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00篇
  免费   6972篇
  国内免费   3341篇
耳鼻咽喉   743篇
儿科学   701篇
妇产科学   731篇
基础医学   3929篇
口腔科学   2793篇
临床医学   9676篇
内科学   6352篇
皮肤病学   412篇
神经病学   1204篇
特种医学   31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4068篇
综合类   22774篇
预防医学   8024篇
眼科学   704篇
药学   12595篇
  91篇
中国医学   8225篇
肿瘤学   1741篇
  2024年   650篇
  2023年   2521篇
  2022年   2355篇
  2021年   2556篇
  2020年   2444篇
  2019年   2304篇
  2018年   1346篇
  2017年   2398篇
  2016年   2640篇
  2015年   3392篇
  2014年   3626篇
  2013年   3570篇
  2012年   4767篇
  2011年   5118篇
  2010年   4535篇
  2009年   4313篇
  2008年   5765篇
  2007年   4649篇
  2006年   3792篇
  2005年   4427篇
  2004年   3144篇
  2003年   2893篇
  2002年   2278篇
  2001年   2107篇
  2000年   1640篇
  1999年   1330篇
  1998年   1131篇
  1997年   1088篇
  1996年   955篇
  1995年   835篇
  1994年   691篇
  1993年   480篇
  1992年   478篇
  1991年   460篇
  1990年   427篇
  1989年   356篇
  1988年   141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77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回顾总结144例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完善的术前准备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注意饮食和严密观察伤口出血疼痛和感染情况,认为围手术期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利于患儿恢复,减少或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2.
鼻息肉作为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人群发病率约为1%~4%。鼻息肉的组织学特征表现为血管内皮间隙增大,导致大量血浆蛋白漏出,组织呈现高度水肿的状态。外泌体作为一种纳米级囊泡,能运载多种蛋白质、mRNA、miRNA等物质,通过影响鼻腔菌群多样性,调节血管生成及通透性,分泌多种特定蛋白质等方式调控鼻息肉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外泌体调控鼻息肉的发病机制,旨在为鼻息肉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3.
胰腺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然而,其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存在很多难点,因此,能准确地对胰腺疾病进行诊断,从而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磁共振成像中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IVIM-DWI)的出现,使其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胰腺相关疾病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当中,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对目前IVIM-DWI在胰腺疾病当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4.
75.
背景与目的:外泌体是包含了复杂RNA和蛋白质的小膜泡,其中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的mRNA携带了大量肿瘤细胞遗传信息,因此对外泌体中特异性mRNA的分析,有望找到肿瘤诊断的新型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研究通过高通量筛选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外泌体mRNA的表达特征及其潜在功能。方法:采集3例HCC患者及3例正常人的静脉血,用外泌体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清外泌体,用Magen试剂盒提取外泌体RNA,对血清外泌体mRNA进行纯化、行反转录形成cDNA、PCR扩增、测序,最后将对所得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后与参考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得到差异表达外泌体mRNA,并采用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与通路注释。结果:与正常人比较,HCC患者有397个外泌体mRNA表达上调,192个外泌体mRNA表达下调;其中,NRGN、PF4、RGS18等17个基因表达明显上调,CXCL8、MORF4L2、SYCP1等14个基因显明显下调。GO富集分析显示,表达上调的外泌体mRNA的靶基因与蛋白质结合、蛋白质异二聚化活性、免疫系统过程的调节、胞外囊泡、细胞外细胞器、应激反应等有关,表达下调的外泌体mRNA的靶基因与嗅觉受体活性、细胞因子活性、CXCR趋化因子受体结合、中间丝、中间丝状细胞骨架等有关;KEGG通路分析显示,在上调的外泌体mRNA中,30条通路被显著富集,在下调的外泌体mRNA中9条通路被显著富集,其中,在上调的外泌体mRNA中,血小板激活、Rap 1信号通路、吞噬体、病毒致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与抗原处理和呈递等是最丰富和最有意义的通路;在下调的外泌体mRNA中,基础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分别是最丰富和最有意义的通路。结论:HCC患者与正常人的血清外泌体mRNA表达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其与HCC发生、发展、转移可能密切相关,这为寻找新的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6.
