发展目标,梳理了“湘九味”品牌培育历程,厘清并阐释了相关概念,分析了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判了大健康应用背景下未来的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5.
中药复方是由2味或2味以上中药遵循中医理论组合而成的方剂。多味中药在合适的剂量配比之下,协同发挥作用,实现中医的整体调节治疗。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新药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传统的"七情和合"与"君臣佐使"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中药复方的成分、药效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同时,多种数理方法和模型的建立、网络药理学和数据挖掘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也对中药复方配伍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研究方法的发展虽促进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研究,但还需进一步建立适合中药复方配伍复杂关系的研究方法,以阐明中药复方及其成分/组分配伍的内在规律,进而构建新的现代中药复方,这也是目前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66.
Understanding why persons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have accelerated atherosclerosis and its sequelae, including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necessary to provide appropriate care to a large and aging population with HIV. In this review, we delineate the diverse pathophysiologies underlying HIV-associated CAD and discuss how these are implicated in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AD among persons with HIV. Several factors contribute to HIV-associated CAD, with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immune activation likely representing the primary drivers. Increased monocyte activation, inflammation, and hyperlipidemia present in chronic HIV infection also mirror the pathophysiology of plaque rupture. Furthermore, mechanisms central to plaque erosion, such as activation of toll-like receptor 2 and formation of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are also abundant in HIV. In addition to inflammation and immune activation in general, persons with HIV have a higher prevalence than uninfected persons of traditional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cluding dyslipidemia, hypertensio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tobacco use. Antiretroviral therapies, although clearly necessary for HIV treatment and survival, have had varied effects on CAD, but newer generation regimens have reduced cardiovascular toxicities. From a clinical standpoint, this mix of risk factors is implicated in earlier CAD among persons with HIV than uninfected persons; whether the distribution and underlying plaque content of CAD for persons with HIV differs considerably from uninfected persons has not been definitively studied. Furthermore, the role of cardiovascular risk estimators in HIV remains unclear, as does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and emerging therapies; no trials of CAD therapies powered to detect clinical events have been completed among persons with HIV.  相似文献   
67.
综述近年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之核心在于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痰浊、瘀毒为标,病久则伤及脾肾,由实转虚。中医内治法主要以辨证论治、辨病论治或单方验方为主,外治法以中药洗浴、中药灌肠、肛门给药、针灸为主。中医药治疗本病优势明显。应继续完善对中医药作用机制的认识,制订统一的辨证论治及疗效评价标准,针对效果显著的名方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68.
2019年12月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以湖北武汉为中心向全国各地蔓延。目前数据显示,COVID-19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基础病的患者病情较为严峻,病死率相对较高。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策略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治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于COVID-19的防治及患者基础疾病的兼顾治疗方面展现出了一定的特色及优势。本文结合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思想,拟从COVID-19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肿瘤三个方面,探讨COVID-19爆发形势下合并基础病患者的中医药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9.
目的建立单抗N糖分析方法的系统适用性对照品,并设定相应的系统适用性要求。方法利用液质联用(LC-MS)仪对N糖系统适用性对照品进行N糖型的表征鉴别,并对对照品进行稳定性评价。结合方法特点和验证数据,对系统适用性要求进行设定。结果建立的系统适用性对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糖型涵盖了单抗主要的N糖型种类。针对3种药典拟收录的单抗N糖分析方法,设定了以下系统适用性要求,包括:图谱与典型图谱相似、G1F(1,6)和G1F(1,3)的分离度应满足具体要求、G0F%应在规定的范围内、G0F保留时间的RSD应≤4%。结论建立了单抗N糖系统适用性对照品,可配合3种2020年版《中国药典》拟收录的N糖分析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