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59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28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366篇
综合类   332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33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氯胺酮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及对海马突触素的影响。方法:1周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与氯胺酮组相同体积的等渗盐水;氯胺酮100 mg组和50 mg组麻醉诱导时分别腹腔注射氯胺酮100和50mg/kg,以后每小时追加首次剂量的1/2,维持麻醉6h。麻醉后21d进行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后取海马标本行突触素免疫组化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采集图像,用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分析荧光半定量A值。结果:氯胺酮可导致大鼠的认知功能的降低,海马突触素表达增加(P<0.05),氯胺酮100 mg组和50 mg组之间海马突触素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可降低新生大鼠的认知功能,并上调海马突触素表达。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氯胺酮辅助无创正压通气对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0月入住我院的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标准治疗组(A组)和标准治疗组 无创正压通气与氯胺酮治疗组(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4hB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pH值、痰液中硝酸盐/亚硝酸盐(NO3/NO2)、呼吸频率(R)与A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有效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创正压通气与氯胺酮治疗重症哮喘患者,不但能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阻力,减少气管插管的需求,而且能减轻患者与呼吸机相拮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3.
徐鹏  王亚军 《河北医学》2007,13(8):942-944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咪唑安定对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内脏牵拉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50例,手术进腹前K组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氯胺酮0.5mg/kg;F组静注氟哌啶2.5mg、芬太尼0.05mg,观察各组牵拉反应情况及用药后HR、SPO2、SBP、DB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抑制牵拉反应有效率K组96%,F组74%,K组明显高于F组(P>0.01).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咪唑安定能安全有效地预防硬膜外麻醉下内脏牵拉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氯胺酮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脓毒症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氯胺酮组;每组各分为Ⅰ、Ⅱ、Ⅲ、Ⅳ4个亚组.对照组和氯胺酮组建立CLP脓毒症模型.术毕半小时开始给药,氯胺酮组肌肉注射氯胺酮50mg/kg,q12h,正常对照组与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直至大鼠死亡或5d观察期结束.每组的Ⅰ亚组大鼠观察5d的生存情况;Ⅱ、Ⅲ、Ⅳ亚组的大鼠于术前0h、术后4h,及以对照组的Ⅳ亚组各只大鼠的临终时刻为观察时相点,分别处死每组中一个亚组的大鼠测定血中TNF-α、IL-6及NO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对照组血清TNF-α、IL-6在CLP术后4h及临终时点均明显升高(P〈0.01);且TNF-α在CLP术后4h较临终时点高;IL-6在临终时点较CLP术后4h高;而NO在CLP术后的临终时点才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氯胺酮组血清TNF-α和IL-6在CLP术后4h及临终时点均明显降低(P〈0.01);NO仅在CLP术后的临终时点明显降低(P〈0.01).正常对照组5d生存率100%,对照组5d生存率0,氯胺酮组5d生存率60%;与对照组相比,氯胺酮组的5d生存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氯胺酮能够抑制CLP脓毒症大鼠血清TNF-α、IL-6和NO的水平,从而提高大鼠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5.
氯胺酮和氯诺昔康对慢性关节炎疼痛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氯胺酮、氯诺昔康及两药联合关节内注射对慢性关节炎疼痛的疗效.方法大鼠右踝关节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单发性关节炎模型,4周后,关节内注射氯胺酮、氯诺昔康及两药联用,每周3次,共用药2周.踝关节X线照片、关节病理切片、关节直径值、屈关节疼痛试验评分和血浆谷氨酸含量为指标.结果踝关节X线照片和病理切片结果提示慢性炎症存在.用药前实验组右踝关节直径值、屈关节疼痛试验评分、血浆谷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2周3个用药组疼痛评分、血浆谷氨酸含量显著低于非用药组,其中氯诺昔康组和联合组右踝关节直径显著低于非用药组(P〈0.05),且2组关节病理切片均见到有新生关节软骨的形成.结论关节内注射氯胺酮和氯诺昔康均可缓解慢性关节炎疼痛,氯诺昔康较氯胺酮抗炎作用明显,还可促进受损关节的修复,联合注射氯胺酮和氯诺昔康,可大大减少两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86.
氯胺酮用于大鼠麻醉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不同剂量氯胺酮麻醉大鼠后,进行麻醉效果评价及生理指标观察。方法:3组不同剂量氯胺酮(100、120、150mg/kg)分别腹腔注射大鼠,进行大鼠左肾切除术。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无创心电监护仪监测大鼠心率(HR)、呼吸(RR)、氧饱和度(SO2)、体温(T);进行镇痛评价、呼吸道评价、肌肉松弛度评价。结果:3组剂量中,以氯胺酮120mg/kg体重腹腔注射大鼠,麻醉持续时闯45±9.59min,HR、RR波动小,镇痛效果、肌肉松弛度较好;以氯胺酮100mg/kg体重腹腔注射大鼠,麻醉效果较差,麻醉时间在27.0±3.033min,HR、RR、S02指标波动大;以氯胺酮150mg/kg注射大鼠,麻醉效果虽好,但呼吸受抑制,体温较另外两组低。结论:以氯胺酮120mg/kg体重腹腔注射大鼠,麻醉效果评价较其他两组好,可满足于45min左右的大鼠实验。  相似文献   
87.
