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PET/CT三维数字化导航技术在肺结节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6月—2021年5月来潍坊市人民医院就诊,经临床及螺旋CT平扫、增强难以确诊,并在1周内做过PET/CT检查的70例有可比性的胸部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主要非处理因素将70例患者分组,即按照肺结节大小相近(直径差值 < 0.2 cm)、病变部位两两配对,每对编号1、2,共35对,随机分为多模态数字化导航组和传统手术组。记录2组穿刺结果,比较2组患者穿刺的诊断准确率、穿刺一次成功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穿刺次数及活检次数。结果 多模态数字化导航组与传统手术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1%、80%,P = 0.018;穿刺一次成功率分别为71.4%、42.8%,P = 0.016;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3%、42.8%,P = 0.008;穿刺次数分别为1(1,2)、2(2,3),P < 0.001;活检次数分别为1(1,2),2(1,2),P = 0.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ET/CT多模态数字化导航技术不仅操作精准、安全、可靠,而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辐射剂量CT扫描引导定位下肺部穿刺的技术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 56例发现肺部占位需要穿刺明确诊断的患者,选择28例使用常规剂量扫描(120 kV,120 mAs) CT引导,28例使用低剂量扫描(120 kV,30mAs)引导,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图像质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比较两组穿刺的技术成功率及安全性。结果 低剂量组CTDIvol和DLP分别为(2.01 ±0.33) mGy,(46.73 ±3.68) mGy·cm,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的(7.03 ±0.36) mGy,(126.41 ±4.81) mGy·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剂量扫描组穿刺成功率96.43%,低剂量扫描组穿刺成功率92.86%,两组成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 肺部低剂量CT扫描的图像质量可以满足CT引导定位的目的。肺部低剂量引导定位穿刺活检术,在降低了患者辐射剂量的同时还保证了穿刺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上海市头颈部、胸部CT扫描频次分布及其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典型抽样的方法,以上海市的25家医院为调查对象,通过上海市放射卫生综合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各医院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和医学信息系统(HIS),收集受检者基本信息、检查部位、扫描参数、受检者剂量报告等信息,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 所调查的1 732 286人次的CT检查中,头颈部、胸部检查在儿童受检者占75%以上,在成年人受检者则占60%以上。对于成年人受检者,颅脑CT、眼部CT和胸部CT的CTDIw的平均值分别为55.4 mGy、43.1 mGy和12.4 mGy,CTDIvol的平均值分别为56.1 mGy、47.0 mGy和10.6 mGy。颅脑CT、耳道CT和胸部CT的剂量长度乘积(DLP)的平均值分别为603.4 mGy·cm、241.8 mGy·cm和293.6 mGy·cm。结论 CT检查中,头颈部、胸部所占比例很高,不同类型CT检查导致的剂量水平存在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仿真人体模型及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五种头颅CT扫描方式下受检者眼晶体的受照剂量并进行比较。方法 将TLD放置于仿真人体头部模型眼晶体预留孔,在8台CT上分别采用五种头颅CT扫描方式对头模进行扫描,每次扫描结束后,取下TLD并编号记录,以备测量。结果 五种头颅CT扫描方式下,眼晶体受照剂量分别为颅脑(17.78±10.03)mGy,眼眶(17.45±7.92)mGy,鼻骨(14.65±3.80)mGy,鼻窦(9.93±6.25)mGy,颞骨(7.94±5.18)mGy。结论 头颅CT扫描时受检者眼晶体的受照剂量总体水平为(13.55±7.89)mGy,不同CT及不同颅脑扫描方式下,眼晶体的受照剂量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所有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CT设备常见扫描部位的剂量参数调查,分析上海地区成人CT扫描剂量分布,为建立上海市CT扫描诊断参考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在上海所有辖区(共16个区)分别选取至少1家开展CT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每家医疗机构抽取1台年度状态检测合格的CT设备开展头颅、胸部、腹部、腰椎扫描受检者进行剂量调查,收集受检者基本信息、CT扫描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等剂量指标。结果 共收集1475例CT受检者扫描数据,头颅、胸部、腹部和腰椎的CTDIvol的75%位数分别为57 mGy、11 mGy、16 mGy和23 mGy;DLP的75%位数分别为862 mGy·cm、361 mGy·cm、593 mGy·cm和550 mGy·cm。结论 不同扫描部位的CTDIvol和DLP存在显著差别,相同部位扫描的CTDIvol和DLP也存在较大差异,男性DLP略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两种表面防护材料在CT扫描野内的辐射防护效果和扫描野的图像质量。方法 使用CTDI模体测量颈部扫描时周边的辐射量及CTDIw,采用铋屏蔽和硫酸钙屏蔽为辐射防护材料的辐射量及CTDIw,比较有无屏蔽以及两种屏蔽的防护效果差异。低剂量CT筛查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无屏蔽组以及使用铋屏蔽和硫酸钙屏蔽防护组,自动曝光控制扫描,管电压100 kV,参考管电流为23 mAs。