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57篇
  免费   6231篇
  国内免费   3835篇
耳鼻咽喉   402篇
儿科学   1342篇
妇产科学   545篇
基础医学   4927篇
口腔科学   714篇
临床医学   10742篇
内科学   6401篇
皮肤病学   293篇
神经病学   7504篇
特种医学   63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4514篇
综合类   13714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4497篇
眼科学   912篇
药学   6460篇
  42篇
中国医学   3295篇
肿瘤学   3722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1211篇
  2022年   1888篇
  2021年   3366篇
  2020年   3114篇
  2019年   2761篇
  2018年   2802篇
  2017年   2874篇
  2016年   2975篇
  2015年   2809篇
  2014年   5181篇
  2013年   5881篇
  2012年   4883篇
  2011年   5240篇
  2010年   4399篇
  2009年   4237篇
  2008年   4124篇
  2007年   4046篇
  2006年   3804篇
  2005年   3221篇
  2004年   2532篇
  2003年   2258篇
  2002年   1896篇
  2001年   1668篇
  2000年   1383篇
  1999年   1143篇
  1998年   1018篇
  1997年   888篇
  1996年   727篇
  1995年   637篇
  1994年   456篇
  1993年   357篇
  1992年   295篇
  1991年   222篇
  1990年   214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144篇
  1987年   137篇
  1986年   130篇
  1985年   231篇
  1984年   174篇
  1983年   130篇
  1982年   119篇
  1981年   136篇
  1980年   123篇
  1979年   104篇
  1978年   33篇
  1977年   27篇
  1976年   28篇
  197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细胞(SC)移植对损伤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采用切割法制备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T8平面),实验动物随机植入pSVPoMcat微基因的 SC组(A组)、SC组(B组)和明胶海绵组(C组),每组10只.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 及图像分析方法比较各组间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再生轴突计数.同时,行电镜观察及联合行为(CBS)记分. 结果 A,B两组潜伏期和波幅呈恢复趋势,且A组已接近正常,与CBS结果一致.再生轴突计数A组为388±163,B组为109±16(P<0.01),与电镜观察一致. 结论 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2.
葛根素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缺血组(A组,n=10)及葛根素组(B组,n=10),夹闭腹主动脉肾下段20min,建立兔脊髓腰尾段血模型,B组于夹闭前10min静脉注射葛根素30mg.kg^-1,A组则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测定夹闭前、后及再灌注后血浆中丙二醛(MDA)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再灌注4,8,12,24及48h分别对动物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再灌注48h后,处死动物,制作切片,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缺血及再灌注后B组MDA值明显低于A组(P<0.05),而OD活性明显高于A组(P<0.05);再灌注后4,8,12,24及48h时的神经功能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P<0.05);光镜下,与A组相比,B组脊髓组织损伤显著减轻,形态基本正常的前角细胞较多。结论葛根素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研究大鼠全身5Gy照射对伤口巨噬细胞(MΦ)功能的影响及W11-a12的促愈作用。方法 采用^60Coγ射线身身照射复合皮肤创伤模型,观察了MΦ酵母-补体复合物玫瑰花环形成试验、吞噬功能和分泌纤维粘连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功能。结果 大鼠5Gy全身照射复合皮肤创伤后第3、5天伤口内巨噬细胞C3b受体表达、吞噬功能,合成与分泌FN、TGFβ、bFGF的功能均显著受到抑制,但抑制效应的程度不同,MΦ的吞噬功能的抑制重于其分泌功能,分泌TGFβ1功能的抑制重于分泌bFGF的功能,W11-a12能显著逆转辐射对MΦ功能的抑制效应。结论 伤口MΦ功能受抑是合并放射损伤后伤口难愈的主要原因,增强MΦ功能是W11-a12促愈作用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体内重要的氧自由基的清除剂。本实验意在研究缺血肝脏复流后血清谷胱甘肽及其相关酶水平变化,及L-精氨酸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左中肝叶先行缺血70min,后恢复血流,于复流前静脉给予生理盐水(损伤组),或复流前静脉给与L-精氨酸(200mg/kg)(处理组);假手术组只给与暴露左中肝叶之肝蒂。各组动物在复流后0、1、3、6、12h取血清标本,用以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MDA、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T)。并取肝组织标本做光镜和电镜观察,了解组织病变特点。结果 损伤组血清ALT、MDA、GSH-ST和GSH-PX含量较假手术组有明显的提高(P<0.05),而在复流后3h血清GSH水平明显降低(P<0.05)。给与L-精氨酸处理可以明显减轻这种变化(P<0.05)。结论 L-精氨酸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有关。血清GSH-PT、GSH-ST活性受到肝细胞损伤后释放增加的影响,与肝脏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95.
