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96篇
  免费   9985篇
  国内免费   2336篇
耳鼻咽喉   584篇
儿科学   189篇
妇产科学   417篇
基础医学   2793篇
口腔科学   922篇
临床医学   20051篇
内科学   3002篇
皮肤病学   117篇
神经病学   627篇
特种医学   211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5568篇
综合类   25677篇
预防医学   7839篇
眼科学   711篇
药学   8758篇
  113篇
中国医学   5787篇
肿瘤学   9169篇
  2024年   617篇
  2023年   2146篇
  2022年   2208篇
  2021年   2548篇
  2020年   2980篇
  2019年   2249篇
  2018年   1576篇
  2017年   2628篇
  2016年   3623篇
  2015年   4489篇
  2014年   6051篇
  2013年   6484篇
  2012年   8601篇
  2011年   9280篇
  2010年   8320篇
  2009年   8166篇
  2008年   7556篇
  2007年   6548篇
  2006年   5766篇
  2005年   4769篇
  2004年   3521篇
  2003年   2605篇
  2002年   2352篇
  2001年   1946篇
  2000年   1184篇
  1999年   1027篇
  1998年   881篇
  1997年   804篇
  1996年   740篇
  1995年   522篇
  1994年   402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81.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对鉴别肾上腺乏脂肪腺瘤与肾上腺结节样增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肾上腺乏脂肪腺瘤和27例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两组病例各期增强CT值,利用公式灌注值P=CT静脉期-CT平扫期、廓清值C=CT静脉期-CT延迟期、绝对廓清灌注指数APC=(C/P)×100%及相对廓清灌注指数RAPC=(C/CT静脉期)×100%得到相关参数,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鉴别两者的最佳价值。结果肾上腺乏脂肪腺瘤直径较结节样增生更大;肾上腺乏脂肪腺瘤病灶各期CT值均明显高于结节样增生,且两者灌注值P、廓清值C、APC及RAPC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灶位置、对侧肾上腺萎缩及动脉期CT值对鉴别两者无显著意义。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肾上腺乏脂肪腺瘤和肾上腺结节样增生。  相似文献   
82.
《包头医学》2015,(1):2
《包头医学》杂志于1977年创刊,是由包头市卫生局主管、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5-1171/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3507。本刊着重传播医学新理论,交流医学新技术,报道临床实践和新方法,反映医药卫生各领域新动态、新成果及疾病控制和卫生管理的经验与技术。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非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与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CT扫描影像表现。方法: 对2012年6月1日至2021年3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单纯非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8例和同期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44例的CT扫描影像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1) 68例非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CT扫描影像表现中胸膜粘连62例(91.2%),胸膜有钙化者28例(41.2%),叶间裂受累22例(32.4%),胸腔积液12例(17.6%),包裹性胸腔积液8例(11.8%)。(2)44例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CT扫描影像表现中胸膜粘连30例(68.2%),未见胸膜钙化,叶间裂受累32例(72.7%),胸腔积液43例(97.7%),包裹性胸腔积液26例(59.1%)。(3)非活动性与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CT扫描影像比较:胸膜粘连、胸膜钙化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630,P=0.002;χ2=23.737,P=0.000);叶间裂受累、胸腔积液、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692,P=0.000;χ2=68.548,P=0.000;χ2=28.301,P=0.000)。结论: 非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的CT扫描影像与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比较胸膜粘连、胸膜钙化的发生率高,胸腔积液、包裹性胸腔积液、叶间裂受累的发生率低。识别非活动性和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的CT扫描影像特点,对患者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4.
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和CT灌注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螺旋CT改善了单层螺旋CT扫描范围与层厚之间的矛盾,提高了时间、空间分辨力,显示肿瘤与血管关系更优越。胰腺CT灌注检查能反映胰腺癌的灌注特点,显示灌注异常的范围,提供有价值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在各项灌注参数中,胰腺癌组的BF、BY平均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S平均值高于正常对照组,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现就有关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和CT灌注检查方法、临床应用价值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的CT表现及微电极导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后CT影像特点。资料与方法(1)对240例PD患者术前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2)30例PD患者在术后3~12个月(平均6·5个月)CT扫描,观测脑内核团毁损灶33个(其中3例患者为双侧手术):右苍白球腹后内侧核(Gpi)毁损灶14个、左Gpi核毁损灶6个,右丘脑腹外侧核(Vim)毁损灶2个、左Vim核毁损灶11个,对毁损灶最大层面积、术侧CT值(任意值)、健侧对应点CT值(标准值)测量,并算出毁损灶与健侧CT值的差值。结果(1)PD的CT表现主要为中央型弥漫性脑萎缩,以脑室系统扩大为主,轻度脑萎缩46.67%(112/240),中度脑萎缩40%(96/240),重度脑萎缩3.33%(8/240),正常10%(24/240)。(2)33个毁损靶灶之圆形占27·27%(9/33);类圆形占60·61%(20/33);片状不规则形占12·12%(4/33)。毁损灶的面积Gpi核平均(28·01±2.15)mm2,Vim核平均为(14.03±1.24)mm2,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毁损灶Gpi核CT值较健侧平均下降(11.80±0.87)HU,Vim核CT值较健侧平均下降(10.80±1.28)HU,两者亦有差异性(P<0·05)。结论PD患者术前CT扫描对掌握手术适应证较重要,重度脑萎缩患者提示不宜做外科手术治疗。术后CT扫描观察毁损灶之形态、面积、密度变化等影像学改变,有利于对手术疗效、并发症等评估提供一定证据。  相似文献   
86.