对患者甲状腺和肺尖层面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屏蔽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模型研究中,无屏蔽组的探测点辐射量为6.17±0.21 mGy;小于床板侧(7.61±0.14)mGy和中心侧为(7.14±0.11)mGy(P<0.01);而屏蔽组CTDIw均小于无屏蔽组,且铋屏蔽组和硫酸钙屏蔽组与无屏蔽组CTDIw分别为5.78、5.02、6.92 mGy(P<0.05)。临床研究中,3组低剂量筛查的有效剂量分别为(0.92±0.05)、(0.90±0.06)、(0.90±0.05)mSv(P>0.05)。3组甲状腺和肺尖成像质量均可满足诊断要求,且屏蔽组的甲状腺成像质量评分明显低于无屏蔽组(F=14.69,P<0.01),其中硫酸钙屏蔽组评分最低;3组肺尖图像质量评分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1.57,P>0.05)。结论 铋屏蔽与硫酸钙屏蔽均可以作为肺癌CT筛查的甲状腺表面屏蔽使用,不影响肺组织诊断。  相似文献   

7.
耳部低剂量CT扫描的辐射防护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耳部低剂量CT扫描,合理选择剂量,探讨耳部低剂量扫描的辐射防护及诊断价值。方法 60例受检者分为三组,分别为10 mA,50 mA和100 mA组,每组20人,进行低剂量扫描。其他参数不变,改用200mA对三组受检者进行常规剂量扫描,作为标准对照组。比较单层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I)和图像质量的不同。结果 三组不同毫安组单层CT剂量加权指数分别为2.15 mGy,10.77 mGy,21.54 mGy,常规剂量(200 mA)组为43.08 mGy。10mA组图像质量与其它组比较,差别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三组差别不显著。结论 耳部低剂量CT扫描能够降低病人辐射剂量,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引导下应用三维标测穿刺技术降低肺穿刺活检受检者有效剂量的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需行肺部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实验组使用低剂量CT定位技术与三维标测技术行肺部穿刺活检,对照组使用常规CT定位和现有常规穿刺技术,记录每位患者的穿刺次数、定位CT扫描次数、计算患者所接受的有效剂量,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实验组穿刺次数为(1.26±0.53)次,CT定位扫描次数为(3.28±0.57)次,患者所接受的总有效剂量为(1.27±0.32) mSv;对照组穿刺次数为(4.44±1.82)次,CT定位扫描次数为(6.24±1.82)次,患者所接受的总有效剂量为(14.05±4.26) mSv;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穿刺次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87,P < 0.05),CT定位扫描次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64,P < 0.05),患者所接受的总有效剂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16,P < 0.05)。结论 应用三维标测穿刺技术,可大大提高穿刺准确性,成功完成一例穿刺活检所需穿刺次数、CT定位扫描的次数明显减少,加之采用低剂量CT定位技术,可使患者所接受的总有效剂量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王富喜 《中国校医》2020,34(11):839-841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抽吸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间某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4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应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微创穿刺抽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78%,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1.08%,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生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4.68±6.25)、(12.47±2.64)、(29.64±4.32)、(21.36±4.62),对照组在生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1.36±6.08)、(10.68±2.82)、(25.36±5.28)、(18.14±4.08),观察组上述指标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确切,较传统手术创口小,,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定山东省CT头部扫描参考剂量水平,促进CT扫描的合理化应用。方法 测量CT剂量指数,将两次剂量检测结果分别平均分成30组,每组取其均值为组中值,然后将剂量从低到高依次排序,取其75%分位剂量值为参考剂量水平。结果 两次检测75%分位值剂量分别达到38.37 mGy和51.77 mGy,绝对差值为13.4 mGy,其中第二轮检测,其值已超过我国CT卫生防护标准规定的参考剂量水平50 mGy,但低于ICRP 87号出版物给出的参考剂量60 mGy。结论 随着大量螺旋CT的的广泛应用,有必要进行修订,制定新的CT检查参考剂量水平,CT诊断检查参考剂量水平的确立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BP)在放射性肺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对照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小鼠经20 Gy X射线单次胸部照射,构建放射性肺损伤模型,于照射后5周解剖。