E838等5种辐射防护药对放烧复合伤防治作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比较研究E838、WR-2721茜草、盐酸胱胺和炔雌醇等5种辐射防护药对放射损伤和放烧复合伤的防治作用及其相互间的协同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腹腔注射、灌胃的方法在致伤前/或和致伤后按常用量给药,观察30d存活率,死亡动物平均存活日和保护系数K的差异。结果 (1)致伤前预防给药,5种药物均明显提高了放射损伤和放烧复合伤的存活率,并延长了死亡动物的平均存活日,其中以E838和WR-2721效果最佳;(2)致伤后给药则仅E838和茜草显示了治疗效果;(3)联合用药实验显示所研究的5种配伍用药方式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以WR-2721 E838治效果最好。结论 E838和WR-2721与其它辐射防护药相比具有较理想的辐射防护作用,且E838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两者合理配伍可发挥协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前列腺素E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E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神经症状评分,分别计算脑含水量、脑梗塞体积。结果 大脑中动脉阻断1h再灌注24h,前列腺素E1各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梗塞体积、脑含水量,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行为评分。结论 前列腺素E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急性肺损伤早期肺表面活性蛋白A、B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油酸性急性肺损伤早期表面活性蛋白A、B(SP A、SP B)含量的变化。方法 复制油酸性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 ,采用WesternBlot和ELISA术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SP A、SP B的含量。结果 BALF中SP A、SP B的含量在急性肺损伤后 1h就出现明显降低 (P <0 .0 1) ,并在 6h内维持较低水平。结论 急性肺损伤早期即出现SP A、SP B含量下降 ,同时 ,本研究所建立的表面活性蛋白含量监测方法灵敏度高 ,特异性好 ,可供实验研究采用。  相似文献   
998.
胰高血糖素样肽-2对放射损伤小鼠肠上皮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2对放射损伤小鼠肠上恢复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经8Gy^60 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后随机分为放射损伤对照组和胰高血糖素样肽-2处理组,检测小肠粘膜组织DNA和蛋白含量,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肠上皮形态结构变化。结果:放射损伤小肠粘膜组织DNA和蛋白含量降低,肠绒毛高度下降、数量减少,部分绒毛顶端有糜烂缺损;胰高血糖素样肽-2处理可使肠粘膜组织DNA和蛋白含量降低,肠绒毛增长、数量增多,糜烂发生不明显。结论:胰高血糖素样肽-2可促进放射损伤小鼠肠上皮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与肾功能低下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采用链尿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比色测定其血清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 synthetase,NOS)活力,肌酐(Creatinine,Cr)和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含量,结果:糖尿病组大鼠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组,随病程延长差异显著(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血清NO与肾功能低下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肺缺血再灌注中内皮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缺血再灌注(I-R)中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 制备兔肺缺血再灌注模型,设立伪手术对照,测定缺血期和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相的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1)的水平,分析NO,ET-1与血气指标、肺水肿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NO,ET-1水平显著增高。NO/ET-1值明显降低,动脉氧分压明显降低,肺湿/干重比增加。ET-1与动脉氧分压呈负相关,与肺湿/干重比呈正相关。结论 肺I-R状态下,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与低氧和肺水肿有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