肺癌胸膜早期种植转移:螺旋CT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CT诊断肺癌胸膜早期种植转移的价值,并分析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肺癌胸膜种植转移的CT、手术病理资料,作对照研究。结果:43例中,术前CT仅诊断8例,其中Ⅲ级5例,Ⅱ级3例,诊断符合率19%(8/43),CT实际显示胸膜转移结节28例,其中Ⅰ级10例、Ⅱ级13例,Ⅲ级5例,未显示Ⅰ级15例,CT检出率为65%(28/43)。28例中,术前CT漏诊Ⅰ级和Ⅱ级各10例,漏诊率71%(20/28)。20例中,CT漏诊叶间胸膜、肺表面脏层胸膜、纵隔胸膜、肋胸膜、膈胸膜转移,漏诊率分别为0%、33%、36%、43%、80%。结论:CT能准确检出、诊断肺癌中晚期胸膜转移,但检出胸膜早期微小病灶有明显局限性,在CT诊断中,忽视对膈胸膜、肋胸膜、肺表面脏胸膜上Ⅰ、Ⅱ级较早转移灶的观察,是导致漏诊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7.
正确选用乳腺普查放射技术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乳腺癌是许多国家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资料表明,每8名妇女中就有1例乳腺癌患者,每33名妇女中就有1例死于乳腺癌。因此,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乳腺癌的普查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199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乳腺摄影质量标准法案》,该法案规定:乳腺癌普查工作采用X射线屏.片摄影方法。所有用于普查工作的乳腺X射线摄影设备都要取得质量合格证书,否则不得用于乳腺普查工作。英国于1988年开始筹备乳腺普查,1990年正式开展乳腺癌普查工作,并规定采用X射线屏.片摄影方法,在筹备期间以及普查实施过程中,制定和修订了相应配套的质量控制标准。9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陆续开展了乳腺癌普查工作,如法国、芬兰、加拿大、日本、匈牙利等国家,  相似文献   
88.
2006年8月11至12日,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了“数字医学影像”发展研讨会,来自国内各大医院和大学的医学影像、计算机和工程技术专家30余人参加了为期2d的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的主任委员彭明辰教授宣布“临床数字影像工程与技术学组”正式成立,首届学组组长为李坤成教授,副组长由郭佑民教授和韩萍教授担任。本次会议就中国人标准脑、中国人重大疾病数据库构建、医学影像学信息挖掘和新知识发现、数字化医学影像的质量评估与实验平台建设、医学影像诊断的质量控制与评估等内容展开了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89.
目的 通过对肺肿瘤射频热消融(RFA)治疗效果的观察,评价其技术特点、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30例肺肿瘤患者共46个肿瘤接受了RFA治疗(其中肺部原发性肿瘤20例,转移瘤10例),在CT引导下将消融电极刺入到距肿瘤边缘组织1cm处,根据病灶大小,将子针打开至合适直径,达到靶温度后,持续7~15min。对患者进行1~9个月的随访,通过胸部X线片和增强螺旋CT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46个肿瘤,共做消融灶123个,治疗区域坏死率为100%。(1)随访1个月30例,46个肿瘤瘤体完全消融41个,占89.13%;部分消融5个,占10.87%。(2)随访3~9个月26例,40个肿瘤病灶完全缓解(CR)33个,部分缓解(PR)4个,无变化(NC)2个,进展(PD)1个,总有效率达925%(37/40)。结论 RFA治疗肺部肿瘤疗效肯定、安全,是1种应用前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0.
CT引导配合氩氦刀治疗肺癌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引导在氩氦刀治疗肺癌中的正确应用.方法 对无手术适应证的晚期肺癌患者,在CT引导下准确定位,经皮穿刺行氩氦刀冷冻治疗.结果 本组22例肺癌患者均在CT引导下完成氩氦刀冷冻治疗,共26处病灶;其中17处完全被冰球覆盖,9处病灶冰球覆盖80%以上.近期总有效率达100%.术后测量冷冻区的CT值较术前平均下降35~55 Hu.结论 应用CT影像引导氩氦刀治疗可准确确定肿瘤部位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方便选定进针角度和深度,使手术过程简化、安全.术后可实时观察冰球的大小,判断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