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7篇
  免费   566篇
  国内免费   186篇
耳鼻咽喉   54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357篇
内科学   29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129篇
外科学   304篇
综合类   1672篇
预防医学   355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3361篇
  4篇
中国医学   2186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335篇
  2017年   365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666篇
  2013年   594篇
  2012年   692篇
  2011年   665篇
  2010年   523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3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熊攀  周莉 《中医药研究》2009,(5):510-51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浆内皮素(ET)和血小板α-膜颗粒蛋白(GMP-140)水平的影响。方法1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79例)和复方丹参滴丸组(89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硝酸酯类、美托洛尔(或钙拮抗剂)及阿司匹林治疗,复方丹参滴丸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日3次,连用8周。观察统计两组治疗前1周和治疗结束后1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自拟的疼痛强度及持续时间记分值,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ET和GMP-140水平的变化。结果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后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强度及持续时间记分均有明显减少,而复方丹参滴丸组的降低程度比常规治疗组明显(P〈0.05)。两组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ST段的偏移,而复方丹参滴丸组的疗效比常规治疗组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ET和GMP-140水平均明显减低,而复方丹参滴丸组的疗效比常规治疗组显著(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治疗,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3.
青山抗癌注射液抑制小鼠肿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青山抗癌注射液对动物移植性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和肝癌H22为模型,以顺铂(DDP)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阳)为阴性对照,观察青山抗癌注射液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青山抗癌注射液不同剂量组对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和肝癌H22的生长均显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与NS对照组相比,P<0.01,且呈现出量效关系.结论:青山抗癌注射液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黄芪丹参复方成分提高胎盘血供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有效防治胎盘血供不足所致妊娠并发症提供思路。方法提取分离黄芪、丹参复方成分,运用NOS(一氧化氮合酶)阻滞剂L-精氨酸甲酯(L—NAME)建立一氧化氮合成阻滞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妊娠18d大鼠血浆IL-1、IL-10水平。以及胎盘超微形态学变化,大鼠血压、尿蛋白变化,以及仔鼠重、肝重、脑重、胎盘重等。结果一氧化氮合成阻滞模型组IL-1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经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后,血浆IL-1水平比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IL-10含量较空白组低(P〈0.01),中药组血浆IL-10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胎盘形态学、血压、尿蛋白以及仔重、仔肝重、脑重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黄芪丹参复方成分可能对妊娠早期母-胎界面免疫平衡具有调控作用,通过促进局部生理抑制性免疫反应增强和杀伤、排斥免疫反应减弱,从而有利于母胎循环构建,维持胎盘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川芎嗪和参麦注射液及其配伍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胃肠损伤作用。方法 :选SD 2 0~ 2 2月龄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尼莫通组、川芎嗪组、参麦组、川芎参麦组 ,测各组脑电图幅度的变化 ,胃肠组织、血清、血液和下丘脑中的生化指标及胃肠生理变化。结果 :川芎嗪和参麦注射液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胃肠组织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结论 :其保护作用机制与拮抗自由基损伤、调节ATP酶活性和降低肿瘤坏死因子及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有关。川芎嗪和参麦注射液及其配伍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6.
丹参抗大鼠乙酸性十二指肠溃疡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丹参抗大鼠乙酸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按Okabe方法复制大鼠乙酸十二指肠溃疡模型 ,按传统方法测定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十二指肠溃疡部位的前列腺环素 (PGI2 )含量。结果 丹参组的溃疡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其溃疡抑制率高于对照组 ,PGI2 的含量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丹参具有抗大鼠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丹参提高了十二指肠粘膜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白莪星注射液对Hep - 2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根据抗癌药物敏感性实验的方法 ,计算出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所用药物的一般浓度 ,分 4组 :阴性对照组、治疗组 1 (1 0 0倍稀释 )、治疗组 2 (1 0 0 0倍稀释 )、阳性对照 (顺铂 4 0 μmol/l) ,流式细胞仪检测VEGF的表达。 结果  4组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 72± 0 2 8%、3 34± 0 76 %、3 6 4± 0 2 1 %、4 6 0± 0 6 1 % ;1 0 0倍稀释组和 1 0 0 0倍稀释组VEGF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 (P <0 0 5 )。结论 白莪星注射液对VEGF蛋白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白莪星注射液抗癌的分子机制与肿瘤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和总结瘤内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采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加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如一次注射治疗未愈的,间隔4~6周重复给药,4次为一个疗程,醋酸曲安奈德总量不超过100mg,平阳霉素总量不超过40mg;观察肿瘤消退情况。结果:84例患儿,经1年随访,治愈率(90.4%),显效率(7.1%),无效率(2.4%)。结论:本方法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外观较满意,适合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39.
目的 :了解当归注射液改善脑循环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46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应用当归注射液进行治疗 ,对比分析其治疗前后血浆前列环素 (PGI2 )、血栓烷A2 (TXA2 )及自由基水平。结果 :脑血栓形成患者TXA2 、丙二醛 (MDA)明显升高 ,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明显降低。当归注射液治疗后上述改变明显减轻或恢复至正常组水平。结论 :当归注射液能有效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和氧自由基水平 ,对治疗脑血栓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与市售清开灵注射液作比较,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浓缩液对临床分离的47株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憾),观察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体外抗菌活性。结果:对金葡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孢菌、肺炎克雷伯菌,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与市售清开灵注射液均显示出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体外抗菌活性强于市售清开灵注射液。按药液稀释度计算,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浓缩液对金葡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孢菌、肺炎克雷伯菌的MIC和MBC分别为市售清开灵注射液的1/4-1/2。结论: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对临床分离的致病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且略优于市售清开灵注射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