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及胶原的沉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采用qRT-PCR技术检测肺组织中CIRBP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肺组织中CIRBP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血管扩张充血、炎细胞浸润、部分肺泡间隔增厚,IL-6的表达[(187.22 ±34.77) vs (129.41 ±5.58),t = 3.179,P < 0.05]和TNF-α的表达[(187.02 ±19.16 )vs (137.52 ±23.53),t = 5.069,P < 0.05]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模型组肺组织中CIRBP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1.97 ±0.39) vs (1 ±0.08),t = 3.45,P < 0.05]。除此之外,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CIRBP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14.76 ±1.61) vs (9.32 ±1.26),t = 3.751,P < 0.05;(1.49 ±0.14) vs (1.13 ±0.17),t = 2.819,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IRBP在放射性肺损伤模型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其可能是放射性肺损伤过程中的重要促炎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有无均整器的容积调强技术(VMAT)在颅脑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SRT)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17例脑转移瘤患者,分别设计有均整器(FF)和无均整器(FFF)的VMAT计划。比较2组的靶区参数(D98%D2%Dmean)、适形指数(CI)、梯度指数(GI)、距离梯度(Gradient)、正常脑组织V5GyV10GyV12GyDmean,机器跳数(MU)、出束时间差异。结果 FFF-VMAT与FF-VMAT相比,GIGradient和出束时间都更低[(3.27 ±0.35) vs (3.33 ±0.37);(0.84 ±0.19) cm vs (0.85 ±0.2) cm;(142.71 ±34.59) s vs (177.05 ±62.68)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2和0.001)。相比于FF-VMAT 计划,FFF-VMAT组计划的靶区的D2%[(66.99 ±2.03) Gy vs (65.69 ±2.15) Gy,P = 0.001]和Dmean更高[(59.95 ±1.43) Gy vs (58.77 ±1.6) Gy,P = 0.000],且有统计学意义。FFF-VMAT及FF-VMAT计划靶区的D98%、适形指数,正常脑组织的V5GyV10GyV12GyDmean,以及机器跳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FF-VMAT模式可以更好的保护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可以减少出束时间,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放疗分割模式即大分割放疗(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HFRT)和常规分割放疗(conventional fractionation radiotherapy, CFRT)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8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HFRT,n = 20)与对照组(CFRT,n = 20),比较2组患者放疗前及放疗中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peripheral lymphocyte count,PLC)变化。结果 大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患者的基线PLC无统计学差异(1.53 ± 0.54 vs 1.64 ± 0.56;P > 0.05)。2组的PLC在放疗过程中稳定下降,大分割组淋巴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常规分割组(32.5% vs 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大分割组的最低点PLC高于常规分割组(0.91 ± 0.28 vs 0.55 ± 0.22;P < 0.001)。大分割组治疗期间的最低PLC与基线阶段的比值明显高于常规分割组(0.64 ± 0.24 vs 0.38 ± 0.21,P < 0.05)。结论 与常规分割放疗方案相比,乳腺癌患者接受大分割放疗发生放射诱导淋巴细胞减少的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提示性靶/非靶(Go/Nogo)任务模式,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和行为监测,探讨儿童肥胖与注意认知控制之间的关系,为肥胖儿童注意力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8月—2021年8月从常州儿童医院肥胖门诊选取肥胖儿童38例,同期在常州某小学选取正常儿童41人,采用持续注意范式(CPT)进行脑电测试,记录并比较ERP及行为学数据。结果 1)行为层面,与正常组相比,肥胖组儿童正确击中数明显减少[37(35,39)个 vs. 39(38,40)个,Z=-3.459,P=0.001],反应时延长[(502.21±95.29)ms vs.(454.45±95.24)ms,t=2.210,P=0.030],反应时变异性高[147.74±50.15)ms vs.(105.89±44.87)ms,t=3.330,P=0.001),两组间虚报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认知层面,Go、Nogo条件下肥胖组与正常组N2波幅及潜伏期均差异不显著;肥胖组儿童的P3 Nogo/Go效应明显弱于正常组,肥胖儿童Nogo-P3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16.47±8.46)μV vs.(21.58±7.91)μV,t=-2.771,P=0.007]。