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8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618篇
基础医学   332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69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48篇
综合类   354篇
预防医学   42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42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2篇
  1969年   3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控制性超排卵长、短方案在IVF-ET中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短方案控制性超排卵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疗效。方法:将2001年7月-2002年4月因双侧输卵管梗阻IVF-ET的患者100人随机分为长方案组(50人)和短方案组(50人)进行超排卵。长方案组从使用促性腺激素(Gn)治疗前1月经周期黄体期(月经21天)使用GnRHa 0.3mg/d,至垂体完全降调节后加用Gn;短方案组从月经周期第2天开始用GnRHa0.1mg/d,同时加用Gn。当患者有3个以上卵泡直径>18mm时肌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6小时后取卵行IVF,取卵48小时后行ET。结果:两组患者平均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流产率差异无显著性。而两者的Gn使用量有差别,短方案组少于长方案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用Gn第7天雌激素水平不同,短方案组明显高于长方案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GnRHa长、短方案在IVF-ET中控制性超排卵效果相同,但所需Gn数量不同。  相似文献   
32.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通过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妊娠妇女的妊娠结局。方法 对自 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1 1月在我院实施IVF -ET的 75例患者 ,80个妊娠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个周期中 ,宫内妊娠率 96 2 5 % (77/ 80 ) ,其中自然流产率 2 3 75 % (1 9/ 80 ) ;妊娠 <1 6周流产率 1 6 2 5 % (1 3/ 80 ) ;妊娠 >1 6周流产率 7 5 0 % (6 / 80 ) ,其中 5周期均发生双胎妊娠 ;分娩率 72 5 0 % (5 8/ 80 ) ,早产率 1 5 0 0 % (1 2 / 80 ) ,宫外孕发生率 3 75 % (3/ 80 )。新生儿死亡率 3 6 1 % (3/ 83) ,均死于三胎妊娠早产。结论 减少IVF -ET后多胎妊娠率 ,加强多胎妊娠的整个孕期监护 ,以利于减少多胎妊娠 >1 6周流产率及早产率 ,是降低IVF -ET后妊娠胎儿丢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3.
人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其增殖与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王飞  黄强  王爱东  贡志刚  兰青 《江苏医药》2003,29(5):334-337
目的 建立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分化的鉴定技术,观察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特点。方法 从人胚胎海马区分离神经干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体外扩增培养、传代。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的神经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和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从人胚胎脑海马区分离的细胞具有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可进行传代培养,获得的细胞团中大部分为nestin表达阳性细胞。贴壁分化后可以出现NSE、GFAP表达阳性的细胞。结论 用上述方法分离培养的细胞能表达nestin蛋白,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并具有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潜能,具备神经干细胞的特征,可用于细胞移植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4.
被动吸烟对不同孕期大鼠宫内胚胎发育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被动吸烟方法研究了香烟烟雾对不同孕期大鼠宫内胚胎发育的毒性和影响。结果表明:香烟烟雾对孕鼠胚胎有明显的毒性,可引起胚胎死亡、畸形和宫内生长迟缓(IUGR);且孕期不同,这种毒性和影响的后果也不同:其中从孕1天即开始被动吸烟的A组主要表现为死胎、吸收胎和IUGR,且发生率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孕8天开始被动吸烟的B组则主要为畸胎和IUGR,其发生率也比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  相似文献   
35.