目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儿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调查显示儿童OSAHS发生率为4%~5%,2~6岁是发病的高峰期。OSAHS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还会引起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缺陷等一系列不良反应,OSAHS患儿的主要病因是扁桃体和/或腺样体肥大,因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术。而扁桃体和腺样体是儿童淋巴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的防御和保护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手术治疗OSAHS是否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目前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切除后儿童的免疫力降低,而另一些学者认为OSAHS儿童的免疫力在手术后保持不变,甚至比手术前有所提高。本文就儿童OSAHS手术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DN患者52例作为DN组,根据尿蛋白排泄率分为尿蛋白正常组(18例)、微量尿蛋白组(20例)和临床尿蛋白组(14例),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法、电化学检测法测量52例DN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中BMP-7、NT-proBNP水平,并检查患者肌酐、血清尿素氮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水平。结果 DN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BMP-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DN患者病情损害程度的增加,NT-proBNP水平显著上升,而BMP-7水平显著下降(P<0.05)。NT-proBNP与肌酐、血清尿素氮呈正相关(P<0.05),而与e GFR呈负相关(P<0.05)。BMP-7与肌酐、血清尿素氮呈负相关(P<0.05),而与e GFR呈正相关(P<0.05)。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与单一指标检测相比,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较高。结论 DN患者存在明显的肾功能损害,NT-proBNP与BMP-7与肾功能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测定NT-proBNP、BMP-7水平能有效预测DN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78.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的综合护理措施在改善头颈部放疗患者放疗期间口腔健康行为方面的实施效果。方法 在收集证据和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制订综合护理方案并实施。选择于2016年3—8月在我科行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综合护理措施实施前(2016年3—4月)及实施后(2016年6—8月)各50例患者的口腔健康行为执行情况和两个阶段的临床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口腔行为执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循证的综合护理措施在提高头颈部肿瘤患者口腔健康行为执行率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且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9.
目前我国的体医融合已探索出以医院为平台的医院健康指导中心模式、以健身场所为平台的体育俱乐部健康指导模式、以社区为平台的健康监测中心模式和以体医融合健康产业为平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等4种运行模式。但总体来说我国体医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优化体医融合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体医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研究表明,我国体医融合人才现行培养模式主要以在职培训为主,存在专门人才缺失严重、认证体系有待完善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现实困境。同时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夯实体医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精心布局优化体医融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强化引导完善体医融合舆论宣传体系,标准引领健全体医融合职业标准等优化路径,以期实现体医融合专门人才队伍的科学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茯苓抑制小肠收缩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离体小肠灌流技术,以平均肌张力为指标评价小肠收缩活性。小鼠离体小肠恢复自发收缩后,累积加入茯苓提取液,观察茯苓对离体小肠自发性收缩的影响;分别以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氯化钡(BaCl_2)和氯化钙(CaCl_2)致离体小肠痉挛性收缩,累积加入茯苓提取液,观察茯苓对不同工具药导致的小肠痉挛性收缩的影响;以阿托品(atropine)预孵育离体小肠,观察阻断M受体对茯苓抑制小肠收缩作用的影响;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将茯苓中的33个化学成分与M胆碱能受体(ID:3UON)进行分子对接,计算结合自由能,进一步从分子层面揭示其作用机制。结果:茯苓能够明显抑制离体小肠自发收缩,抑制Ach、BaCl_2、CaCl_2所致离体小肠痉挛性收缩;阻断M受体后,茯苓对Ach所致小肠收缩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茯苓中齿孔酸、松苓酸A、3-氢化松苓酸等多种成分能够与M受体结合。结论:茯苓抑制离体肠收缩的机制可能与阻断M受体有关,其中齿孔酸、松苓酸A、3-氢化松苓酸可能是茯苓抑制小肠收缩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