结论 肥胖儿童存在持续注意认知障碍,表现在行为层面的击中数减少和反应变异时增加,肥胖儿童的冲突监测能力与正常儿童相当,但其主动抑制能力受损,Nogo-P3幅值降低是受损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广东省某第三代核电站运行后其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性损伤敏感指标的异常情况,为促进下一步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双向队列研究(2019—2021年),对暴露组(453人)及对照组(160人)职业健康检查的放射性损伤敏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21年暴露组的FT3(5.57 ± 0.56) pmol/L水平高于对照组(5.42 ± 0.60) 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0.59,P < 0.05)。2019—2021年暴露组3年的血小板、血红蛋白、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超敏促甲状腺素(TSH)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FT3、FT4呈先升后降趋势,TSH呈下降趋势。结论 长期接触低剂量核电站电离辐射会对放射工作人员的血小板、血红蛋白、FT3、FT4、TSH检查结果有影响,其中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相对明显,并有甲状腺功能降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与患儿血清维生素A、D、E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1-12月采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6个月~15岁儿童资料,选取171例RRTI儿童为RRTI组,156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和E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维生素D3水平。比较RRTI组和正常对照组维生素A、D3、E水平的差异。结果 RRTI组平均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0.30±0.06)mg/L,维生素D3水平为(72.41±25.59)nmol/L,维生素E水平为(8.90±2.32)mg/L,均低于正常组的(0.39±0.07)mg/L、(84.84±29.96)nmol/L和(9.72±2.6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生素A、D3缺乏率和不足率、维生素E的不足率在RRTI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维生素A水平低(<0.3 mg/L)(OR=19.225,95%CI:9.136~40.453)和维生素D3缺乏(<50 nmol/L)(OR=2.891,95%CI:1.186~7.044)使得儿童患RRTI的风险增高。结论 维生素A和维生素D3的亚临床水平缺乏可能与儿童RRTI相关,及时给予补充有助于儿童RRTI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脐血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水平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关系, 以期为BPD的早期预测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5月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早产儿105例, 出院后根据出院诊断将其分为3组: NRDS组22例, BPD组20例, 对照组6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脐血血清中CCSP水平。比较3组患儿脐血血清中CCSP水平, 分析CCSP在早产儿BPD的诊断效能及与胎龄、体重的相关性。采用方差分析及χ2检验、相关性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PD组患儿脐血中CCSP水平(20.332±8.066)ng/ml, 与对照组(46.237±19.991)ng/ml和NRDS组(33.132±10.132)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926, P<0.001), LSD检验两两比较, 对照组与NRDS组的CCSP水平均高于BPD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出生体重与早产儿脐血中CCSP水平成正相关(r=0.533、0.550, P<0.01)。截断值为31.560 ng/ml时诊断效能最大, 约登指数为0.582, 灵敏度90.0%, 特异度68.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0.886(95%CI: 0.814~0.957, P<0.01)。结论 早产儿脐血CCSP低浓度可能反应早期肺损伤, 与BPD的发生有关, 可以作为预测BPD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维生素A缺乏(VA)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发病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6月门诊患儿206例,检测其血清VA水平,比较不同VA水平患儿的感染性肺炎发病率,按照是否罹患感染性肺炎以及肺炎的严重程度不同,比较分组间VA水平的差异;对于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VA 1 500 U/d,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206例新生儿中,116例存在VA缺乏,51例存在边缘型VA缺乏,39例正常水平。VA水平越低,感染性肺炎发病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2,P=0.007)。2)肺炎组患儿VA水平[(0.182±0.079) mg/L]显著低于非肺炎组[(0.236±0.098)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0,P<0.001)。重度肺炎患儿血清VA[(0.125±0.041)mg/L]显著低于轻度肺炎患儿VA水平[(0.212±0.07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P<0.001)。3)VA辅助治疗后实验组患儿气促、咳嗽、呛奶、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血清VA水平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发病存在紧密联系,低剂量维生素A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