Seventy detoxified heroin-addicte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two groups receiving ketamine psychotherapy (KPT) involving two different doses of ketamine. The patien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existentially oriented psychotherapy in combination with a hallucinogenic (“psychedelic”) dose of ketamine (2.0 mg/kg im). The patients of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same psychotherapy combined with a low, non-hallucinogenic (non-psychedelic), dose of ketamine (0.2 mg/kg im). Both the psychotherapist and patient were blind to the dose of ketamine. The therapy included preparation for the ketamine session, the ketamine session itself, and the post session psychotherapy aimed to help patients to integrate insights from their ketamine session into everyday life. The results of this double blin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KPT for heroin addiction showed that high dose (2.0 mg/kg) KPT elicits a full psychedelic experience in heroin addicts as assessed quantitatively by the Hallucinogen Rating Scale. On the other hand, low dose KPT (0.2 mg/kg) elicits “sub-psychedelic” experiences and functions as ketamine-facilitated guided imagery. High dose KPT produced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rate of abstinence in heroin addicts within the first two years of follow-up, a greater and longer-lasting reduction in craving for heroin, as well as greater positive change in nonverbal unconscious emotional attitudes than did low dose KPT.  相似文献   
88.
氯胺酮与氟哌啶复合麻醉用于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氯胺酮、氟哌啶应用于兔麻醉后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并进行麻醉效果评价。方法32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氟哌啶组(KD组);氯胺酮组(K组)。KD组以(100 mg氯胺酮 5 mg氟哌啶)/kg体重肌内注射;K组以100 mg氯胺酮/kg体重肌内注射,均进行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于麻醉后15 min时抽取耳中央动脉血做血气分析,评价麻醉效果、记录持续时间、死亡率。结果KD组麻醉前与麻醉后15 min时比较:酸碱度(pH)、碱剩余(BE(B))差异有显著性(P<0.01);标准碳酸氢盐(SB)、细胞外液缓冲碱(Beecf)、氧饱和度(SO2)差异有显著性(P<0.05)。K组麻醉前与麻醉后15 min时比较: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差异有显著性(P<0.01);SB、Beecf、BE(B)差异有显著性(P<0.05)。KD组与K组在麻醉后15 min时比较:实际碳酸氢盐(HCO3ˉ)、总二氧化碳(TCO2)差异有显著性(P<0.01);Beecf BE(B)总血红蛋白(THBc)差异有显著性(P<0.05)。KD组的麻醉效果为优75%、良25%、差0%,死亡率0%,麻醉有效时间(45±5)min。K组的麻醉效果为优0%、良31%、差69%,死亡率0%,麻醉有效时间(20±5)min。结论用氯胺酮、氟哌啶联合应用于兔麻醉效果优于单纯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89.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氯胺酮麻醉用于无痛人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氯胺酮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450例行无痛人流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P(异丙酚+生理盐水)组(150例),PK(异丙酚+氯胺酮)组(150例),PF(异丙酚+芬太尼)组(150例)。各组在静推异丙酚前分别静推生理盐水2ml(P组)、氯胺酮0.4mg/kg(PK组)、芬太尼lgg/kg(PF组)。记录异丙酚总用量、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呼之睁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术中知晓、自我感觉,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知晓、心脑综合征及恶心呕吐。异丙酚的总用量以及睫毛反射消失时间,P组明显多于PK组和PF组(P〈0.05);P组和PK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术中最低HR及最低Sp02与术前或术后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5)。呼之睁眼时间及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PF组和PK组均明显少于P组(P〈0.01);而完全清醒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三组间无明显差异;术中不适(咳嗽、体动)的发生率PF组和PK组亦明显少于P组(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插管抢救的情况。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氯胺酮麻醉均能安全有效地实施无痛人流,但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较之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更适合于无痛人流。  相似文献   
90.
目的比较氯胺酮(Ketamine)微量泵持续静脉给药与氯胺酮分次静脉给药在小儿斜视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择期斜视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氯胺酮微量泵给药组:B组,氯胺酮分次静脉给药组,每组30例。A组静脉微量泵输注氯胺酮20~100μg/kg.min-1,B组静脉间断推注氯胺酮每次0.5~1.0 mg/kg,维持麻醉。结果A组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术中体动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后苏醒时间早于B组(P<0.05)。结论氯胺酮微量泵持续静脉给药优于氯胺酮分次静脉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