五氧化二钒对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采用微团培养观察了V2O5对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旨在为进一步揭示其发育毒作用机理提供依据。结果显示,V2O5对体外中脑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抑制作用,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V2O5抑制中脑增殖经的I C50分别为9.1和6.8μmol/L。体内/体外结合试验显示,V2O5在2.0mg/kg时对细胞分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5.0mg/kg时才对细胞增殖出现抑制作用,按照Ren  相似文献   
36.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不孕症85例报道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评价应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85例不孕患者的临床结果。方法:用药方案有:①GnRHa/FSH/hMG;②GnRHa/FSH;③GnRHa/hMG。培养液包括Earle’s平衡盐液及人类输卵管液(HTF)。结果:85例进行了109个IVF周期治疗,12个周期(110%)因反应不良而取消。每周期获取卵母细胞(102±54)个,卵子受精率689%,卵裂率608%,每个转移胚胎植入率77%(31/402)。94个移植周期中,每周期移植(49±24)个胚胎,获20次临床妊娠(213%)。采用HTF妊娠率为224%,高于应用Earle’s液的妊娠率(1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次妊娠患者中,1次输卵管妊娠,4次自然流产(20%),5例足月分娩,10例继续妊娠。多胎妊娠率40%,重度OHSS发生率41%。结论:IVF-ET是治疗输卵管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不孕症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体外培养时用HTF可能优于Earle’s液,而有利于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方法 :对我院 1998年 9月~ 2 0 0 3年 3月接受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后发生的异位妊娠 2 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异位妊娠发生率为 5 .8%。 2 9例异位妊娠中有 19例术前存在输卵管病变。结论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术后发生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是输卵管病变、继发性不孕 ,年龄、子宫位置、移植术过程的困难程度等亦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38.
缺氧对鼠胚大脑神经元c-Fos表达的影响及当归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宫内缺氧对胚胎大鼠大脑神经元内c-Fos表达的影响及当归注射液是否对缺氧鼠胚大脑神经元有保护作用。方法:将孕15d孕鼠采用低张性缺氧模型致鼠胚宫内缺氧,鼠胚大脑组织经c-Fos和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免疫组化双标染色后,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三组鼠胚大脑中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阳性细胞数量差异没有显著性;而缺氧组中c-Fos/NSE双染阳性细胞比对照组增多(P<0.05);当归组双染阳性细胞比缺氧组减少(P<0.05)。结论:缺氧可刺激鼠胚大脑神经元内c-Fos的表达。当归注射液对缺氧鼠胚大脑神经元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9.
体外受精周期中来源于单原核受精卵胚胎性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常规体外受精和单精子显微注射周期中来源于单原核受精卵胚胎性染色体的异常率。方法:应用FITC、Texas red标记的X/Y染色体着丝粒部位α卫星重复序列探针,对常规体外受精和单精子显微注射周期中来源于单原核受精卵的胚胎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分析其性染色体的异常率和性染色体类型。结果:共分析来自常规体外受精和单精子显微注射周期中来源于单原核受精卵的胚胎111个。总胚胎固定率为92.80%,胚胎杂交率为95.15%。有杂交信号的常规体外受精后单原核受精卵发育来的胚胎中,胚胎性染色体二体率为54.35%,单体率为23.91%,嵌合体率为21.74%。有杂交信号的单精子显微注射后单原核受精卵发育来的胚胎中,胚胎性染色体二体率为34.62%,单体率为34.62%,嵌合体率为30.77%。结论:常规体外受精和单精子显微注射周期中来源于单原核受精卵的胚胎有高于正常的性染色体异常率,不利于进行胚胎移植;前者性染色体二体率显著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0.
不同波段红外线对小鼠胚胎发育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波段红外线对小鼠胚胎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波段的红外线对正常孕鼠及环磷酰胺(CP)致毒孕鼠的照射,观察了受孕母鼠的体重变化,活胎率、死胎率、吸收胎率以及胎鼠的身长、尾长、体重等指标。结果:单纯红外线照射各组孕鼠的体重、胎鼠的体重、身长、尾长都有增加。其中中波红外线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阳性对照组(C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活胎率、死胎率、吸收胎率、胎鼠的体重、身长、尾长均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CP可明显抑制胎鼠的发育及降低胎鼠的活胎率。红外线+CP各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活胎率、吸收胎率、死胎率、胎鼠的体重、身长、尾长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红外线特别是中波红外线能促进胚胎的生长并对CP引起的胚胎发育障碍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