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3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75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753篇
内科学   52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28篇
特种医学   1656篇
外科学   538篇
综合类   921篇
预防医学   257篇
药学   315篇
  3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313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辐射暴露情况,为介入手术医务人员,提供实时辐射剂量监测数据。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2年3月在介入手术室参与心脏手术的医务人员96人次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进展进行分组,干预组43人次,对照组53人次。干预组研究对象在手术过程中,提供实时剂量监测数据;对照组研究对象按常规流程进行手术。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平均术中辐射剂量率。结果 干预组研究对象的中位辐射剂量率为88.80 μSv/h,对照组研究对象的中位辐射剂量率为188.40 μSv/h。干预组较对照组研究对象,辐射剂量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 637.000,P = 0.000)。结论 为介入手术医务人员提供实时剂量监测数据,可有效降低医务人员职业辐射暴露,改善医务人员的职业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在肺癌微波消融治疗中探究基于CT的三维数字化导航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肺癌患者,随机进行三维数字化导航微波消融或传统CT引导下微波消融,分为三维导航组和传统组,依据肿瘤位置、大小(最大径差值≤2 mm)及微波消融条件不同两两配对,共46对,比较2组手术时间、微波针穿刺次数、CT剂量指数、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病灶控制情况。结果 三维导航组与传统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0.07 ± 6.36)min、(47.20 ± 9.65)min、穿刺次数分别为(1.72 ± 0.69)次、(7.13 ± 3.00)次、CT剂量指数分别为(11.16 ± 2.20)mGy、(26.67 ± 8.72)mGy、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87%、34.78%,以上3个指标三维导航组均低于传统组,三维导航组治疗有效率(93.48%)高于传统组(7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CT引导下利用三维数字化导航技术行肺癌微波消融治疗,使介入穿刺手术的操作更加精准安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早期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d)]、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 LVEDD、 LVPWd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症状管理、角色功能、情绪控制、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状态与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盆腔肿瘤供血特点对介入治疗选择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分析58例盆腔肿瘤(男12例,女46例)年龄23岁~63岁,分别作双侧选择性髂内动脉造影,观察盆腔肿瘤的供血,行供血动脉选择性插管灌注栓塞治疗.化疗药物为阿霉素类、卡铂、5-Fu、MMC,栓塞剂主要为明胶海绵颗粒。结果:58例盆腔肿瘤中,54例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血管主要供血,仅少数病例是髂外动脉参与供血.并对52例妇科盆腔肿瘤及4例骶(尾)部肿瘤行肿瘤主要供血血管选择性灌注栓塞治疗,介入治疗术后所有病例均有全身情况改善,症状减轻,20例宫颈癌得以二期手术切除,4例子宫大出血得以控制;4例骶(尾)部肿瘤先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栓后手术切除清楚,出血量减少。结论:盆腔血管解剖和肿瘤血管特点,是介入治疗选择基础,可作为盆腔肿瘤急诊止血症状,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或不能手术患者的姑息治疗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75.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的探讨(附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穿刺方法超选择插管至患侧旋股内,外动脉,注入治疗药物(溶栓,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介入前后分别血管造影,以观察血管数及近期疗效。结果:介入治疗后患髋股头颈区血管数较治疗前增多(P<0.001),髋关节疼痛缓解,功能改善。结论: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实施介入治疗,能够改善患髋的血液循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对远期疗效和治疗机理尚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76.
本文就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血供来源,介入治疗机制,本文方法、常用栓塞剂、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并发症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7.
对 50例成人下肢标本的旋股内侧动脉深支和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的起源、起点、外径、走行、分布以及经这二支血管介入有关的结构进行观测 ,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更接近病变部位及可进行插管的血管。结果表明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与横支共干起自旋股外侧动脉者占 68% ,升支单独起自旋股外侧动脉占 2 6 % ;旋股内侧动脉深支由旋股内侧动脉主干延续而来。旋股内、外侧动脉深支或升支起点外径分别为 3 0± 0 8mm、 2 8± 0 7mm。从股动脉的起点 ,经股深动脉、旋股外侧动脉至其升支长度为 7 1± 1 1cm ;经股深动脉、旋股内侧动脉至其深支长度为 5 6± 1 4cm。旋股内侧动脉与其深支间约呈 90 。 角 ;旋股外侧动脉与其升支间约呈 1 33。 角。旋股内、外侧动脉深支 (升支 )为营养股骨头和颈的血管 ,这二支血管符合导管插入要求  相似文献   
78.
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介人治疗原发性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肺动脉蛤入治疗肺癌,寻找一种肺癌介入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选择TNM分期为Ⅲb期和Ⅳ期病人20例,分别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和肺动脉灌注。结果:20例分别接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和肺动脉灌注化疗,CR为0,PR分别为2例和3例,MR分别为5例,SD分别为1例和2例,PD分别为1例和0。用小样本配对比较t检验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疗效相仿,肺动脉介入可以作为晚期肺癌和肺癌  相似文献   
79.
Flexible tantalum stents: Effects in the stenotic canine urethr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urpose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flexible tantalum stents (Strecker) implanted into stenotic canine urethras.Methods Eight conditioned, adult, German shepherd dogs, weighing 30–40 kg, were used. Strictures were created surgically in the bulbar urethra just proximal to the os penis. Two months postsurgery, strictures were documented radiographically and then balloon dilated. Following dilatation, a single Strecker stent was placed across the stricture. Stents were 7 mm in expanded diameter and either 2 or 4 cm in length. Retrograde urethrography was performed immediately after stent placement and then biweekly for up to 12 months. Two dogs were sacrificed at 2, 4, 6, and 12 months post-stenting, and necropsy was performed. The urethra was excised, fixed, and exa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and light microscopy.Results Clinical success was achieved without complications in all animals. Hyperplasia of the urothelium was noted 4–6 weeks after stent placement and was most pronounced at 4–6 months. Mucosal fold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stent struts. Restenosis occurred at the distal end of the stent in one dog. Histological alterations were noted in the deeper layers of the urethral wall.Conclusion Strecker stents were well tolerated in all animals and seem useful for the treatment of urethral strictures.Presented at CIRSE Annual Meeting and Postgraduate Course, Budapest, June 20–24, 1993  相似文献   
80.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冷冻治疗肝癌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①家猪12只,腹腔镜下显露肝脏,rocar针穿刺腹壁,经一非金属鞘将冷冻头插入肝右叶冷冻;②11例原发性肝癌,超 引导穿刺扩张皮肤直至肝内肿瘤表面,保留一非金属鞘,LCS-2000冷冻机5mm冻冷头经鞘管插至肿瘤中心冷冻。结果 ①实验动手术后无腹腔内出血,冷冻穿刺部位无严重冻伤;②11例病人冷冻后恢复均顺利,其中5例肿瘤缩小≥50%,1例肿瘤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